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高考余波
6月12日早6点。王海涛起床了,坐在床上发呆。这是我的房间,我在家里。
一会儿饭菜的香味飘了过来,肚子咕咕的叫着,这几天就没怎么吃饭。
王海涛来到客厅。“爸妈我起来了。”
“海涛再睡会儿吧,你都瘦了。”
“睡不着了,妈我饿了。”
“马上就开饭。”
王爸爸和王妈妈看着王海涛吃早餐,还一个劲儿的给他夹菜,让他多吃点儿。
“爸c妈,我吃饱了去上班了。”
“晚上想吃什么?妈给你做。”
“嗯,我想吃糖醋小排和煎刀鱼。”
“好的,我做好了等你回来。”
8点钟,王海涛来到了80中学校大门口,看着大门上的《冰城市第80中学校》几个大字发呆。收发室的大爷看到王海涛急忙迎了上来,“王老师你回来了,不休息几天。”
“是的大爷,我回来上班了。”
告别了收发室的大爷,王海涛回到高三年级办公室。房间里只有白老师一个人在看书,听到门开的声音,白老师看见了王海涛。“王老师,你回来了,太好了!”
“是啊,我回来了!连累到你们了,不好意思啊!”
“说什么哪,咱们是同事嘛。”
“其他人哪?”
“嗨,你不知道这是高三老师的软福利。学生都考完了,高三老师就可以休息了,学校也不会多过问的。再加上这件事,个别人就声称受到惊吓了,在家里休息不来了。我一个人在家没意思就来上班了,不过学校也不会多过问我出勤率的。你瘦了,在家多休息吧。”
“没事儿,睡一觉就好啦!白老师我想给大家赔个礼,再请大家吃饭,给大家压压惊。”
“行,你定好日子和饭店,我通知他们;不过校长和教导主任哪里,你得亲自去请。”
王海涛又拜访了校长和教导主任。
王海涛回到学校上班的消息传播的超过光速。9点钟的时候,学生和家长们就都知道王海涛回学校上班了。
学生和家长都赶到了学校,围着王海涛问寒问暖。
在高三一班的教室里,王海涛第一次感到,平时空旷的教室瞬间被填满了。
学生们争相向他汇报高考结果,普遍都很乐观。本届高考四科卷子总分数在600分。而80中学校历届考生的分数大致在300分上下。这次有王海涛的预知模卷。除了语文卷子不敢保证以外,另外三科卷子得分预计都在400分左右,再加上语文保守估分至少都有80分,学生的总分预计在470分~500分之间。本省的一表院校是妥妥的了。
王海涛又和学生及家长们,探讨了未来就业热门行业的院校和专业,又比较了本省市和南方省市各个高校的优劣。直到午休的铃声响起,讨论才告一段落。
学生和家长们纷纷邀请王海涛吃午饭,最后还是开饭店的张老板强拉着王海涛去他的饭店吃了午饭,要不是王海涛一再阻止,张老板能把饭店会做的菜全部都上桌,就这还上了十几道菜。
吃过午饭回到教室,学生和家长们又围着王海涛讨论哪所学校,哪个专业历年录取分数是多少,今年预计录取分数是多少。
6月22日晚22点,边疆省本年度高考成绩出来了。王海涛的手机就没停过,全是学生报喜的消息。全班32名考生,最低分数454分,最高503分。全部超过本省的一表录取分数线。
王海涛火了!大火啊!名扬全国!冰城市第80中学校也火了!
80中学校的考生和家长高兴了,可有人不高兴了;认为是80中学校和考生联合作弊,四处举报告状。
本省内由于刘书记的一锤定音和省委宣传部打过招呼,本省的媒体没有一个报道高考泄题之类新闻的。
可是其他省市不用理睬边疆省的招呼,纷纷报道此事。一时间全国舆论哗然,省委刘书记不得不带着李市长进京专门汇报此事。回来后,省市两级机构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作为主角的王海涛不得不坐在了主席台前。
“我是沪市日报的记者。请问王老师,你是怎么得到高考试卷的。”
“我事先没有看过今年的高考试卷,我是在梦中梦到的。”
“王老师,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你这么说是在敷衍媒体吗?”
“我知道这不可思议,但是实话,确实是在寒假结束前梦到的,省市和国家的相关机构也做了调查的。”
“王老师你好,我是燕京日报的记者。王老师你不觉得你提前让学生做高考试卷让学生得高分,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吗?”
“重申一遍,我事先不知道我梦到的是今年的高考试卷;而且作为一名老师我有义务让我的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能考到高分数。刚才听你说话的口音像是燕京市人?”
