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是朱由校我为自己袋盐 >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南洋与澳洲与人口
    三月十日,大朝会

    袁可立正跪在大殿中央。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是朱由校的爱将,但是很显然,虽然他大胜西班牙,大胜荷兰,可还是过大于功。朱由校看得袁可立这个模样,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让他先归队,袁可立回到文臣阵列中站好。朱由校说道:“虽得大胜,然失密于人,不奖不罚,飞翔的河南人号竟然任由荷兰人拆走我大明根基!全体官员降三级!士兵罚俸一年!”朱由校也不怕那些士兵哗变,海军俸禄本身就比普通士兵高三倍,罚俸一年他们也饿不死。不过肉疼是难免的了。众人见朱由校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就知道他还是不忍心惩罚袁可立,对袁可立在朱由校心中的地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朱由校之所以不严惩袁可立,因为他认为这件事上袁可立处置已经算是得当了,关键还是荷兰人的果决才让他们捞走了最多的好处。那个荷兰人总督,竟然用荷属东印度一半的舰队来换取火炮和蒸汽机技术,顺便也给了朱由校一个台阶下,当算有手段,有决心。其实科恩在东南亚的主要敌人是西班牙。如今西班牙自身难保,没准过几天就被明国把菲律宾抢走了,所以科恩觉得多那三十条船卖给明朝皇帝当台阶,更符合荷兰的利益。如此一来明朝也没有理由再过分逼迫荷兰,我们都认怂了,你还得寸进尺,这样不好吧?

    实际上这次战争,最大的输家是西班牙,其次是明朝,因为他们丢了两项核心技术。而最大赢家是荷兰,其次是英国。英国毛都没费,弄到一门最新式的火炮,可谓做梦都能笑醒。荷兰也不差,当然三十条战船还是心疼的,不过比起收获,还是值得的。蒸汽机也因此将在西欧世界提前出现八十多年,更让朱由校心疼的是火炮技术,那里面包含了他对后世火炮的很多理解,原本西欧的火炮技术是强于明朝的,如今他们得到这些灵感,会不会提前造出真正的现代火炮?朱由校对这个后果是很恐惧的,原因就在于他对西欧的化学工业现状并不了解。实际上西欧化学工业也还没起步呢!所以他犯了和骨傲天一样的毛病,和空气死磕上了,永远把敌人想的过于强大。

    下朝之后,文华殿。

    袁可立依旧跪在下首。朱由校拿起一个茶杯就砸在袁可立身上,茶汤还烫,袁可立就咬牙忍着。

    “朕恨不得砍了你的狗头!”

    “臣万死!”袁可立认错态度倒是良好的。

    “你丫还能万死?一死你就到头儿了!”朱由校气的来回快步走着。终究觉得袁可立过错不大,主要是敌人太狡猾,自己也有些大意了。袁可立兵力毕竟太过单薄。

    “去去去,把西班牙那个菲律宾总督给我往死里恁,把你的商船调过来几条,运送武骧左卫右卫过去,让西班牙把那个屠杀华人的总督交出来,否则朕就派军队灭了那番邦小国!”朱由校决定给袁可立戴罪立功的机会。“要是再出岔子,你就别回来了!”当然,灭西班牙的国是朱由校吹牛的,他可没那么多钱支持一趟远洋远征。

    “臣,领旨,谢恩!”袁可立重重的磕了一个头,额头一片青红。

    这种十拿九稳的差事要是再砸了也不用皇帝招呼,他直接让人把自己人头送回来!

    武骧左卫右卫的13000人(之前缺额已补齐)战斗力近乎相当于关宁铁骑五万人!甚至更多(这还是因为关宁军也已经开始部分换装新式火器),这种实力,多数地方都可以横推了。皇帝显然就是白送自己的功劳,让自己把这次失败抹过去,袁可立怎么可能不感激涕零。

    三月十五日大朝会

    朱由校看没人启奏,索性自己说:“朕拟彻底消灭东南跳梁之辈,特命袁可立率以及战列舰十艘,以及武骧左卫武骧右卫出兵攻占吕宋(菲律宾)并令浡泥(印度尼西亚主岛)与满刺加(马六甲)红毛番撤出我藩属国之地!若其执迷不悟,亦讨伐之!”认怂我就不揍你啦?他没说,他还给袁可立另外一个命令一占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就在新村(马尼拉附近)东南,朱由校相信一整块大陆,袁可立不会找不到。现在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人都只在澳大利亚造了几个小据点,朱由校可不管这些,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就当荷兰对自己造成的精神损失的补偿。荷兰人要是敢不撒手,就打!

