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茶园贵女:美相千里求撩 > 正文 第二百四十章 苦难开始
    张梅还想要回宅子,在她看来要搬出去的是楚若成,与她没有关系。

    “看见没,那人个又回来了。”

    “是呢,我就没见过这么好笑的事,男人和孩子都搬出去了,她怎么还好意思住在这里?”

    “这有什么,住这儿有吃有喝全当自己是少奶奶。”

    “什么呀,我可是听说了,太太嫁进张家的时候他们是不同意的,还是大姑奶奶做的主。”

    “可不,若不然怎么会一直没有往来,如今有事的才求上门的。”

    “听谁说的呀?”

    “他们自己说出来的,吵架呢,和她男人吵,我亲耳听见的。”

    “这女人脸皮真的很厚!”

    “脸皮厚,吃得够!”

    “呵呵,散了散了吧,你们背地里议论主子的事,知道了非得打死。”

    “谁是主子呀,她吗?”有人嗤嗤笑道:“我们的主子只有老爷和太太。”

    “可不,这两位都是好人。”

    “就是太老实了。”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

    张梅去找楚若成回来错过了午饭时间,自己去厨房找吃的,却无意中听到了几个下人在一起说她的闲话。

    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也因为张梅不是大户人家出身,规矩懂得少。还有一个,她确实没有立场来惩罚这些多嘴多舌的仆妇。

    气得脸色铁青也不便发作,转身回到屋子收拾了包裹。

    “你这是?”夏季芳闲着没事的时候也会出去走走,身后跟着于婆子,一见张梅挎着包袱出门愣了一下。

    楚若成要搬离,夏季芳没有半点阻拦的意思;张梅不愿意走,夏季芳也没有开口撵人。

    “娘,我回来收拾收拾东西,那儿还宽敞,还能住得下,我就搬过去了。”尽管张梅很讨厌这些仆妇,但知道如今的夏季芳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婆婆了:“娘,您有空来家里坐坐。”

    “好,那好好照顾元宝,记得常带他过来玩玩。”儿子孙子都走了,张梅不走反而让她觉得很不好受。走了也好,免得心里总是别扭。

    城东的街后的一个小院,里面有几间屋子,楚若成和张梅就带着元宝住在这里。

    “你打算怎么办?”这和城中心的宅院完全是两回事,富贵和贫穷只是一念之差。

    这儿是几家人共住的,煮饭还得等着先占的人家煮好了还能轮到自己。

    张梅忍着饥饿和怒意问着楚若成。

    “明天我去找找活,看能不能干。”也是张大夫说元宝的伤还要调理一年每隔五天涂一次药,若不然他就带着儿子回岳安县了。

    楚若成的意思是凭着自己当过掌柜的经历再怎么也能找一个伙计干。

    结果现实很残酷,人家都不愿意用他。

    好的差事都是熟人削尖了脑袋往里塞,哪还能轮得上你一个外人去挤。

    外人想要进茶楼什么的当小二,还得找一个当地的人作保。

    楚若成倒可以让张大夫做保,但是他丢不下那个脸。

    一连五天,张大夫的小童过来换了一次药了,他都还没有找到差事干。

    “我手上的银子不多了,省着点花。”这天看张梅又买了一斤肉回来,楚若成忍不住小声道:“如果再找不到事做,我们回去的路费都不够了。”

    “你活该。”张梅听到这话怒不可迫:“在那儿住的好好的你要搬,你要逞能,行啊,你出来了,出来你就看看你有多能干吧。”

    从岳安县出发时,楚若成手上还有三百多两银子。

    因为元宝的伤重,他们一路上都在换马车,只讲快不谈节约。一家三口坐的是大马车,吃住什么的也没有讲究,遇大则住大,遇小住小,前前后后花了一百两银子。这也是因为楚若成觉得钱和儿子的命相比还是命重要。

