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平凡的下海岁月 > 正文 第20章 亦故亦新又开局(1)
    焦亦石回到洪城老家的当天晚上,陶贵邻师傅就来串门。

    焦亦石问:“你怎么就知道我到家了呢?”

    陶师傅说:“我刚在马路上碰到你儿子,一问才知你下午到的家。”

    倒上茶,坐定后,焦亦石问陶师傅是哪天回来的?陶师傅讲比你早两天。

    随后,陶师傅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未封口的信封递给焦亦石,说:“这是通力厂吴老板和老板娘要我转交给你的信。”

    焦亦石接过来,抽出信笺,见信不长,就说:“陶师傅,你先喝点茶,我看一下信。”

    信的字迹很端正,一看就知是老板娘写的,但后面的签名倒是两人分别签的。信中主题就是诚挚地邀请焦亦石春节后去通力厂,大家能重聚并合作。

    见焦亦石看完了信,陶师傅说:“自元旦同你见面回通力厂后,吴老板两次要我写信给你,催你答复。我说焦亦石讲了春节时会决定,就不要多催了。这次春节放假我回来前,他又再次要我回来后见到你一定要动员你过去。我看你就答应过去吧,盛情难却。”

    焦亦石笑说:“看来是不去不行哦。这样吧,我同家里商量一下,过两天再回复,好吗?”

    陶师傅说:“尽快吧,别让人家等的太长时间。”

    两人又聊了些其他的,陶师傅就告辞走了。

    和往年一样,焦亦石一回到家中,就有不少的老同事来家中坐一坐,聊聊外面的情况,述述元件厂的人和事。

    今年聊得较多的是厂里以车间(也叫分厂)为单位搞独立承包,好些同事都建议焦亦石留下来搞承包,说是以他的能力c身望肯定是水到渠成。

    焦亦石很诚恳地对这些老同事说:有两方面的原因使我不能搞承包,一是你们都知道的,我老婆厂里已是停产当然也无工资,儿子正在读书,我必须稳定的赚点钱以支撑这个家。二是搞承包难免会有风险,亏了你得赔,有盈利了,看到那些在艰难线上度日的老同事自己又不忍心多得,即使你不多得,说不定也会有人在背后说你捞了不少。我一辈子做人都是干干净净,有本事就到外面去赚,赚不到是自己无能。

    在坐的老同事们听后,齐都频频点头。

    春节前的几天大家都是忙碌的,焦亦石在同章恬菊采买年货时谈起通力厂邀请自己之事,章恬菊倒是很干脆地主张他去通力厂,她说香港老板一般大方些,加上人家又是诚心相邀。

    焦亦石说,我也有去的意向,过年后再回复吧。

    章恬菊说既然决定去,那就早点回复。

    焦亦石说就好比做买卖,卖家不能答应得太快,否则有可能被人认为不是好货了。

    章恬菊笑说你想卖个好价钱,就故意迟迟不回复。

    焦亦石说,也不完全是,有些因素我还是要细想想。

    年后初四那天晚上9点多了,陶师傅急匆匆敲门,一进门,有些不高兴地说:“你不是答应两天后回复吴老板的吗,为何过了这么多天都没给人家回音。刚才吴老板又打电话到我家,催问此事。”

    焦亦石忙摆上糖果瓜子等,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家里一忙就疏忽了。”

    陶师傅说:“你把你家电话号码写给我,我明天叫吴老板打电话给你。”

    焦亦石陪着笑脸,说:“那不行,那太没礼貌了。今天太晚了些,明天我一定打电话给吴老板或老板娘,好吧?你坐坐,吃点糖果瓜子。”

    陶师傅手指头点点焦亦石门面,说:“不坐也不吃,时间不早,我要回去休息了。”

    说完转身就走,焦亦石送他到门口。

    第二天上午近11点钟,焦亦石拨通了吴老板家中的电话。

    他知道,节假日香港人都睡到很晚才起床的,电话打早了,影响人家休息。

    接电话的是老板娘凌绍舟,她一听说是焦亦石,很是热情和客气,并告诉焦亦石,吴老板在洗漱间,一会就过来。

    焦亦石说,收到你们的来信,陶师傅也转达了你们的盛意,我已决定来通力厂。

    老板娘一听很是高兴,连说十分欢迎。

    一会,吴老板接过了话筒,大声叫着快过来快过来,等着你。

    接着,焦亦石提出了工资待遇的要求和家里有些事要过了元宵节才能过来,吴老板仍是那句“一k,冒(没)问题”。

    放下电话,焦亦石对坐在旁边的章恬菊说了情况,章恬菊挺高兴,对正在卧室书桌上绘画的儿子叫道:“蓬蓬,过来。”

    儿子跑了过来,问:“什么事?”

