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玩转36计 > 第 32 章
    怀王于公元前296年病故。他死的时候楚太子还在齐国当人质,现在楚太子需要回国接替老大的位子,可是齐王不让,非要继续留楚太子在齐国喝茶。     楚太子道:"齐王不用这么客气了,我都在齐国蹭了这么多年饭了,我也不好意思了。"     齐王道:"我这个人就是这么好客,就是喜欢招待人,喜欢被人蹭饭,您就好好住着吧!"     楚太子道:"其实在齐国做人质这些年,既没有刀架在我脖子上,也没有zhàyào捆在我身上,吃的穿的用的还都是名牌,做人质做到这个份上我也很满足了。齐王您的恩情我会记得的。"     齐王站起来道:"我就是要你留在齐国,就是要让你继续当我们的客人。"     楚太子也站起来道:"我家里那么忙,真的得回去了,您的好意我心领了。"     齐王听完此言,看着楚太子那坚定无比的神情,黯然伤神地垂下了头,抽泣着说:"既然你去意已决,那我也不留你了,你就随便将东部的那五百里地送给我们齐国吧!"     太子回来之后就立刻去找自己的机器猫慎子,每次一有问题只要问慎子,都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慎子听完他的叙述之后道:"回家才是硬道理。呆在别人家保不齐哪天就会被yīn了。你先假装答应他的要求,剩下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说。"     太子:假装?这不是晃点别人么?     慎子:在丢掉xìng命和晃点别人之后的懊悔中间,你觉得哪一个更严重?     太子:当然是丢掉xìng命了,命都没了还搞什么啊?     慎子:这不就对了?     太子:那就……晃点他?     慎子:对!晃点他。     太子答应了齐王的要求之后,终于被接回了楚国,并继承了老大的位子,封号楚襄王。没过多久,齐国就派了使者前来要地。     楚襄王:什么地?     使者:你当初答应给我们的五百里土地啊!     楚襄王:有这样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使者:啊?这么说你想赖账?还好我们大王聪明,当时就录了你的音,我现在就放出来给你听听。     楚襄王:我靠,竟然敢录我的音,我跟你拼了……     楚襄王终究还是被左右侍从拉住了,其实那个使者五大三粗的,楚襄王在冲上去的时候已经有点胆怯了,所以用眼神暗示侍从拉住了他。他送使者出去之后咬牙切齿地道:"我痛恨录音!"     楚襄王又去找了慎子。慎子回答道:"先召集群臣,看他们怎么说。"楚襄王于是一个一个的就此问题面试了他的大臣。     第一个进来的是子良。     子良:既然大王您过去都已经答应人家了,那就给了吧。要不然被人家说我们不讲信用,不是有人说诚信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么?     楚襄王:那你的意思是给他们这五百里地?     子良:但是……我觉得土地才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了地去哪里建国家啊?火星么?所以我觉得应该再弄回来。总结一下,我的意见就是,先将地给他们,然后再从他们手里抢回来。     第二个进来的是昭常。     昭常:我们楚国之所以被别国称为万乘之国,也就是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全是因为我们的地盘够大,有地方放马。     楚襄王:嗯,我们楚国的确是地大物博。     昭常:现在割去东部五百里地,我们的一半地就没有了,而且割剩下的那些地方都不适合养马,这怎么可以呢?     楚襄王:怎么听你这么一说,楚国就是一马圈了?     昭常:部队是国家的根本,马是部队的根本,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马,爱护马,尊重马。地坚决不能给齐国,我请求大王派我骑着马带兵去守护我们的领土,这就是我的意见了。     最后进来的是景鲤。     景鲤:不给他们!     楚襄王:……     景鲤:……大王为何看着我?     楚襄王:你……说完了?     景鲤:完了。     楚襄王:那就是死赖着不给了?他们如果抢怎么办?     景鲤:我们可以派人向秦国求救啊!     楚襄王:不给人家好处人家凭什么帮你?把这五百里地给秦国,让秦国帮我们,以免齐国来抢这五百里地?地还是没有了啊!     景鲤:其实秦国应该帮我们的。如果齐国真的抢了我们的五百里地的话,齐国就会更加强大,这样对秦国也是威胁,所以我觉得秦国会来帮我们的,这就是我的意见。     楚王觉得三个人说的都很有道理。一时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去找了慎子,并将他们三个人的话转述了一遍给慎子。     楚王:他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你说怎么办,到底听谁的呢?     慎子:谁的都听。     楚王:……在这件事情上,从头到尾你可连一个有建设xìng一点的意见都没有给我。你到底想怎样?     慎子:就让我用事实来证明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吧,你从我充满信心的语气里面应该能得到些信心了吧?     楚王:好吧,就按你说的来办。     于是楚王派了子良去齐国献地,又派了昭常骑着马去守卫着所献之地,最后还派了景鲤去秦国求救。三个人都觉得意见被尊重了,满怀激情的各自分头行事。     子良到了齐国对齐王说:"我是来给你们地的,地就在那边,你们去拿吧!"齐国派了人马去接管地盘,却被昭常的部队殴打,昭常说:"我奉大王的命令保卫每一寸领土,决心与国土共存亡。如果你们想要得到这块地,你们将收到血的教训。"齐王责备子良玩他。子良道:"楚王答应给齐国土地的,昭常不给,这是抗旨,你们打他们吧,我不会帮忙的。"齐王立刻派了大军去攻打楚国的东地。部队刚要跨国边界的时候,秦国拉了五十万人马来齐国周围野炊。齐王怕后院起火,就让子良回了楚国,派了人去秦国求和,齐国才保安稳,楚国终于还是保住了那五百里的土地。