    结果别人一二十两银子就能到的京城,他们提前了几天到也就多花了几倍的银子。

    在张大夫的院子里住的半个月没有花钱。

    甚至连药费诊费他都不敢提,因为手上只有一百多两银子了。

    一出来租房子才深深的明白了寸土寸金的含义。

    一间屋子含床和共用厨房,一个月就是十二两银子,一次了半年,楚若成一下感觉到钱袋紧张。

    更要命的是,张梅不知道节约,每一天买菜都有肉。

    楚若成忍不住就开始念叨,结果招来了张梅低声的咒骂。

    张梅也不一定是要吃肉,她就是要面子。

    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因为她们先来更熟悉联合起来排外。

    每一次都是几家用完了才能轮到她。

    所以,每一顿的饭都是很晚才吃,有时候元宝饿得哇哇叫也没有办法。

    张梅只得哄儿子说自己家吃肉,所以要慢一些。

    第一天买肉来炒,闻着香味的几家孩子就围在厨房门口眼睁睁的看着。

    自然,少不得被那些妇人拎回去又吵又骂。

    张梅知道他们是太穷了,好久没吃肉的原因。

    元宝吃肉,他们就咽口水。

    这种感觉真是让她大出一口气了。

    所以决定以后每天都买肉吃。

    当然,张梅是开过茶楼的人,也惯于八面玲珑,时不时的也会让元宝送一片给东家娃西家崽吃,一来二去,几家人都开始喜欢她了,也不再算计。

    能早一点做上饭菜也能看出这里面的变化了。

    习惯于别人羡慕的眼光的张梅自然就将买肉的事坚持了下来。

    楚若成终于忍不住喊她节约一点了。

    “到我们走的时候还要付张大夫诊费药费;这儿还有半年租金要交,一年多的生活开支;回去还要路费,没银子怎么行?”楚若成算计着:“我必须得找个事做了。”

    一个大佬爷们,每天在街上东晃西转的,怎么也没有进展。

    “找那个四月掌柜啊,这样就可以进作坊了。”张梅觉得这一切都是楚若成自找的,明明有路他不走,偏要四处碰得鼻血长流。

    “我不去找他。”人都不认识找他干什么,而且也见不着他。作坊的人都说见东家容易见掌柜难现在东家不在京城,掌柜更是偷懒。意思是说这个掌柜根本就是十天半个月都不露一下面。

    楚若成很想知道姐姐明明是聪明人,却为什么选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掌柜。

    掌柜不该天天都站在柜台里面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吗?

    那些人却很诧异,该干活的干活,哪来什么事件。

    这话楚若成又是一番感慨,京城就是不一样啊。

    夏季芳第一次进这个小院的时候有点心酸。

    但自己也是苦过来的人,这应该还算是好的。

    五月曾经说过若男和她坐在茶山的棚子里四面都透风,所以,比起来女儿更苦一点。

    用老头子的话讲,不管怎么样这都是若成的选择,要尊重他。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奶奶,真好吃。”元宝看着夏季芳不好意思的说道:“奶奶,我还想要。”

    “食盒就只能装这么一点,要不你跟着奶奶一起回宅院。”夏季芳是真心的想要接元宝回去。

    别的不说,自少换药方便,也不用小童跑个通城了。

    张梅听到这话眼前一亮,然后看向了楚若成。

    “若成,元宝娘,你们俩要搬出来我没有意见,我想将元宝带在身边。我昨天也给老爷说了,等元宝搬过去就给他请一个先生,六岁了,大户人家的孩子早都启蒙了。”夏季芳想着就这么一个亲孙子,她不想被荒废了。

    “娘,您想得真周到。”楚若成原本也想今年送元宝上学堂的,结果事情一桩又一桩让他应接不暇,到现在完全没有想到。

    “若在,孩子不能耽误了,你小时候也是没钱,你看看卫强……”夏季芳竭力做着儿子的思想工作。

    “娘,我懂的。”楚若成的自尊也就是小小的挣扎了一下,有些东西他也知道耽误不起。

    在京城请先生,这不是他能负担的。

    “元宝,你愿意跟着奶奶去上学堂吗?”楚若成最后决定征求儿子的意见。

    “爹,娘,我愿意上学堂,我要考状元。”元宝眼里闪着希望的光,其实,这会儿他心里只想着跟了奶奶回大宅子就有好东西吃。

    最后,夏季芳带走了元宝。

    “元宝不在家,我也可以找事做了。”张梅心里一阵失望,后又觉得整天呆在家里不是个事,她也要挣钱,要不然依男人的笨样子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和楚若成一样,张梅找事也是碰了一鼻子的灰。

