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女仙外史 > 第 111 章
    黄冠,遍游天下名山,后结茅匡庐以终。

    少冢宰卓孝,系殉国户部侍郎、谥忠清公讳敬之子。

    少司马巨如椽,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献公讳敬之子。

    加卿衔左都谏魏衮,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悫公讳冕之子。

    加卿衔右都谏邹希轲。系殉国大理丞、谥忠勤公讳瑾之子。

    诸公各有令嗣,早卜居于荆、襄之间,遂去隐于渔,如沧浪渔父云。

    讨燕元帅、大司马刘,系太祖军师诚意伯讳基之子。公只身在阙。还至青田,与家人诀别曰:“我先人开国,后

    人不能复国,岂可生于篡逆之世!”瓣发自经死。

    晋少师、大司马、参赞军国重事,充迎銮亚卿、副军师高咸宁,原济南儒生,为铁兵部之参军。

    济南尹高不危,咸宁之弟。

    青州监军道高宣。咸宁之兄。

    少师初闻帝师升天,又闻吕军师遁迹,慷慨悲歌,命酒痛饮,至半夜,端坐而逝。其昆弟隐居于华不注山,终身不

    入城市。

    大司马、开府豫州铁鼎。原名康安,系殉国兵部尚书、谥忠武公讳铉之子。

    公有二子,谕之曰:“我初志原从先人同死社稷,今幸宗祧不斩,当亟待严慈于地下。汝等宜卜居于华不注山,与

    高氏为邻。”遂绝食而卒。

    少司马、都宪御史、开府淮西景里,系殉国左佥都御史、谥忠威公讳清之子。

    佥宪御史、开府徐州练霜飞。系殉国副都御史、谥忠定公字子宁之子。

    二开府各遣发公子居于滁州山中,自与夫人泛舟于五湖,逍遥世外,如范少伯云。

    少司马、都宪御史、开府上谷司韬。系殉国佥都御史、谥忠毅公讳中之子。

    先得仝然手书云:“在开封时,司公曾托梦,言某术数当为西洋开法之祖。今时会已届,浮海去矣。”居数日,帝

    师升天,公即命子卜居于莱郡,与仝氏相依,亦浮海而去,相传为水仙云。

    少司马、开府青州高崧。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介公讳翔之子。

    公已有子而丧耦,仍戴黄冠入嵩山。后游于终南,不知所终。

    佥宪御史、开府荆门姚襄。系勤王殉难苏州府太守、谥忠桓公讳善之子。襄rǔ名保儿。

    忠桓公率同郡人钱芹、俞贞木、王宾等起兵勤王,时三人之子咸在开府署中,遂同归吴中,隐于西山,当时称为勤

    王世家。

    黄门左尚书史彬,原官宾辅。

    黄门右尚书郑洽,原官待诏。

    以上旧臣二人,奉帝命为江、浙间东道主。帝曾三过史彬之家,为人侦知首告,至拖累死。洽谒帝后还家,以劳疾

    卒。

    大司成杨礼立,系勤王殉国袁州府太守、谥忠康公讳任之子。

    农曹正郎兼督运军饷使杨福。系殉节给事中、谥烈愍公黄讳钺之友。

    福本常熟人,礼立重其义,与之同行,隐于虞山,为灌园叟。人称为山中二杨,胜于朝内三杨。

    特简将才、充讨燕监军使谭符。系殉国兵部郎中、谥忠愍公讳翼之子。

    谭监军yù作留侯一椎故事,雕儿、蛮儿皆从之入燕,闻燕王薨而各散。监军去,隐于长兴山中。

    京营前军大将军瞿雕儿。系都督赠威武侯讳能之子。

    雕儿归于卸石寨,与董、宾二将军结小村以居,shè猎为乐,人称曰“三忠杰”。

    京营左军大将军周蛮儿,系殉国佥都御史、谥忠公讳之子。

    羽林左冠军先锋使金山保,系殉国户部侍郎、谥忠襄公郭讳任之子。

    羽林右冠军先锋使咬祝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惠公谢讳升之子。

    以上三将军同隐于浙之西湖。春秋花月,逍遥于两竺六桥之间,曰:“死后神魂,可依岳、韩二忠武云。”

    镇守黄河大将军暴如雷。系殉国刑部尚书、谥忠直公讳昭之子。

    原籍山西,从孟津渡黄河,至中流,语其子曰:“我既不能尽孝于父,又不能尽忠于君。汝其归里,善继先人之志,

    训诫子孙,永勿仕进于篡逆之世!”遂跃入河中。

    荆门监军道董春秋。系殉国监察御史、谥忠哀公讳镛之子。

    闻吕军师入蜀,遂别其妻孥,前去追访。不得,遂修道于青山城,亦仙去。

    淮南巡察道胡复。系殉难兵部侍郎、谥靖节公讳子昭之子。

    入蜀寻访叔父子义,不获。返,得遇叔父之子胡缜,遂同归故里,复亦更名为绍,隐于耕。

    黄门侍郎陈,系勤王列国徵州府太守、谥忠懿公讳彦回之弟。

    仪曹正郎、神乐使王,原南都神乐观道士。

    督理军储兼佥宪御史周缙,原官永清县典史。

    荆南督饷道胡先,原官沛县县丞。

    开封府太守金兰。原候选典史。

    周、胡、金三人本浙之会稽籍。侍郎与仪曹心爱剡中山水,相率去,隐于山村,结为五老社,啸傲花月,均以寿终。

    值殿左将军张lún,原官燕山守备。

    值殿右将军倪谅,原官燕山百户。

    驻守德州偏将军葛进。原德州卫千总。

    三人避迹五狼岛,结村而居,为老农老圃,人谓之“三义村”。

    建文二十六年秋七月辛卯,月君升天时,燕太子正早朝,文武百官同登五凤楼,看望得分明,皆诧为异事。太子顾

    谓诸臣道:“却原来是位天仙,怎么说做妖寇?怪不得建文旧臣悉行归附。当日冲虚zhēn rén说,是为生民劫数降下来的,

    诚然不错。”