    第74节 晋文公的体面撤退

    【画龙点睛】     这一计的关键在于让敌人"自累",使其内部互相牵制耗力。如果有两头驴是你的敌人,你只需要在它们中间连线,然后一人面前放一捆草,它们就会相互把自己累死。你也可以旁敲侧击的告诉它们:它们中间有一个会被评选为"千里驴"。敌人势力再强,只要你这一计用的好,便会轻松搞定。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原文】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自己,主动退却,待机破敌。这种以退为进的用兵方法,并不违背正常的用兵法则。    【按语】     敌方的势力占了绝对的优势,我方既没有神助,也没有撒豆成兵的巫师,这里不是赤壁也不是淝水,诸葛亮和周瑜都出差去了……这种情况下我方是没办法和敌军硬拼的,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伤亡,只有三条路可以走:投降,讲和,撤退。投降是最没面子的,指不定遇到个狠角色还连小命都难保;讲和就要送银子送女人,还要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落个千古骂名;而撤退呢?不但可以保存实力还可以在走的时候牛B一把,咬牙切齿地喊一声:"二狗子,我不会放过你的……"这也算是最不失面子的一种选择了,只要你不从此留下童年yīn影,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总还是有机会反败为胜的。当然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在心中树立起一个坚强的信念:就是要时刻告诫自己,走也是一种姿态,一种气魄。走并不是逃跑,我们走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好的不走。总之要从思想上说服自己,让自己不要看不起自己才是。     我们跑了,保存了实力这是一方面,如果能在走的过程中引诱敌人,有机可乘,搞他一下的话,这当真是好的紧了。事实上,走,也是一门大学问。什么时候走?摸黑还是乘雾,等敌人睡着了还是乘着他们打麻将的时候,这都是有学问在里头的;怎么走?土遁还是潜水,化装成一群羊还是化装成一片云,这也是需要指挥官审时度势的。     晋文公的体面撤退     春秋初期,楚国因为改革开放,法制健全而国泰民安,国力强盛,正所谓"饱暖思yínyù",于是楚国就开始征伐周边国家。这次楚国要进攻的是晋国,而派出来的指挥官正是楚国大将子玉。当时楚国胁迫了陈、蔡、郑、许四个国家一起出兵,虽然这些都是小国家,也拿不出多少兵力来,但五国一起讨伐,听起来总还是吓人一点的。此时晋文公刚刚攻打下依附楚国的曹国,这曹国也是个小国家,打了一两次仗之后就没有兵了,对晋国抵御楚国入侵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子玉率领人马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般地向曹国涌过来,晋文公收到电报之后分析了形势。结果是,他对这次战争没有胜利的信心,毕竟楚国兵强马壮,来势凶猛,硬拼不是办法,于是他决定闪人,但是即便是闪也要闪得有面子,闪得有风度一些,于是他对外宣称"当年我被迫流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不嫌弃我是个逃犯。我曾经跟他约定过,如果将来两国迫不得已要打仗的话,我决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当遵守诺言……"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挠着头说:"有这样的事情么?我怎么不记得我曾经怎么相待过他?"     史官走上前来说:"大王啊,消息里面播报的是先王曾经以礼相待过他啊,你看书太不认真了,罚你三杯酒!"     楚王端起酒来道:"三杯就三杯,怕你啊!来,大家一起喝,反正我们是必胜无疑的,十个人砍他一个还怕砍不过?"     于是,下面的靡靡之音继续,群臣们也继续端起酒杯饮酒……其实这里正在开派对。     却说晋文公这边。他说要退避三舍,当真就退避了三舍,看到这个"三"字,你可能以为很少,其实古代的一舍等于三十里,他这一退就退回到了国内了。于是他仗着面前的黄河以及左右两侧的太行山来御敌,同时他也派了使者前往秦国和齐国求助。     子玉率领人马追到的时候,晋文公早已经摆好阵势了。经过探听,晋文公得知楚国左、中、右三军里面右军是最弱的,右军的前头都是陈国和蔡国的士兵,他们本来就是被逼来的,为别的国家打仗,又没有好处拿,所以没有多大的斗志。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跟在后面。右军直接冲上去就要打,晋军却忽然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为晋军害怕又要逃跑,加上他们想要早点结束战斗好回家,于是就紧追不舍地跟了上去。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可不是一支普通的军队,它是一支经过化妆的军队--所有的马都蒙上了老虎皮。虽然化妆的质量很差,但是马却不这么认为,晋军的马就以为自己是老虎了,而陈、蔡军的马就以为对面来的是一群真的老虎,吓得乱奔乱跳,扭头就要跑,好多军官就这样被马扔到了地上。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活捉了几个陈、蔡的士兵之后不顾他们大叫非礼脱了他们的衣服,给自己的士兵穿上,派这几个士兵前往子玉处汇报道:"右军大胜,元帅赶快进兵哦。"子玉等车一望,晋军后方烟雾弥漫,尘土飞扬,大笑道:"晋军果然不堪一击,人多就是好啊!"事实上这是晋军的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了树枝来回奔跑,故意弄得尘土飞扬,污染环境。子玉立刻命令左军全力前进,晋军故伎重演,楚国的左军也被用"诱敌深入"大法给诱jiān了。等子玉兴冲冲地率领中军赶到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晋军陆海空三军的包围圈了,而自己的左军和右军早都已经被灭了,他连忙命令突围……一番恶战之后,子玉在猛将成大心的保护下捡回xìng命,但部队却伤亡惨重,只得收拾残部垂头丧气地回国。

