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事业的又一重大转折,一项对他及"百事达"都有重要意义的jiāo易案悄然来临。这使伟恩由此迈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职业运动。

    早在1989年,拥有裘·罗比球场和"迈阿密海豚队"的裘·罗比正陷入财务困境,他虽然并不想卖出球场和球队的股份,但他也没什么选择。而伟恩看中的是裘·罗比球场的巨大商机,他认为这个球场如果经营好的话可创造出相当局的营业额。于是,伟恩开始和裘·罗比接触,商讨有关jiāo易的可能xìng,但双方无法就jiāo易价格及球场的控制权达成一致,jiāo易案暂时搁浅。1990年,裘·罗比因病去世后,jiāo易案才又重现生机。1990年3月7日,双方达成协议:伟恩以500万美元买下裘·罗比球场一半的股权(加上债务承担),并以1200万美元买下迈阿密海豚队15%的股权,还持有额外10%股权的购买权。这个jiāo易案最后虽然由裘·罗比的子女特有球队的多数股权以及球队和球场的经营权,但在资本费用部分必须征询伟恩的意见。

    这笔jiāo易案是极为成功的jiāo易案,而且时机拿捏的恰到好处。就在此次jiāo易几天后,NFL和电视公司就签订了一项新的电视播放合约,这份合约让联盟内的每一支队伍在未来四年内股份都暴涨了1.28亿美元,球队因而增值15%。所以伟恩刚完成jiāo易,他的股权就已开始增值了。

    1990年春,全美棒球大联盟决定增加两支特许扩编球队,伟恩也加入了激烈的角逐,他想通过棒球给裘·罗比球场带来巨大的收入。伟恩规划出一个严密的争夺计划,凭借他雄厚的资金实力,一举夺得全美棒球大联盟的扩编特许权。但伟恩并不把注意力摆在球队老板炫目的光彩上,对他而言,职业运动也是生意,建立棒球队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一项扎扎实实的以利润为导向的事业。他坚持采取保守的会计政策,严格控制球队的开支,他可不愿看到负债累累的球队。

    1992年,伟恩买下了冰上曲棍球的特许权。1993年1月伟恩又按他所享有的优先购买权,从罗比家族手中花1.28亿美元买下海豚队,最终取得海豚队的控制权。这样,伟恩就成了同时拥有全美三大职业运动球队的第一人,他的运动事业变得无人能及。

    伟恩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经营球场及球队。他为球场加盖停车场,增加新的小吃摊,并努力提高球场服务质量;他在球场布满了广告,连方向牌和记分板上都是广告;为了吸引球迷,他还在球场内的餐厅设有赛前乐队演奏,中场休息,还有脚踏车比赛和向球迷分发小礼品等。这些好的行销策略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伟恩毫不掩饰地一再强调把职业运动当生意看的经营态度也遭到很多球迷的批评,因为他们对球队赚钱持负面看法,担心球队不舍得花钱在顶尖球员身上。但伟恩认为球队要想持续经营下去必须控制好球员的薪资。可这一做法也给伟恩带来相当大的麻烦。从1994年8月到1995年4月,bào发了职业棒球及曲棍球的劳资纠纷,球员工会拒绝接受球队老板所拟定的薪资限制,而球队老板坚持薪资限制,借以压低几乎占职业运动业一半收益的球员薪资。伟恩是属于球队老板中的"强硬派"。事情后来虽然在"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的施压下得以解决,但伟恩拥有的马林鱼队和豹队的亏损已高达3800万美元,这是伟恩当初所始料不及的,这也使伟恩发现经营职业球队和经营别的行业是多么的不同。

    从伟恩最喜爱的赚钱游戏看,职业运动的投资回报并不令人满意,而职业球队也只是中等规模的事业,这些尚不足以让伟恩全心投入其中,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早在几年前,伟恩就曾担心通讯网路、频道租片等高科技对“百事达”的冲击,现在,这种担心又开始困扰伟恩。虽然高科技目前还未真正影响“百事达”的业务收入,但却一直压抑着“百事达”的股票表现,使“百事达”的股价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增值,这对~个以赚钱论成败的人来说,“百事达”已不再具有挑战xìng。伟恩需要挑战,他觉得应该适时地从“百事达”退出,去迎向新的挑战。

    1991年,伟恩曾拜访过维康公司,但当时,那仅仅是他对业界进行调查的部分任务之一,是为了让娱乐界了解"百事达"的业务,知道"百事达"有很多现金可以投资一些相关的计划案,并没有明确的合作意向。

