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成长与改变之童年 >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养牛场
    在我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名字,虎口,但是我一直不知道虎口是什么东西,有一次,我就问我爷爷,虎口是什么?爷爷说,虎口是一个村子的名字,我说,还有叫这名字,那为什么人们经常说它,难道说,虎口村有什么特别的吗?爷爷说,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说的,是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一家事情,我问,什么事情,都过去几十年了,大家还经常的说?爷爷说,这话说起来就长,我说,我不怕长,你就当给我讲一个故事听就得了。爷爷笑着说,你这个小鬼头,是不是没有人陪你玩了,你就跑来让我给你讲故事听,我笑了笑没有说话,那也算是默认了。于是,爷爷就开始讲那段往事,爷爷说,当时自己还是一个孩子,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好,但是爷爷他们家还不错,因为爷爷的父亲,在他们那一代可以能人,因为,他常年的在外面跑,认识的人也多,外面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是爷爷的父亲带回来。有一天,爷爷的父亲 骑着自己的高头大马又从外面回来了。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前那样买很多好吃的回来,而是,空手回来的,回来后很多人村民都像平常一样,晚上吃完饭,没有是做,就到爷爷他们家庭爷爷的父亲将一些外面的事情。这时就有人问,木老三,又有什么新闻趣事带回来,爷爷的父亲排行第三,所以人们都称他为木老三。爷爷的父亲,就问你们听说过一个叫户口村的地方,大家都说,听说过,不就是离我们村不远的一个村子吗,你问我们这个做什么?爷爷的父亲说,户口村出事了,村民闷酒问出什么事了?爷爷的父亲说,就在昨天,虎口村,有人被雷打死了,大家说,昨天也没有下雨呀,爷爷的父亲说,这你都不明白,虎口,你要是住在老虎的口了,不死才怪呢,有人说,那不就个村庄名吗,又不是真的住在老虎的口里。爷爷的父亲说,以前就有一个算命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算命先生说,老虎饿了会吃人的。算命先生的意思是说,虎口村,将来是会出人命的,爷爷的父亲继续说,他说,当时那里有五个人,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大娃,毛蛋,狗娃,驴子。牛犊,死的那个人,名字就做牛犊,因为,大娃和狗娃还有毛蛋都太小,不够吃,驴子又太大吃不完,正好牛犊能够填饱老虎的肚子,所以最后死的就是牛犊了。大家听完后都觉得有道理,爷爷的父亲还说,虎口村要改名字了,因为,老虎现在是吃饱,但是,总有一天它还是会饿的呀!爷爷告诉我说,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虎口村的原因,我说知道了,爷爷说,还有什么要问就一起问,等一下我还要下地干活呢,我说没有了。我在想,那个叫牛犊的人,之所以会被雷打死,可能是他们当时不懂得,在打雷的时候,人站在水地里会有电,他们五个人,有可能那几个都穿了胶底鞋,或者有一些不会传电东西,阻隔闪电袭击,这样那几个人才躲过一劫。由于,当时人们都比较迷信,才会相信那些传言。以至于很多年以后还被人津津乐道,就像我们村那个被闪电击死的人一样,很多人还都是亲眼看到的,就那还有各种传闻,可想而知,外村的人又会怎样传,一件事情经过三个人的口,就会跟原来不一样,就像现在的网络上冲刺这各种传言,其实很多都是虚假的,有一些人为了出名,就散布各种假消息,以便达到个人的目的!有一段时间,牛肉被网上都给吵翻,说牛怎样值钱,结果还不是那样!