    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可以大批收容陕西难民,这样国内危机也将降至最低。同时海外殖民地朱由校当然也不会对他们太过仁慈,不过总比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要强一些吧。起码朱由校还是把他们当做人类看待的。人口就是劳动力啊,那么多东南亚土著,都是劳动力。印度尼西亚有金矿银矿钻石矿!都是钱!让土著们去挖!澳大利亚就更不用说了,铁矿世界闻名,如果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炼铁炼钢,品质将提升数个档次,大型金矿也有数个,让土著去挖!当然都需要进行大量移民,不过朱由校已经决定把菲律宾和印尼的人口移民到澳大利亚,留下少部分在当地挖矿。当然朱由校会给他们提供比较不错的薪水,例如一天1两半银子,得让他们营养跟得上,否则都弄死了,还得去买黑奴,很费劲。

    然后从陕西运送人口到菲律宾和印尼,去种地,给予他们比国内优惠的多的政策,陕西还得连旱好几年,到时候要么饿死要么移民,不怕没人去。

    武骧左卫和武骧右卫到时候就直接改编成南洋驻军,以现在的火器威力,满刺加(马六甲)驻军5000人(交通要道,主要包括今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新加坡等地)浡泥岛(印度尼西亚主岛,对印尼来说,重要性大约相当于日本之于本州岛)驻军1500人,马尼拉驻军1000人,其他分散于印尼,菲律宾各处。澳洲主要铁矿产地(西部海岸附近)和黄金产地(西南部)各驻军1000人东南沿海驻军500人。大约就可以确切的掌握这些地方了。然后在满刺加建立几座炮台,基本上就稳了。

    朱由校不急着发展澳大利亚的农耕与畜牧业一一一当然这以后是绝对要发展的。

    不过现在朱由校手里缺少实际上的人口。什么叫实际上的人口呢?就是明面上可以确切查实的人口。明末人口官方统计约为6000万,但是这是真正的数量吗?怎么可能?从清朝核实人口以及人口增长规律来推测,明末实际人口为八千万到九千万之间的可能性比较大。中间竟然有近两千多万的差距!这些在“户口本上不存在”的人口,就是传说中的逃户。逃户不在大明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甚至理论上,他们都不是人!这些人就算被打死,只要理由说的过去,官府都不会追究!逃户的孩子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没有身份了。究其缘由,就是朱元璋所定制的苛刻的户籍制度所造成的。这些逃离自己土地的农民,甚至可以被本地人直接打死,报到官府说个“辑盗”就完事儿,反正死无对证,有宗族礼法压制,也不怕乡亲“偏帮外人”。因为明朝中后期逃户越来越多,一次灾难就可能造成数十万,上百万人逃亡。很多大户人家就特地去收买逃户儿女,打死也没人管,累死也没人怜。妓寨,军官也很喜欢这些人,军官拿来训练亲兵家丁,妓寨当然是买来调教了。甚至后来已经有些人为的制造“没有身份”的人。例如买通官吏获得一些“良家子”的“身契”,利用放高利贷的方式逼迫人家卖身,等等。

    朱由校正在酝酿一次真正的人口普查,彻底解决逃户们的悲惨生活,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人口问题暂时朱由校还无法解决,他需要大量的底层吏员来帮助他进行大量数据统计,而大明皇家算学院,就是他今后用来统计人口和执行摊丁入亩的利器。不过现在算学院那群学生才刚开始学习不久,想独当一面,还需要一定时间。

    转回头看南洋问题。

    朝臣们对于出兵南洋,并没什么意见。

    这种大张国威又不用从户部掏钱的事儿,傻子才反对。

    最近朱由校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是从查抄的脏银里出,理论上来说,这些都是内库的银子,都是朱由校自己的私房钱。所以也没那个不长眼的跳出来跟朱由校唱反调。

    最近已经很久没有朝臣敢于反抗朱由校了,朱由校如今近乎掌控了整个六部实权,内阁方从哲彻底成了朱由校的应声虫,叶向高从不和朱由校硬来,朱国祚大多时候都是赞同朱由校的。

    于是这次出兵,很顺当的获得了全票通过。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