    京城真的很大,但是京城最不缺的是人。

    “李嫂子,你家怎么这么多衣服要洗?”每隔几天,姓李的妇人总会洗几大盆的衣裳,这让张梅很惊讶,因为洗的衣服布料还不错,关键是从没见他们穿过。

    “这是我从李大官人家拿回来洗的衣服。”李姓妇人口中的李大官人是一个大户,而他清洗的衣服只是下人奴仆穿的:“每洗一次可以得到二十文工钱。”

    还真是大户啊!

    一边看李嫂子晾晒衣物一边想着这些大户可能还要招下人。

    仆妇!

    张梅生生的打了一个寒颤。

    在大宅子里面,夏季芳身边就有一个于婆子,还有一个厨娘,还有打扫的人,一共有三四个仆妇。

    那时候自己感觉高人一等,如果自己去当仆妇,那自己就比别人矮,听别人的使唤。

    张梅也只是想了一想,最后还是没有勇气去干。

    楚若成总算找着了差事,是去一个粮行给人当搬运。

    楚若成不属于那种很壮的人,相反,这些年自己开茶楼当掌柜更是长得斯斯文文的。

    一包重百斤的米压在他肩上的时候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好不容易站稳,一步一摇的搬了进去。

    “小兄弟,看你这样子就不合适干这一行。”做记录的人看了一眼楚若成叹息道:“你还是找别的活干吧。”

    “不,大哥,我一定行的,请给我一次机会吧。”元宝去了大宅子已经有十天了,听张梅说娘给他请了一个先生专门教他一人,孩子很爱学,先生也夸他聪明。楚若成知道,儿子他可以不管,但是自己得努力挣钱好回家。

    至于回家后的打算,他是准备卖了岳安县的宅子,然后好好培养儿子长大就成了。

    既然当不了有钱人,那就是做一个田舍翁吧。

    就这样,楚若成不怕苦不怕累的坚持了下来。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晚上回到屋子,楚若成躺在床上就起不来,张梅看着又气又急:“好好的少爷不当去当苦力,不就是认一个爹吗?那张大夫名气这么大,又会挣钱,怎么你就不承认他呢?”

    当初是谁说于自己名声不好听的!

    楚若成闭着眼睛不说话,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要说点啥。

    要认张大夫,也不是因为他有钱,那是从心底认才行。

    张大夫的好楚若成自己也能感受得到,可是,心里一只有根刺一样怎么也拔不掉。

    “你真是自讨苦吃。”张梅听李嫂说过做活劳累了用热水敷一下,第二天酸痛会减少。当她掀起楚若成的衣服看着满背满肩膀的血泡和红肿样子的时候眼泪一下就下来了:“我不买肉吃了,明天你也别去干了。”

    “不吃肉还得吃饭,好不容易找到一点事干,不管多少,我总得挣一点。”楚若成感觉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眼睛也睁不开了:“你别吵我,我睡一觉就好了。”

    可是,等天亮了,睡一觉的楚若成却并没有好,而且还浑身发烫。

    张梅慌了,急忙请李嫂帮忙去请张大夫。

    “哪个张大夫?”李嫂觉得很奇怪:“就是那个每天逢单坐诊的张大夫吗?”

    “对,就是他就是他。”张梅着急万分:“他爹这种情况身边不能离人,只能麻烦你帮我跑一趟了。”

    “张大夫不出诊的,出诊的诊费高得吓人。”李嫂子自然也很知道他:“要不我们抬着元宝爹去看吧?”

    “不用的,他这么重我俩是抬不动的。”张梅摇摇头:“你就告诉他说楚若成就是元宝爹病了浑身发烫,他肯定会过来的。”

    ------题外话------

    宝妈们,母亲节快乐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