    在八十年代初期,牛对于农民来说,可谓是g根子,特别是那些年龄大的农民,因为上了年纪很多重体力活就干不动了,那时不像现在,什么都是机械化,不需要什么体力,所以很多农活都需要牛的帮助,比如说,拉车,耕地,打场,而且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在那个时代,一头牛少说也要几百块钱,如果运气好,每一年还可以生一头小牛犊,那可就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了。有一年不知道是村里还是乡里,或者说县里的领导下了一个荒唐的任务,那就是让村民们集资建养牛场,按人头分,每人五百元,我们家五口人就要两千五百元钱,在那个年代两千五百元钱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产,更不用说,像我们家这样的家庭了。当时很多家庭都付不起那一笔钱,有一些付不起的但是家里有牛的,他们就直接的把牛给牵走,送到养牛产,当时那些当官简直比土匪还要厉害,因为土匪是见不得光的,但是他们是光明正大抢,就算你告他们,都没有地方去,因为他们就是官,他们说的就是法,老百姓怎么样能和他们斗,据说后来上面来查集资办养牛场的事,但是他们说是老百姓自愿投资的,没有人强逼,可是我们根本就见不到上面的官,就算见到也不敢说,因为等上面的人一走他们肯定就会想方设法的整我们那些没有任何势力的平头百姓。最后很多人被逼的没有办法只好逃跑,家也不要了,我们村也有几户人家因为给不起养牛集资款,只能到外面去躲避,希望有一天政府不再要了才回来。还有就是建养牛场需要土地,后来没有办法,乡政府就征收农民的农田来用做养牛场的厂房用地,听说是给补助,但是一亩地给多少钱就不知道,因为当时没有人敢去问,等一切事物都准备就绪后,就开始建厂房,整个厂房建的比那些有钱人家的房屋还要漂亮,我就知道,我们村百分之九十都是用土坯房,而养牛场却都是,砖头房,就因为养牛场让很多人无家可归,最倒霉的就是那些无法筹到钱,有没有地方可去,乡政府出面给你向银行贷款,但是我们家就贷了几百块钱的带块,因为没有钱给养牛集资款。当时村里和乡里向农民要养牛集资款时,就说,这个养牛场每一家都有股份,赚钱大家平分,舍本大家一起平均摊,很多村民都说,我们不要想入股可不可以,答案是 必须入股,不入也得入。可是养牛场建好后没有多久,就投入运营,一年后养牛场倒闭了,谁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本来养牛厂里还有一些牛,可是倒闭以后,钱也没有了,牛也没有了,大家投入那么多钱竟然不翼而飞了,乡政府给出的答案是经营不善,所有的钱都赔进去了,至于牛都卖了,还银行的贷款了,可是明明养牛的钱都是老百姓出的,就算向银行贷款也是农民,我们大家都想不明白,乡政府所谓的赔银行的贷款,从何说起,虽然每个人都有很多疑问,但是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异议,就像当初大家都不愿意出资养牛一样,最后还是要出钱,现在养牛场没有了,牛也没有了,谁又敢说什么。养牛场没有了。可是养牛场的故事并没有完,据那些曾经在养牛场工作过的人说,当时养牛场,建造的地理位子就不是很好,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外面风平浪静,可是养牛场里面,却风吹的人连被子都盖不住,最后大家没有办法,几个人睡在一张床上,就这样大家才算睡着,第二天做早饭时,馍没有蒸熟,而且每一个馒头都像被什么人用手给捏过一样,这时大家才知道遇上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在和他们捣乱,有一天,他们刚刚炒完菜,大家正准备吃饭,就听到锅铲在锅里跳舞,这时就有人问,谁在厨房里炒菜,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等大家跑到厨房时,锅铲就在那里放着没有人动过,可是他们只要走开,锅铲,又开始在锅里飞舞,这时在养牛场里面的人,都开始有一点害怕,但是大白天,而且人还那么多,大家又都是男人,要是让人知道,这么一大群男人居然被鬼给吓跑了,不是让人笑话吗。就这样他们晚上就不敢一个人睡在宿舍里,除了巡逻的以外,大家都睡在一间房屋里,这样有事的时候大家还可以相互照应一下。据他们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从他们第一天到养牛场里上班,到最后一天,养牛场倒闭,他们就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不要说吃好的,就算能做熟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回家吃饭,为了不影响养牛场的工作,他们轮流回家吃饭,要是离家比较远的人,就这好到集市上去吃了,后来有一些离家比较远的人就不干了,因为他们的工资还不够他们每天到集市吃饭的。于是就有人问起了,养牛场的牛都到哪里去了,他们说,很多都让那些村干部乡干部在饭店里吃饭不给钱,让饭店里的人拿牛去抵债了,后来还剩几头牛,就被那些干部给分了,有些人就连工资都没有领完,也不知道该向谁去要?养牛场就是当时那些村干部和乡干部 想从农民身上弄点油水,并不是他们真的想办养牛场,为老百姓谋福利,他们想的都是他们自己,要是搞成功了,村干部可以调到乡里,乡里干部可以调到县里,要是失败了,反正都是老百姓的钱,他们也不亏什么东西,这就是当时村里和乡里那些官员的想法,要不然为什么,所有的村民都反对,他们还一意孤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