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虎征西 > 第 42 章
    后启行,一路往天王庙而去。先说平西王狄青对着四位弟兄说道:“这包龙图陈奏,圣上不知难奏否?倒使我心中疑惑。”张忠说:“大哥,小弟想来包公说话,圣上一定准信的。但不知他何日领旨开棺,好待大哥复谒当今。”飞山虎说:“待小弟去探听一回,便知明白了。”狄爷说声:“贤弟之言不差,还防有别位官员同来,好待本藩预备的。快些去罢。”当时飞山虎架起席云去了。只有四弟兄,又是言谈一会,这刘庆早已落下庙中,步进中庭,说道:“如今包大人来了,只有八个排军跟随,并无别位官员同来。”弟兄五人言谈之际,不觉目落西山,天色将晚。

    再说包公一路到了大王庙。只见庙前站立四虎英雄。此时张忠。李义、刘庆、石玉只因此间狄千岁吩咐他四人多在庙门首俟候包公到来。当时包公到了庙门,滚下马鞍,四位英雄恭迎接庙中,排军八人马夫进庙中。关闭了庙门,包公吩咐马夫不必进来,且在外厢伺候。这个马夫不知何意,说道:“里面是狄千岁停棺之所,大老爷到此何干?”众人多也不解,各有猎评之言,也不多表。

    且说包爷直进庙中,狄爷抽身迎接。二人见礼,又有四虎弟兄来参见包爷,已毕,一同告坐。狄爷又问包公如何陈奏,圣上准奏否?包爷就将奏知圣上准旨开棺,复与庞洪立状,一一说知。五人同声称谢。狄爷说声:“包大人,小将乃一介武夫,大人如此周全,未知何以为报?”包爷说:“狄王亲,何出此言?你我乃是同僚一殿之臣,既为臣子,食了王家俸禄,须当报效国家。为君有事,为臣当代其劳。古云:文臣执笔安天下,武将提刀定太平。狄王亲啊,目下西辽复动干戈,必须你什]提兵方能平伏。况且你隐居此地,终无了局,趁此机会,前去见主领兵,退却西辽人马,建立功劳,封妻荫子,方为豪杰英雄。”弟兄五人闻包爷劝勉之言,应诺作谢。刘将军又奉茶一盏,六人谈论许多言语,不能细述。

    且说天王庙外,左右附近居住百姓,原是人烟稠密之所,又近王城,内有好事之民,打听得包爷往天王庙要救活狄千岁,所以一人传起,远远扬名。明日你我同约来庙中观看,不知多少人民。

    且说是晚,包公与五虎弟兄用过夜膳,众排军马夫多有小席赏赐。包公又叮嘱四将开了棺盖。虚设一个救尸的所在,待来日倘有众官,以便遮人耳目。四人答应,备办去了不表。此夜众人不睡,也有一番言谈,不多烦载。到次日天明,包公叮嘱狄爷装着死而复活的现状,又命李义取唤一乘八抬大轿伺候不题。此时狄爷包公犹在庙中谈说,此时仍闭着庙门。且说来朝,众百姓多少队伍,前来到天王庙外等候言谈。有说:“狄千岁死了许多日,岂不皮消向化了,如何包大人也救得活?”有说:“狄千岁闻他是yīn魂告状,所以包公奏知圣上来救他。倘若狄千岁不该死的,自然皮ròu未消化的。”有众人多说:“包大人真乃神人也,断过多少疑难公案,审明多少冤屈事情,如今又救以千岁爷。”此时众百姓越来越多,约有千百人,纷纷讲论,挨挨挤挤,拥满天王庙外。只见庙门紧闭,众人只好呆呆看着等候。一会不见动静,内中有几人等不耐烦的,将庙门犹如擂鼓的一般,乱打乱喊道:“里面差官老爷,望乞快些开了庙门!”里里排军张吉、高松听见庙外喧哗、大喊,不住地打门,心中大怒,喝声:“这里什么所在?你们敢大胆在此喧哗?还不快些走。”有刘将军在里面出来,众排军禀上。刘庆说道:“这些百姓,知我们老爷死了,所以来欺藐的,且出去惊散他罢,笑笑便了。”连忙起来席云,出了庙门。只见众人在庙外,群群队队,不下数百。飞山虎落下云头,大喝一声,犹如天崩地裂。这些百姓早已一惊。又喝道:“你们不要走,我奉了狄千岁包大人命,前来捉拿你等。各打三十大棍。你们快开庙门,来帮我捉到庙内。”排军高松也是个养夫,把庙门大开,高声答应。此时众百姓恨着爹娘少生两脚,登时走散,犹如风卷残云。顷刻间,庙门首一个也不见了。刘庆、高松大笑,仍进庙中,复闭庙门。