    维康公司作为一家有线电视公司,拥有有线电视系统及付费电视节目,其MTV音乐台及Nickeldeon儿童节目更是享誉业界。维康公司具有公众及评论人士认可的高科技含量,而这正是"百事达"所缺少的。伟恩看中的也正是这一点,他认为"百事达"若能和维康公司合作,一定会掩盖"百事达"所潜藏的缺点,避免一些攻击,使"百事达"的股票将来不再因此而受重挫,并从此顺利转型为一家全方位的娱乐公司。由于雷德史东的全国娱乐公司持有维康公司70%的股份,所以"百事达"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购并维康公司,唯一的可能就是合并。

    伟恩通过史耐德牵线和雷德史东进行接触,提出两家公司的合并计划,但由于雷德史东~直想购并派拉蒙传播公司,加之对影带出租业也不是很有信心,“百事达”与维康公司的合作计划遭到搁置。

    1993年9月,雷德史东终于和派拉蒙传播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并协定,但合并计划一公布,就引起娱乐界的注目。由于派拉蒙传播公司具有良好的资产负债表,这使得几乎所有想搭上资讯高速公路列车的重要媒体公司及好莱坞公司都想分派拉蒙合并案这块诱人的大饼。很快,家庭购物频道公司"QVC"的董事长巴利·迪雷就加入了这场购并大战。

    QVC把派拉蒙的股价不断拉高,这使维康公司急需更多的现金来支持其购并派拉蒙。于是,维康公司想拉具有充沛现金收入的"百事达"加入,为派拉蒙购并案助一臂之力。伟恩和"百事达"的其他董事经过仔细商讨,发现"百事达"加入这个投资案所得的好处是相当诱人的。"百事达"可以透过这两家公司的合并取得MTV、Nickelodeon,或派拉蒙片厂、主题公园、出版公司和优秀的有线电视网《表演时段》这样的资源,而且可以使"百事达"更具娱乐王国的资格。于是,伟恩决定加入这场购并大战。

    伟恩和雷德史东都是强悍的谈判对手,他们两个阵营的谈判,常常因故中断,但最终还是会就有关问题达成协议。在帮助维康公司取得派拉蒙传播公司购并案的胜利后,“百事达”与维康公司的合并案也终于尘埃落定。此次合并案的总价值高达84亿美元,"百事达"股东持有三家公司合并后52%的股份。但雷德史东在持有"百事达"少数股权的情况下,享有"百事达"的经营权。伟恩也因为此次合并而撤出了"百事达"的经营。

    这次合并案使伟恩遭受了股东和舆论界前所未有的攻击,但伟恩确信这是一个很棒的合并案,因为他认为这个合并案是以每股31美元计价,仅次于"百事达"全盛时期的巅峰股价,而且总价84亿美元的合并案将会因维康公司股价的上涨而升至100亿美元,甚至更高。

    后来的事实证明伟恩是正确的。如果“百事达”是一家独立的公司,它的股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一定会重挫,但由于和维康公司合并,从而使“百事达”的股东获利匪浅。伟恩虽然对“百事达”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但他更知道何时对一个行业罢手,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股东的利益。

    伟恩虽然成就了两家数十亿美元的大企业,但他更渴望挑战另一个事业高峰。离开“百事达”的伟恩又开始搜寻新的规模较小的公司进行购并,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伟恩展现给我们的将是他的第三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企业帝国。

    笑傲股市——大师们的投资之道--第七章 投资任才吉姆·罗杰斯

    第七章 投资任才吉姆·罗杰斯

    ●学习历史和哲学吧,干什么都比进商学院好;当服务员,去远东旅行。

    ●发现低买高卖的机会的办法,是寻找那些未被认识到的,或未被发现的概念或者变化。

    ●每当中央银行在维护某种东西的低价位时,聪明的投资者就会反其道而行之。不管赌什么,永远跟中央银行相反。

    ●供成就是价格,投资的铁律就是正确认识供来关系。

    罗杰斯其人——亚拉巴马的土孩子

    曾被报纸上称做“投资任才”的吉姆·罗杰斯,生于1942年的亚拉巴马,是五个兄弟中的老大,家教很好。他在德摩保利斯(Lkilllopol初长大(这是一个当时只有7800人口的小镇),他家的电话号码是5,非常简单,以至于罗杰斯在耶鲁大学读书时,往家里打电话,接线员怎么也不相信还有这么简单的电话号码。他的父亲是一个古老的亚拉巴马州家族的成员,为博登化学公司管理一家生产埃尔默胶和甲醛的工厂。他的祖母格兰带丝在四五十年代是俄克拉荷马雨果市的一个通讯记者。在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她就像一个初生牛犊。一个小巧玲戏的女士(身高不过5英尺)总是大踏步地走过警长的办公室,采访那些杀人犯。但结婚后,她早年的梦想就变成了褪色的回忆。罗杰斯说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能看出他祖母内心深处的挫折感——一种愤怒。他祖母知道她错过了她最好的机会,并且明白生活能给出的比她已经得到或能够得到的多得多。罗杰斯很爱他的祖母,也不想走她的路。这些认识促成了他后来在华尔街的成功。