    “你爸爸还可在家待10天,高兴吗?”儿子自然高兴,说:“那就有时间带我去老家走走了。”

    焦亦石立即说:“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明天就去。”

    把个儿子乐得蹦了起来。

    说实话,这几年焦亦石在广东,只有每年春节才能在家待几天,往往是年初六初七就要走,觉得很亏欠儿子,所以他对吴老板提出晚些日子去广东,好同家人多团聚点时日。

    当天下午,一家三口就去了梅岭山脚下的方志敏烈士陵园。虽是冬日,但阳光很好,游玩的人还不少。在那苍松翠柏怀抱中,宽敞的花岗岩台阶旁,肃穆的汉白玉陵墓畔,儿子蓬蓬还画了几幅写生画。

    晚上,焦亦石去了范师傅家。

    因明天范师傅就要返广东,焦亦石有事相托。

    一进门,照例是递烟倒茶请吃糖果瓜子。

    客气几句后,焦亦石掏出一小串钥匙,递给范师傅,说:“麻烦你将这交给马老板,是开我办公桌的。”

    范师傅并不感到意外,因前几天他来焦亦石家时焦亦石已对他讲了大致情况。

    范师傅笑笑,说:“决定啦?”

    焦亦石点点头,“决定了。你到厂后对马老板就讲这个厂不同意我请假外出,否则就作除名处理。其他不要多讲。”

    范师傅说:“你还有些个人的东西在那里,你总要去拿吧?”

    焦亦石:“主要的我都带回来了,那些被子c盆c碗之类的,你拿去用就行了。”

    范师傅又讲了些惜别之话,焦亦石说你明天要走还要整理行李,不多耽误你时间,我去后安顿好了会写信给你,便告辞出来。

    第二天焦亦石履行承诺,一家三口去了老家。

    那是赣江下游c洪城郊外,乘公交车去,在焦亦石二姐家吃过午饭,便告别出来。

    按照儿子的要求,三人登上了赣江东岸圩堤,望着波光闪闪的江水,江中行驶着的来往轮船,还有隅尔可见的三两片白帆,儿子立即从背包中拿出了画夹,坐在圩堤旁的平整石块上画起了即景速写。

    至此,焦亦石也才明白儿子之所以提出要来老家,目的是来进行风景写生,或许他那小脑袋中有预感,有些景致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前行而湮没。

    看着儿子那副认真的神情,焦亦石心中自有几分慰藉。

    儿子在省艺校美术专业学习,是按他本人的意愿报考的。

    焦亦石曾提出要他学理工类,但并不勉强他听从,后来还是尊重了他自己的选择。就如焦亦石所说:人生之路是靠自己走的。焦亦石这种“靠自己”的秉性在儿子身上已有传承。儿子较能自律,这也让做父母的较为宽心。

    画完一处,三人再行走一会,见到合适的景点,儿子又坐下来画。

    江边的风慢慢大起了,焦亦石将自己身上的大衣给儿子披上,儿子不肯,焦亦石提高嗓门:“小子,披上!老爸本就穿得挺多,又在不停地走动,不会冷的。”

    称呼儿子为小子,是焦亦石多年的习惯了。

    直到下午近5点,太阳已是有光无热了,他们回到了二姐家,住了一晚。

    第二天上午,三人离开老家后并没坐车,而是步行了几里路,对沿途随处出现的农舍村庄c古树新竹c池塘游鸭c小溪木桥,儿子都要停下来先画出轮廓,说是回家后再细致添笔。

    中午时分,来到了大桥车站,在一家饮食店每人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米粉后,便坐上回程公交车。

    一过元宵节,焦亦石如约踏上了南下列车,在南国的习习春风中,来到了东莞黄岗的通力五金厂。

    吴老板夫妇兴高采烈的迎接c又在酒店设宴招待。

    席间,吴老板除了表示对焦亦石的欢迎和赞许外,还特别告知焦亦石,老板娘已是通力厂的总经理,当他不在厂里时,由凌总主持厂里的工作。

    酒宴后回到工厂已是下午近3点,吴老板又叫阿果陪着焦亦石先认识一下自己的办公地点,再到工厂各处走走,以熟悉工厂环境。

    在各生产部门和班组,不时地会遇到一些三年前相识的同事们,他们都热情地同焦亦石打着招呼。

    顾盼着那些少量相识多数陌生的面孔,环视着全新的厂房c车间和生活楼,焦亦石既有故旧之感,但更多的是生新之意。

    晚上近10点,应酬结束,焦亦石回到宿舍。

    这是工厂为焦亦石安排的一个单间,位于生活楼最高层的五楼,其间,床c被c桌椅都齐备。

    他毫无睡意,伫立窗前,遥望窗外的东方,近处是通亮的灯光,远处是模糊的山影,他思索着,在这亦故亦新的地方,他将如何面对又一次新的开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