在黄怡很小的时候,她奶奶还活着的时候,经常给她讲故事,讲小时候的故事,
奶奶上小学的那个时候,还是日伪时期,城里面,到处是日一本人,……直到现在,在沈阳的旧城区,还有很多二层的日一本小楼保存下来,都是那时候的日一本移民盖的,……还有好多是关东军的家属,
据说当时日一本人因为害怕被中国人暗杀,所以那些个日一本小楼,全都带有隐蔽的紧急逃生出口,
奶奶说过,当时城里面最好看的房子,就属那些日一本小楼了,……不过现在里面的主人已经大多换成了中国人了,
关于那些日一本楼么,后来风小叶也有见到过一些,确实很有特点,一种很小巧,很别致的感觉,由其是那屋“哇里哇里哇,你妈偷地瓜,快快滚出去,撒哟安那拉……”
日一本人还以为是在用日语跟他们说“再见”,还挺高兴的,也跟他“撒哟那拉”,……然后旁边一个大一点儿的小女孩就拉住他,说,你这样做很危险,因为日一本人也在学中国话,要是让他们听懂了你是在骂他,就糟了……
当时的那个小女孩,就是文章作者的姥姥,……而那个故意把日语和中国话的谐音混在一起说的小男孩,后来成了他的姥爷,
……
然后黄怡在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觉的很吃惊,因为听她奶奶也提到过,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大体是说,当时也有一个人,总是故意学日语说,“哇里哇里哇,哪里偷地瓜,一筐一筐往家挎,我都看见啦……”……以前奶奶每次说到这件事儿的时候,大家都发笑,
故事的版本不一样,但是也很像了,……黄怡就想,这俩个故事,会不会是讲的同一件事?两个故事里面提到的那个男孩,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如果是的话,那那个文章作者的姥姥和姥爷,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奶奶当时认识的人,可能是同学或者同乡了……
当然了,奶奶已经去世好久了,这种事情,也没有办法再求证了,
可是黄怡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有了这么个想法,就想要见见那个人……就跟风小叶说了,
当然了,她也就是那么随口一说,也没抱什么希望……不过风小叶确是留了心了,
这种事儿么,问别人可能还真不行,不过风小叶可挺有本事啊……他就去找到了报社,去问了一下,还真就给他查到了作者的信息,打算联系一下,
……结果大失所望,原来,那个文章的作者是营口那边儿的,不可能和黄怡的奶奶小时候是同乡……
不过这俩个故事,相似度确实太高了……
……
(20190603最近一次修改)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