    此日狄青吩咐办酒,与包公二人对饮。四将同府下人仍有赏赐。众人取膳。只作昨晚救活千岁的。如今庙门大开,早上来的百姓都被飞山虎吓惊散去,再也不敢来了。有些未曾领教过的,所以又是成群结队的,一路多到天王庙而来。多少说说笑笑的言论。天王庙内有妖魔厉害祟人,劝说不可前去的,这乃胆小之人。内有胆大的说道:“既有五虎英雄居此,如今又有包大人在内,岂惧这个妖怪?”当时众民又是一班挤挤拥护而来。庙中包公、狄爷用酒膳已毕,抽身一同出庙。众民远远跑开,个个一齐跪下叩头不住。狄爷一见众民如此敬重,心中大悦。包爷远远观看百姓不住叩头,个个欢客喜悦,也觉心花大快。包公、狄爷并马行程,洋洋得意。包公对狄爷说:“狄王亲,你看这些百姓,尚然心迹好,因何庞洪生成这样心肠?”狄爷说:“包大人,这jiān臣虽然狠dú,但报应不远了。下官师父之言,却是不差的。我今何必与他较量,大人你道是否?”包爷说:“王亲之言不差。”又传命百姓不必跪送,不要喧哗。当时众民渐渐散去,二位大人一路起程。狄爷只因未有家将在旁,这衣箱铺盖发扛夫挑回,庙中日用什物不带回去,就给与王驿丞,王正一程相送二位大人。包爷吩咐不必远送,驿丞自归驿中去了。

    又有张忠私到天王庙见那老乡民说声:“老丈先归,千岁爷起程去了。再得余生,皆亏包大人之力。本官又来,非为别故。”这老人一见将军,连忙下跪,张忠扶起。老人说:“将军到来,有何吩咐?”张忠说:“某家前时蒙老人指点,今日千岁复活回朝了。但庙中日用什物,千岁不带回府中,约值白银四百余两,某家一心赏与老丈。见你如此贫寒,岂料千岁早已给了驿丞官,但庙中还有沙木棺一口,是上好的棺柩,本官待你扛抬回来,也值三百余金。”老者闻言,心中大悦,便说:“将军爷,但小民全无功劳于事,怎好受这至贵之物?”张忠说:“老丈,这不相于的,此棺虽好,千岁已不要了。”老夫人大喜,拜谢张将军赏给,请扛夫到庙将棺抬回店中。张忠一程赶路,回了王府。按下狄爷慢表,张忠慢题。

    又言狄府老太君一自孩儿远别,天天思念,说:“孩儿隐居天王庙内,如被浮云遮盖,不知何日扫开云雾,复见月明,免使母子天各一方。虽然四将常常来往,说我儿安然无事,只是老身放心不下。前时王禅老祖说我儿灾晦一年,如今算来已有一载,为何我儿还不出头?”此时太太正在心中烦闷之际,忽见这莽夫焦廷贵进来哈哈大笑,不知何故?下回分解。正是:

    母子情原难离别,弟兄义重不分离。

    第七十一回 活英雄国丈忍气 复君命包拯抑jiān

    诗曰:

    英雄jiāo晦已消除,不复埋名暗隐居。

    妒嫉jiān臣深忿恨,君前立状又惭输。

    前说老太君正在思念孩儿之言,忽见焦廷贵飞跑进来,大笑不止,说:“千岁爷已复活重生,目今转回府了,小将特来禀知。”太太一想,前日我孩儿依着师父之言,暗隐瞒着焦廷贵,因何他忽然知了起来?太君也是会意的人,假作不知,开言说:“焦廷贵,我儿死了一载,为何你讲起此话来?”焦廷贵说:“太太你却不知仔细,如今将军刘庆现在府中,说与小将知道的。”太太闻言,说道:“既然如此,你快些请他进来。”焦廷贵出外说:“刘将军,太太请你去相见。”刘庆说:“我去见太太,你在外厢伺候千岁回来罢。”焦廷贵应允。又唉声:“老孟,你也出府堂来同等候罢。”孟定国应允。焦廷贵说:“老孟,我家千岁死了一年多,只道尸骸消化了,yīn魂去别处投了胎,那知道今日复活还阳!难道一年之尸皮ròu尚然不化?老孟,你道稀奇不稀奇,古怪不古怪?”孟定国说:“原来你尚不知其详说。早间刘将军说千岁吃了王禅老祖的灵丹,所以尸骸月久年深,不消化的。今又得救活还阳,多亏包公之力。”焦廷贵听罢哈哈大笑,说道:“原来是他师父赠灵丹与他吃了,故得尸骸不朽。实由千岁命不该终。”不表焦、孟之言。