    诸臣顿首,咸称“天下太平,殿下洪福”。随谕阁臣速缮奏疏,请旨处分济南事宜。疏未发,忽接密诏:驾已崩于

    榆木川,直待灵车进了居庸关,然后发丧。太子即日登基,是为仁宗皇帝,建号洪熙元年,大赦天下,并颁恩诏。凡建

    文时忠臣义士已经诰赠爵谥者,悉循当日恤典。如有遗漏未追赠者,查确奏请,并子孙咸得荫职。其靖难时阵亡将士,

    毋分南北,一体褒恤。

    原有世职者,仍准承袭。至忠臣之妻女殉难者,悉加追封。敕郡县所司:凡忠臣烈女,皆得建坊立祠,以表其节。

    兹纪其烈女载诸史册可据者:兵部尚书铁铉妻杨夫人并二女,母薛太夫人。

    文渊阁学士方孝孺妻郑夫人并二女。

    礼部侍郎黄观妻翁夫人并二女。

    监察御史谢妻韩夫人并四女。

    大理寺丞胡闰妻王夫人并一女。

    刑部尚书侯泰妻曾夫人。

    工部侍郎张安国妻贾夫人。

    副都御史茅大方妻张夫人。

    佥都御史周妻王夫人。

    监察御史曾凤韶妻李夫人。

    左拾遗戴德彝嫂项夫人。

    监察御史林英妻宋夫人。

    兵部郎中谭翼妻邹夫人。

    浙江臬司王良妻某夫人。

    徵州府太守陈彦回妻屠夫人。

    镇抚牛景先妻某夫人。

    户部侍郎郭任三女。

    监察御史董镛一女。

    萧县令郑恕二女。

    青州府教授刘固母袁太夫人。

    燕山卫卒储福妻范氏,母某氏。

    国师道衍孀姊姚氏。

    以上忠臣妻女,凡随夫与父殉节者,妻封义烈,女封孝烈。

    若因夫与父被难者,妻封安烈,女封哀烈。其发在教坊自尽者,妻封清烈,女封贞烈。忠臣之母封宜烈。唯德彝之

    嫂封超烈。

    道衍之姊、储福之妻,均封超节。自此四海人民心悦诚服。时建文帝行在楚中,闻之,曰:“此子可谓干父之蛊也。

    但要天下太平,如朕临轩,夫复何虑。”于是得逍遥于山水。

    又十六载,为英宗正统五年,朝中已历四世,帝年六十有四,问济曰:“我yù归于祖陵可否?”济卜之吉,遂出滇

    南,至藩司堂上,南面盘膝而坐,曰:“我建文皇帝也。”巡方御史飞章奏闻,有旨送归燕京。时从亡者皆去世,唯济

    一人侍从,而朝内旧臣亦无一存,都不识认。止一宦官吴亮,为帝旧侍,令辨真伪。帝见亮即呼曰:“汝吴亮也,老至

    于此!”亮对“不是”。帝曰:“朕于某年食子鹅,弃片ròu于地,令汝作狗之,犹如昨日,难道就忘了么?”亮遂涕

    泣伏地。帝左趾有黑痣,亮以手摩视之,乃持亮踵大恸,不能仰视。退而自经。英宗闻吴亮死,知亮是真,迎入大内,

    以儿孙礼拜见,称为“太上老佛”。济叹曰:“今日得终臣职。”遂入徽之黄山,隐于天子都。

    后帝寿至八十九而崩,卜葬于西城外黑龙潭北,碑题曰“天下大师之墓”。岭南屈大均曾谒帝陵墓,有诗曰:让帝

    飘零海峤东,龙归犹识未央宫。

    风雷岂敢疑姬旦,禾黍何当怨狡童。

    父老争迎灵鹫锡,山河如弃鼎湖弓。

    伤心陵墓无封树,秋草离离白圳中。

    帝之长子名文。诸臣在宫中泣别时,有兵部侍郎廖平请于帝,匿文火奎以去,后为jiān人讦首。而廖侍郎则先已寄托

    于黎平土司曾长官家,变姓曾氏矣,以此搜查无获。仅抄没廖平之家,流徙蜀中。及文火奎既长,平以少妹妻之。而后

    访求帝迹,相遇于浙之桐庐。既复命,乃自荆及帝还京,文火奎仍复朱娃。越二百五十年,烈皇帝殉社稷,皇家子孙殄

    灭无遗,唯文火奎一脉,超然物表。至今云多繁衍。盖天所以厚让帝之福云。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kabbage】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访问小说分享者(甜儿丶)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biqugedu.com/u?id=21832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biqugedu.com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