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古书奇谭 > 正文 《楚辞》:诗歌领域的“南霸天”
    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能被称为语言“瑰宝”的,除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恐怕就只有我国的《楚辞》能当此誉了。

    《楚辞》是诗歌领域的“南霸天”。《楚辞》编者是西汉刘向,作者则主要是屈原。

    诸子百家的书,长于思想。于语言方面并不刻意营求,最有才的是《庄子》,他的语言风格汪洋恣肆,善于譬喻,形象生动,幽默深刻。而在语言修养方面,既称得上瑰丽华美,又能与思想内容无丝毫违和感地融为一体的语言奇迹,则非《楚辞》莫属。而《楚辞》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语言成就,主要是因为一位超重量级诗人——屈原的存在。

    屈原(前340?-前278年)是《楚辞》的代表人物,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爱国诗人。在《楚辞》初本的16卷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部分,共收他的诗作8卷20余篇。包括《离骚》c《九歌》(11篇)c《天问》c《九章》(9篇)c《远游》c《卜居》c《渔父》c《招魂》等。其它8卷是,宋玉的《九辩》,景差的《大招》,及汉代贾谊的《惜誓》c淮南小山的《招隐士》c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c王褒的《九怀》c刘向的《九叹》等。南宋朱熹在些基础上编为《楚辞集注》,增入贾谊的《鹏鸟赋》c《吊屈原赋》两篇;删去《七谏》c《九怀》c《九叹》等作品,朱熹认为这些作品缺乏真实的思想感情。他并把屈原的作品划为“离骚类”,把其它作品划为“续离骚类”,按原篇章次序编为8卷。屈原的作品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离骚》《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写的政治抒怀诗;一类是以《九歌》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观c人生观的《天问》。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浪漫主义抒怀诗,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由此,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诗骚”。《离骚》是诗人在遭第二次流放中,满怀“信而见疑c忠而被谤”的委屈,凝聚忧愤c感慨于笔端写成的。这首近2500字的长诗,叙述了诗人的身世和志向,通过表现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决心以身殉志的悲剧,反映了楚国统治阶层中正直与邪恶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暴露了楚国的黑暗现实和政治危机,表达了他为国为民而战斗不屈,“九死而不悔”的精神。

    小时候读屈子的《橘颂》,为其深挚的“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屈原的爱国绝非标榜做作,而是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又读其《国殇》,读到“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则不仅仿佛看到张艺谋的大片《英雄》里秦军攻赵的大场面和悲怆氛围,也再次被其“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爱国精神所深深感动。屈原的爱国,是一尘不染,坚贞不渝的,每一个人读后,都感到这是纯度最高且营养最丰富的精神食粮。更遑论其代表作抒情长诗《离骚》,长歌当哭,千古不朽,在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里,具有无可代替的地位。

    相较于《诗经》作为中国北方最早的文学总集,楚辞作为南方文学总集的代表收录楚国诗歌。在其各篇著作中,以屈原和宋玉的作品最受注目。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一如《诗经》,《楚辞》作者考察并不容易,如《招魂》一篇,在《艺文类聚》卷七九载梁沈炯《归魂赋》认为是“屈原著”,而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却同意王逸的说法,归为宋玉的作品。

    书名由来。“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汉书·朱买臣传》中记载:“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按:即‘悦’)之。”又《汉书·王褒传》中有:“宣帝时修武帝故事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见《宋文鉴》卷九十二)

    中国诗歌的“第二春”。楚国踞南,原为中原所轻视的蛮夷之邦;然其文化来源,与周同受殷商影响,楚庄王时势力扩张,问鼎中原,在政治文化上更大量吸收北方文化,楚辞文学受诗经深刻影响不在话下。但不同于北方文学的社会写实,楚辞受南方民族性的影响表达方式热情而浪漫,内容充满宗教色彩。借由对神话和传说的描写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更能呈现精彩细腻的艺术技巧,诸如比喻c象征c托物起兴等表达手法,在此得到更大的发展与运用。再者,楚国音乐与地方口语皆不同于北方,其作品呈现出与北方截然不同的文学风貌。是以韵文在北方的文学发展转向政治思想的散文之余,能在南方楚地开花结果,成就继诗经后,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二个春天。

    既然《楚辞》与《诗经》一南一北,一浪漫一现实,风格迥异,分庭抗礼,双峰并峙,各领风骚,那么问题来了,众所众知,《诗经》的精华为“风”,即十五国风。那么这“十五国风”里面有没有“楚风”,如果有,又是什么风格嘞?

    “风”的部分有二南,一是周南,一是召南,对吧清朝廖元度编的《楚风补·旧序》里说:“夫陕以东,周公主之;陕以西,召公主之。陕之东,自东而南也;陕之西,自西而南也;故曰‘二南’。系之以‘周南’,则是隐括乎东之南c西之南也”。陕的东之南,是什么地方呢拿个地图看看知道了,就是今天的湖北c当时的楚地啊。是故,周南也就是楚风了。周南里的诗歌其实是大家熟知的,比如《关雎》《桃夭》《芣苢》《卷耳》《汉广》等等。可见,《诗经》里不仅有楚地的诗篇,还都是代表性的诗篇,甚至可以称为《诗经》的台柱子,“主打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楚地悠久的诗歌传统。而楚辞之成为楚辞,则有赖于大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的加工创造。没有屈原,楚地的民歌不可能从众多民歌脱颖而出,奇峰突起,雄视百代。

    《楚辞》作品的时间跨度也亚于《诗经》。《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500年间的311首诗歌。《楚辞》中收录作家有屈原c宋玉等人作品,其他如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多未能流传下来。屈原创作出了《离骚》c《九歌》c《九章》c《天问》等不朽作品。新莽时期,刘向辑录屈原c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共十六卷,今已失佚。后来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并为全书作注,成书《楚辞章句》。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王逸卒年是公元158年,这样算来,《楚辞》作品的时间跨度也近500年了。

    《楚辞》中的作品内容丰富。今存王逸《楚辞章句》中,还保存了西汉人贾谊c淮南小山c东方朔c庄忌c王褒c刘向等人的作品。晋代郭璞有《楚辞注》三卷。《四库全书·总目》则说:“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c《九歌》c《天问》c《九章》c《远游》c《卜居》c《渔父》,宋玉《九辩》c《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及刘向所作《九叹》,共为《楚辞》16卷,是为总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与班固二‘叙’,为17卷,而各为之注。”

    有编者,有作者,更有文采,这是《楚辞》比《诗经》进步的地方。

    总之,《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c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风c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