    且说飞山虎进内见了太君,将崔信观星斗、包公访查到驿、他昨天奏明圣上准旨、包爷救活还阳、如今一同到府来了,千岁先差小侄回来一一禀知。太太听了大悦,说:“真也难得:包大人使我母子相依,真乃感恩不尽。”太太正在言欢之际,又有丫鬟报说:“千岁爷同包大人已进府了。”太太听了,连忙转身出外。狄爷下马,先拜谢包爷,包爷还礼毕,然后叩拜母亲。太君说:“孩儿,为娘不用你叩礼了,且叩谢包大人罢。今日母子重逢,皆是大人之力,谅必见罪,君王宽宥,深思厚德,母子永远难忘。”包爷说:“太太,你那里话来?大宋江山,皆仗令郎之力,总是一般为国,一殿之臣,下官不过为主分忧,免使辽兵猖狂,有何恩德呢?太太休要重言过奖了。”此时四虎、焦、孟俱来参见过包爷,与千岁分宾主坐下,家将递过香茗,太太闻言说:“包大人,我儿近日与国丈无什大仇,因何屡次生心来陷害老身?总不明其故,还望大人公事公办,把前日jiān谋奏知圣上。如若不奏明天子,若是这jiān臣再用dú计陷害,倘然又把我儿陷害了,叫老身倚靠何人?况且狄家香烟断送了。”包爷说:“太太,若论庞洪此番再害千岁,原可驾前陈奏明,奈他十三封书,并无一字留存于驿丞。无据无凭,难以陈奏,老太太且忍耐,不用忧愁。庞洪有日落在下官手里,定见除灭了他,下官今日当心压制,决不使这jiān臣再施诡计,有害千岁的。”又说:“狄王亲,凡死而复生者,精神及不得往常,下官来日上朝陈奏,你调养三天,才得上朝见驾。”狄王亲称谢,当下包公告辞。五人同说:“大人,再请少坐,用杯淡酒如何?”包爷说:“不消叨扰了。”登时别过狄爷母子。五位英雄殷勤送出包爷回府,弟兄又言一番。独有焦孟二人,非凡大喜,即将灵位拆毁了,奉到火德星君里去。又有厨人排开筵宴,四虎、焦、孟在中堂同席,母子在内堂吃酒。太太说:“我儿,王驿丞有恩于你,日后不可忘他。”狄爷说:“谨领母言,孩儿自然不忘他的恩。”按下母子之言不表。

    再说庞洪在府中,想来狄青已死过一年,因何又在乌台告状,想包拯虽有救人之法,但是七天之内可救,今则已有一年,料他未必救得他活,到底放心不下,又差家人去打听。是晚,独坐书房,这家人回复:“启上太师爷,包大人在天王庙救活了狄千岁,早间已回归王府去了。”国丈闻言大惊,说:“罢了。你这黑贼,老夫与你无关无犯,因何与我做尽对头?狄青有何好处,你必要把他救活?”此番气得庞洪忿怒难消,通宵不睡,直至四鼓将残,闷沉沉带了四名家将,一路来到朝房内。

    各官未到,又来了包大人。包爷把手一拱,说声:“老国丈请了。”庞洪说:“包大人请了。你来得早啊,老夫请问大人,救平西王的事情如何?”包爷说:“全叨老国丈的福庇,狄王亲已得活还阳也。”庞洪说:“这与老夫何干?此乃大人神手也。”包爷说:“国丈,此刻没有别人在此,下官有句话告禀。”国丈说:“大人有何言语?老夫请教。”包爷说:“国丈,狄青乃是太后娘娘嫡侄,老国丈乃当今内亲,算来乃有亲亲之谊,一殿之臣,何苦成仇,有伤情面?况且目下西辽又兴兵侵犯,退敌安邦,全仗他之力。老国丈,世情须要看破一二。古道冤家直解不宜结。”庞洪听了,说:“包大人,此言差矣,狄王亲身死,又不是老夫谋害了他的。大人因何与我讲起这话来?岂不可笑!”包爷说:“国丈,你虽不加害他,还有些误国jiān臣将他算计,若没有下官,谁人救活得狄王亲?倘然施计破折擎天柱,今边关退敌,倚靠什么人?”

    正说之间,又来了众王爷,大臣各各见礼毕。众人说:“包大人,闻你神手,救活了平西王,真乃国家之幸也,此皆是大人功劳。”包爷说:“岂敢,此乃圣上洪福齐天,下官功劳何有?”众大臣说:“包大人,你那里话来!若没有大人,狄王亲如何得活?此乃大人功劳不小,如今狄王亲不死,国家有赖了。”包大人说:“列位千岁,这狄青虽得再生,但是惧怕jiān臣算计,难保xìng命之虞。故不肯提兵破敌,自愿为农奉母隐居埋名。下宫再三劝解,奈他执意不肯应承。这等想起来,难道有jiān臣把他谋害死的?列位千岁,我想他在生之时,威威烈烈,那有一病俱无,即死了的?”众大臣说:“大人所疑不差,他原是死的奇怪,但不知何人将他暗害了,大人何不向他问个明白。”包爷说:“下官也曾再三动问,他总不肯直说,只言日后自然明白的。”众王爷说道:“原来如此,但言狄青做人倒也不错,但不知那个妒嫉jiān臣狗畜类将他谋害起来?”你一句我一句,众王爷大臣骂不绝口,国丈在旁真好气闷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停了一会,金鼓三响,天子临朝。金炉烟渺渺,銮殿瑞纷纷。文武官员序爵,进朝参见毕,分列班行,天子龙目看见,左班中包爷侍立,即开言说:“包卿救取狄青事体若何?”包爷说:“臣启陛下。”即出班奏道:“臣奉旨救取了狄青还阳,他果然尸骸未烂,臣用三xìng法宝,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