“是的,我是燕京人。”
“哪我想反问一下,有燕京市户籍的考生进入燕京大学的录取分数是多少?录取你们的分数要比录取其他省市的考生分数少上百分!你怎么没觉得这不公平啊!恰恰是你们这种地域保护才是对全国考生最大的不公平!”全场鼓掌。
“哪是国家制定的政策决定的。”燕京日报的记者无力的反驳着。
“你们能制定这种不公平的政策,却不允许我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帮我的学生提高分数,这公平吗?”全场默然。
。
全国的媒体都报道了此次新闻发布会,王海涛名扬全国。
另:80中学校的考生和家长都私下得到了省高考委员会的通知:如果全国有哪所院校拒绝录取他们,那么本省的高校和专业随他们自由选择,保证80中学校的考生都能被大学录取。
新闻发布会结束了,王海涛和80中学校都火了。全省的重点高中都向王海涛递了橄榄枝,希望王海涛去他们学校任教,待遇优厚。就连其他省市高校都来联系王海涛去他们那里任教,条件随王海涛提不还价儿!华夏国的几大高考大省更是不惜血本的来挖王海涛。
这下冰城市的教育系统坐不住了,市局c区委纷纷开会讲究此事,与会领导意见不一,有主张高薪c高职称c高待遇留人的;也有反对的c反对的理由很充分——谁知道王海涛明年还能不能再梦到考试题?万一梦不到哪,那不就白投入了嘛当然,关于此次高考成绩还是要奖励王海涛的,但和怎么留住王海涛来比较就是微不足道了。
不提市局c区委是会议是怎么决定的。80中学校也紧急召开会议,研究怎样才能留住王海涛会议决定:鉴于王海涛老师此次高考的优异成绩,由80中学校向区教委或者市教育局申请特批一个(高中教师特级职称)指标给王海涛;另外再为王海涛购买一套学校附近新建的高档住宅。
高中教师特级职称就让与会者红了眼;再加上在哪里购房,购买多大米数c什么户型的房子,与会领导们意见不一。有舍不得钱的c有红眼病的c还有论资历的等等不一而足。最后还是邓校长力排众议当场排板决定了:高中教师特级职称一定要给王海涛申请下来;房子要买就买高档的,一步到位的才能显示出学校的诚意。但会议也经过妥协留有余地:条件是王海涛继续担任高三年级的任课老师,并担任日后成立班级的班主任工作;而且5年内不得调离80中学校,否则收回此套住房等等。
可是还没等到学校和王海涛提条件,就从教育局内部得到了消息——王海涛老师的女朋友是市教育局局长的千金。
这下80中学校领导急忙修改会议决定。不提王海涛5年内不得调离80中学校,否则收回房子的事儿了。
80中学校当然没有专项资金为王海涛购买高档住宅了。80中学校是所普通学校,不受教委待见c又没有校办工厂收入可以补贴,全靠国家拨款养活。2001年度冰城的平均房价在2000多元钱,为王海涛购买的那套精装修高档住宅的售价更是达到了40多万元。大三室的经典户型,可让去购房的校领导们流一地口水。
不过学校生财有道——80中学校在征得王海涛同意后,对外发布消息:新高三年级对外扩招两个班级,反正有空教室。由王海涛老师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高三年级的数学课都由王海涛老师任教。加上原有的高三一班扩容c收插班学生20人;拟招两个班级,每班50名学生,合计对外招收插班生120人。每名插班生需向80中学校缴纳1万元的建校费。
消息一经发布,教育系统一片哗然,指责80中学校扰乱教学秩序,纷纷向教委c教育局上告;但望子成龙的家长可不管这么多,交钱的家长排起了长队,1万元钱和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相比,微不足道。尽管不知道王海涛老师明年是否还能梦到考试题,家长们还是踊跃教建校费了。一时间托关系走后门的各色人马源源不断地拜访80中学校的各位领导,还有直接找到王海涛和王爸爸王妈妈的。最后学校领导实在是顶不住压力了,让了一步——王海涛和校主要领导可以免费招3名学生,其他老师各有一个半价的招生指标,学校又额外加了一个高三四班后坚决不在招生了。仍有大批没关系肯花钱的家长不死心,见学校没戏了;就想向已经录取的学生家长买指标,一个指标被抄到了5万元仍然买不到。
此次对外招生一共招了170余人,刨去关系进来的学生,学校共创收130余万元。扣除为王海涛购房的40多万元和向区教委缴纳的保护费,哦不!是赞助费!供区教委改善其他学校的教学条件。80中学校的小金库也鼓起来了,校领导行事也跟着大气起来。
80中学校的其他老师也跟着享受了一把被人求的优越感,收人望的同时也收到了不少好处费。高三年级老师还收到了金额不等的额外奖金;大多数原本对王海涛有意见的老师,看在奖金的份上也就不提了,但个别人仍然愤愤不平私下匿名举报。
本次高考成绩的另一个影响是——历来招不满生源的高一年级,这次报名学生人数超过了数年之和,远远的超过了80中学校的承载能力。80中学校终于可以挑剔生源的质量了。
用80中学校校长的话来讲:教育资源有限,为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得不控制班级和人数。实际应该读作:你妈,你们都来报名,我上哪有机会招插班生去?没插班生哪来的建校费?没建校费学校玩什么?经多方协商妥协,新高一年级招2个班级,合计录取100人。
不提学校是怎么折腾,单说王海涛家里可是有大举动了。
爸爸妈妈存款不多,本想给王海涛付个首付,贷款买套差不多的房子结婚,这下房子问题解决了。爸爸妈妈就张罗着要会亲家,让王海涛和宋薇薇说什么时候合适,双方家长见见面?远在沪市的姐姐从新闻上得知王海涛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也给家里打电话问事情经过。得知王海涛要会亲家,就表态肯定回来参与会亲家,并给王海涛送一份厚礼。
两家人商定在7月末见面,商谈二人婚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