    罗杰斯是在德摩保利斯镇上读的高中,成绩很好,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罗杰斯考入耶鲁大学,1964年毕业,他一生热爱学习,很想继续他的学业,曾考虑过去上医学院、法学院和经济学院,也申请过几家研究生院,并在学校和几家公司的招聘会上洽谈过,其中一位来自多米尼克公司的招聘员和他谈得很投机,于是罗杰斯就去了多米尼克公司,此时的罗杰斯还分不清债券和股票。但是他很快就喜欢上了证券业务,并爱上了华尔街。他一向希望能尽可能多地了解时事,在这里他吃惊地看到,在这条街上有人会因为他估算出智利bào发的革命会使铜价上涨而付给他钱,当时的他刚从学校出来,很穷,急需要钱用,华尔街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座金山。

    罗杰斯说:“我所喜欢它的原因不是它能挣钱,因为在那个时候我没有钱,但是,假如你聪明,使用你的智慧,并且关注这个世界,那么,你就能得到一切。在那时,我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有非常浓厚的兴趣,经常贪婪地阅读。你不必打领带,也不必加入乡村俱乐部。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并得到相应的报酬。我认为,那是我所见过的最有趣的事。”夏天过完后,他取得了去牛津大学学习的奖学金,在那里他上的是巴利奥学院,学习政治、哲学和经济学。作为一个矮个子,他成了从亚拉巴马的德摩保利斯出生的第一位曾在泰晤士河上参加过牛津——剑桥赛艇比赛的舵手,并赢得过比赛的冠军。

    罗杰斯说话方式很谦逊,几乎有些害羞,但是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抓住要点。他总是穿一件运动夹克和不相配的裤子,不穿大衣,甚至在纽约严寒的冬天也是这样。1965年夏天,他又回到多米尼克合伙公司,在该公司的场外jiāo易部工作。在接下来的两年,他从军了。在此期间,他用指挥官的钱买了股票。由于赶上牛市,回报相当可观。服完役后,他又回到了纽约,先在巴赫公司工作,然后为迪克·吉尔德工作。在那里工作时,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最好懂得数字。在20世纪60年代有许多人并不知道他正在做什么。就现在的情况而言,许多人正在赚钱,但他们不知道是怎么赚来钱的。"再后来他又去了纽约格和伯曼公司。

    1970年在安霍德和圣·布雷克罗德工作时,他认识了乔治·索罗斯。他们组成了投资领域中最成功的双子星。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有自己两个人和一个秘书,索罗斯做jiāo易,罗杰斯专门进行研究。他们合作之后没有一年是亏损的。从1969年12月31日到1980年12月31日,索罗斯基金的赢利率达到了3365%,而同时的标准普尔综合指数上升了大约42%。这个基金的成功关键在于独立思考。罗杰斯说:“我们感兴趣的不是某个公司在下个季度的利润或者是1975年铝的运输的前景,而是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如何改变某个产业或某个股票板块的命运。我们所预见的和当前的股票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的差别越大越好,因为这样使我们更赚钱。"这也是华尔街所称的头脚颠倒的方法。

    1980年,罗杰斯37岁时,他决定退出股市,去尝试另一种事业。他在华尔街工作时,只顾埋头工作,使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世界范围内的资金、货物、原材料和信息的流通。1968年,他揣着600美元初入市场,到1980年退出时已拥有了1400万美元。由于工作太投入,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他的前两次婚姻都失败了,妻子无法理解他那种与生俱来的拼命工作的热情。当他把一笔钱投入市场运转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家中对新沙发的需要。因为他一直认为投资比消费强。罗杰斯说自己是一个"极度的孤独者,特立独行者,厌世者。"他渴望通过旅行去了解这个世界,真实地弄清脚下的这个星球。他曾于1984年和1986年两次来过中国。他认为骑车(摩托车)旅行最好,这样可以边骑边看,去触摸这个世界,感受它。这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