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灵台月 > 正文 二十五,黄粱玉
    厅中有好几个酒客起身往那张说书的方桌挤去。

    丁宁望向青云道人,青云道人伸手从刚端上桌的那碟花生米里拈了两颗扔进嘴里:

    “他们是去买黄粱玉的。老道年轻时曾在此城中呆过几年,每年八月间便有人在此售卖。五六十年过去,不想仍是如此,这先生眉眼与当年老道所见亦极为相似,应是继承祖业——折子里说的也都是些大唐开国旧事。”

    “这都是些仿制的赝品!真正的黄粱玉存世数目极少,来历倒也颇有趣味。——此玉据说是当年袁天师亲手所制,就是大唐开国五名将里的袁天师——”

    “当年大唐开国太祖雄才大略,道术通玄,手下强兵悍将如云,十数年便将楚c江c越c吴四洲纳入版图,灭了七八个小国,山南大陆上除了最南面的湖洲外俱成了大唐彊土。”

    “吴洲与湖洲只有饶江相隔,太祖当时兵强将勇,正欲渡江南下,一定天下。——恰在此时,太祖最为宠爱的一位妃子被吴洲境内潜藏着的亡国死士刺杀。”

    “太祖对那位唤作玉妃的妃子着实喜爱,自此整日哀思,乃致形销骨立,僵卧在床,浑然忘却了宏图大业,刚打下的江山因此又动荡起来。”

    “袁天师精通医药符箓等诸多杂学,苦思良久之后想出了个法子:在玉佩上刻上一道有致幻作用的道符,又将此玉浸入鲛人心血之中,——鲛人知道吧?”

    “东海有鲛人!”此时酒菜俱已上齐,丁宁虽然心中焦灼,却也知茫茫人海中寻几个刻意藏匿的魔门中人并非易事,只得暂时放下,此际青云道人刻意用些旧事秩闻来宽解,也不愿拂其心意,用右手抓起筷子夹了块排骨,顺着道人语气追问了一句:

    “用鲛人血浸泡,是为了诱人入梦吧?”

    “不错,这黄粱玉的作用就是使人做梦!鲛人擅以歌声诱人,勾动人心中执念,让人陷入幻境,鲛人心血功效更强于其歌声。”

    “——当年袁天师入东海斩杀了一头炼就妖丹的鲛人,用其心头血制出了黄粱玉。天师将黄梁玉放在太祖枕中,太祖此后得以夜夜与玉妃梦中相见,因而渐缓相思。”

    “哦,原来是镜花水月野狐禅。”丁宁吞下口中的排骨,“太祖既然道术通玄,怎不去轮回中把美人捞回来呢!”

    “世上哪有轮回?——这都是志异小说上的虚妄之谈!误人子弟啊!”

    青云道人放下酒杯:“我辈修道人,当一心修此一生一世!”

    “那太祖原本英明神武,就是受了这些邪说影响,后来放着湖洲不打了,倾尽国力去东海寻仙,找什么可以令死者重生的方术!”

    青云道人原为宽松丁宁心胸而言,却不想谈及轮回之事却自个儿乱了心境。

    “咳——”丁宁赶紧转移方向,“这么一块可以让人做梦的玉佩,也没啥出奇的吧,怎的也有人买?”

    “唉!世间有七苦,有一苦便叫求不得,此玉虽属镜花水月,却可使人在梦中得偿所愿,慰藉执念。”

    “——而且也不知什么时候传出来的,说是有修炼之士无意中发现,枕此玉入梦有可能解开心结,增益修士心境!竟还有几个因此破境,修为大增的例子!”

    “有可能破境?!”丁宁想了想,抛下筷子往厅中挤去。

    “给我来一块品质好点的——”

    “玉已售尽,明年请早!”说书人指了指桌上已空空如也的布袋。

    “哦——”丁宁只得转身,突又觉得不对,“明年?”

    “老夫周游天下,每年八月自东海携百枚黄粱玉来此地与人结缘,玉尽即归,因此明年请早——”

    “啊!先生可否查看一下行囊,也许有遗落未售的?我可以出双倍价格!”

    自称老夫的中年说书人抬眼仔细瞅了瞅少年,“双倍倒也不必,老夫七八年前不留神贩得一枚品相略差的玉佩,一直未曾拿来出售,就按原价售与你罢!——放心,功效并无差别,只是品相略差,嗯,略差而已”

    丁宁握着一块黄中带绿的玉佩回到酒桌旁,青云道人忍不住嘲讽:

    “知道黄粱玉的别名叫什么吗?——通灵碧玉!碧玉啊!你看看你手上的玩意儿,黄里沁几丝绿,表面还有一层象是涂上去的,而且还没涂满!弄得半黄不绿的,你觉得这样子能通灵?!”

    “至少这黄玉上面有包浆,是个老物件吧?”丁宁悻悻然,转头往厅中间说书人坐的那张方桌瞄了一眼:

    ——人去也。

    吃喝完毕,两人并未在酒楼中捕捉到魔门的蛛丝马迹。

    青云道人结完帐后与丁宁一同出了酒楼,丁宁正想与道人一起去找客栈暂歇,待晚间再搜寻魔门踪迹,却见道人不知为何神情大变,眼睛呆呆地看向酒楼对面,颌下胡须都微微颤动。

    丁宁顺着道人目光向街对面看去。

    街对面不知何时站了一个老者。

    那老者鹤发童颜,须眉银白,额头圆亮突出,穿一身葛布袍,手中柱了一根青竹杖,颇有些道骨仙风的样子,——先前进酒楼时却未曾见到,想是刚来不久。

    青云道抬步便向对面走去,身形竟有些踉跄。

    “尊者!六十年不见,不想今日还能再睹尊颜!”青云道人快步来到那老者身前,端正衣冠,躬身行礼,面上全是欣喜,声音激荡难平。

    那白发老者先不说话,只是向青云道人仔细瞧看,半晌后老人方才顿了顿手中竹杖,声音温和平静:

    “一别六十年,当日的清奇少年已是白发苍苍矣!今日我只是来看你一眼,无须多礼!”

    丁宁随后而来,见青云道人如此尊敬,忙也躬身作礼。

    白发老人偏转身子,略作避让,不受丁宁之礼,只是盯着白衣少年,眼中精光闪烁,神色略显复杂。

    片刻之后,老人收回目光,转身而行。

    “就此别过,无须相送!”

    老人抬手向后摆了摆,三两步便在街角消失了踪影。

    青云道人颓然凝望,怔怔然若有所失。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