    第75节 监狱离你有多远

    (下载小说到)

    鸡鸣狗盗的故事     出名的方法有各种各样,可以闹绯闻,可以打官司,还可以开车去撞人……春秋时代,有好多出名的人却用了另外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养食客。"食客"顾名思义就是吃饭的客人。那段时间,养食客之风盛行,食客不用参加入学考试,也不用过英语四级,重数量而不重质量,谁家养的食客多谁就NB,敢跟我横,我就带着全体食客到你家去蹭饭。     齐国的孟尝君就是名人之中比较出名的一个。秦王听说孟尝君门下食客多,而他都能管理得很好,食客之间很少打架斗殴和彼此挖墙脚的事情发生,也没有被食客合起来群殴过,这就足以证明了他的贤能。于是想要让孟尝君来秦国工作,他将自己的弟弟泾阳君送去齐国当人质,换了孟尝君来秦国。孟尝君一来秦国,就被封为丞相。     秦王奉孟尝君为上宾,经常招待他去ktv唱歌,可是回回孟尝君都唱同一首歌"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就有人对秦王说:"孟尝君虽然做了秦国的丞相,但是还是想着齐国,这样秦国岂不是很危险?"     虽然事实是孟尝君从头到尾就只会唱这一首歌,但是秦王不知道这个事实。于是他就将孟尝君抓近了监狱里面,并且准备砍了孟尝君的脑袋。孟尝君知道事情的由来之后,在监狱里面苦练唱歌本领,终于学会了一首"铁窗泪",但还是没办法改变即将被砍头的事实。     而这个时候那个会"无敌穿墙术"专门以劫狱为生的高手,因为脑震dàng而住院了。无奈之下孟尝君只得派人向秦王最宠爱的侍妾求救。这个侍妾却非要孟尝君从齐国带来的一件纯白色的狐狸皮大衣。     孟尝君:白色的送给秦王了,黄色的行不行?     侍妾:不行,白色的看起来比较纯洁,我就要白色的。     孟尝君:你不要做这么浅薄的女人好不好?就知道穿,有空多读读书嘛!     侍妾:我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