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桃红李白 > 正文 第二卷 裁汰考 第4章 正式成为班主任
    七年级新生入学,八年级旧生返校的通知张贴出去了。开学三天混,七八年级的老师也都在校园里晃动着,虽没事,但也不能回家,因为暑假已结束了,这是教育局规定的上班时间。

    但九年级从开学报名以来,都在规规矩矩上课。报名也都是学生自己带钱来。

    李校长推开九(1)班办公室门,后面跟着一个家长。李校长向大家介绍说:“这是许栋梁的家长。”

    家长从裤袋里掏出烟,武汉“黄鹤楼”,发了一圈又一圈。此烟算是高档烟,一包烟相当于一个老师一天的工资。

    李校长说:“家长要与老师讲个亲热。”大家都知道与老师讲亲热是个什么意思。大家虽然对插入学生一事腹诽太多,但李校长作代东,大家不得不买个面子。

    偌大的餐桌,坐了七个科任老师以及李校长和家长,一共九个人。酒菜还未上来,众人坐在餐桌旁闲聊。

    窦守成问窦守文:“昨天工作调动的笔试怎么样了?”窦守文面露喜色,说:“幸亏老早做了准备,阅读和文言文都是高中课本上的原文,出卷的人也太小瞧了我们这些教初中的语文老师了。卷子比高考的试卷要简单多了。”李校长说:“笔试考得好当然是好事,但你还得做好题外功夫。”窦守文说:“是的,是的,”李思力补充说:“去年堤角中学的一个老师笔试,是全市第一名,但结果呢?”马一凡说:“我也听说过,结果没调成。”

    李思力说:“你说邪乎不邪乎?好多年前的那句顺口溜真没说错:年龄是个宝,学历做参考,关系最重要,能力算个鸟。”

    窦守文也听说过去年调动有这么一回事,现在听了,如醍醐灌顶,如梦方醒,从刚才自我陶醉中醒了过来。

    李校长问:“你找的哪个后台?”

    一般人对此讳莫如深,往往是不肯讲的,因为找某人毕竟是不大光彩的事,但亲近的人却另当别论。窦守文也知道,在座的各位问他,是出于对他的关心,因为他去年也跑过调动,却钻了个瞎窟眼,钱用了,调动却没影。今年他找了个后台更大的,迟疑一会后,窦守文还是说了:“人事局局长。”

    李校长说:“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窦守文说:“那也说不定,你们不知道,这两年人事局和教育局总是闹不和,年年为评职称的事较劲。”李思力问:“两个局又不是管同一档子事,较什么劲?”

    李校长说:“这你就不知道了。教师评职称你总该经历过吧?你以为评职称只是把资料交给教育局人事科就行了?资料最后都要交到人事局,再由人事局送到上一级人事局。往上边送的这个环节,人事局是可以把关的。指标之下,他说送多少就送多少,他说送谁就送谁,你说人事局能不能卡教育局的脖子?”窦守文说:“我听老表说,人事局有计算机培训中心,要求每年评职称的老师到他们那里接受培训,可以赚培训费。可教育局把老师都组织到继教中心培训。每年全市有多少老师要评职称?这里面有一大笔财源。老表说,如果教育局孔局长不把我的事批了,今年的职称他要设一点卡子,让教育局为点难。”

    众人听了,觉得他调动的事不说十分,也有分的把握了。

    “你这几天忙着跑调动,课怎么办?”窦守成这才想起窦守文还有十多节补课,“你是主科,你的课可不能停呀!一停就会掉进度,到时组织统考,就会拖后腿了。”

    窦守文说:“你放心,暑期的补课我都会上的,而且尽全力上好,绝不会拖你的后腿。调动的事,就只有试教这一过场了。试教的时间都定了。那天没我的补课,也不须调课。不过,你倒是要考虑谁来替补了。”

    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窦守成不好在这种公开的场合表态,用谁不用谁,都会引起同事间的矛盾。他想,自己也只不过是代理班主任,犯不着在用人上急于表明观点,用谁不用谁,由新班主任就任后决定。

    谈到这里,端上第一道菜,家长打开酒瓶,从窦守成开始,给在座的每位逐一斟上酒。菜陆续端上来,围绕着学生许栋梁的话也多了。

    家长说:“首先,今天老师们能接受我儿子,我表示万分的感谢。儿子能不能成才,全靠大家了。来,来,大家端起酒杯,我一口干了,大家随意。”说完,家长一口气把酒干了。

    窦守成抿了一口,这才说:“许栋梁是平行班第二名转过来,说明他的成绩还是可以的。我们一定尽力辅导他,川城一中我不能打包票,普高是一定能上的,这点你放心。”

    家长要的也就是老师的这句话,说实在,孩子在平行班,将来能不能考上普高,家长心里没个谱,如今到了实验班,班风好且不说,老师个个都是过得硬的,现在有了班主任窦守成这句话,家长更放心了。

    兴头上,家长又一连开了两瓶白酒。

    窦守成酒喝得不少。回家睡了个觉,时间不长,又赶着往学校跑。出门时,林雪梅撵在后面埋怨道:“天天那么早到班上去,去干什么?也不晓得把家里的事帮忙做做。这两天我到幼儿园去看看,看他们那里要不要幼儿园老师。”

    下午课前到班上转转已成了他的习惯。如果不转转,他不放心。林雪梅说得没错,自己像是个工作狂,这两年来,他每天都是这么急匆匆地出门。想到家事,窦守成心里有点难过,自己混得是多少窝囊!妻子下岗,却连给她找个事的能力都没有。因为自怨和愧疚,他一直沉着脸。在教室里转过一圈,这才到办公室坐下。

    三天后,窦守文接到调令,一大早到川城二中报到去了。窦守成听到消息,除了祝贺,心里也泛起一阵微澜。调高中好啊,除了忙一点外,工资待遇却是人人羡慕的。窦守成有个同学在川城一中,有次同学会上,他听说这个同学一个月工资和各种补助可以达到三千元,是他在初中收入的两三倍;还有每年的高考奖金,即使教高一或高二,也不会比高三差到哪里去,也要挂靠个四五千。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该走的都会走,只有自己这些没有门路的人留在这里了。

    办公楼下已有学生和学生家长在叽叽喳喳了,不听也知道在是找班主任报名。报名是开学初最烦琐的工作,写收据,点钱。有了假钱,还得自己倒霉。

    窦守成想,自己还坚守在临时班主任的位子上,马上要干这些琐碎的事,不由得感到厌烦。到今天王校长也没给他个准话,没有对他辞请班主任一事作个答复。

    窦守成走下楼,来到王校长的办公室。几个家长围住了王校长,有一个家长在出示村证明,述说家里如何如何困难。这是要求减免的学生家长,虽然国家实行了两免(学费书本费),但惠及面却并不是所有学生,在这些没有惠及的学生里,自然又有个贫富悬殊,那些贫者便拿着证件来了。以前那些两免的学生确实困难,或是单亲家庭,或是本人残障,或是父母残疾,或是子女众多。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但教育经费投入并不尽如人意,甚至还有地方政府吃教育的现象。王校长虽然感到很为难,但还是在一些减免单上签了免费金额和自己的落款。

    等家长走了,窦守成这才开口,“王校长,班主任的事,你看是不是把人选定下来,我好把有关的事交待一下。”

    王校长说:“我们先不谈这个话题,好不好?那天教育局王科长来校检查,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你好歹搞一年。”

    那天窦守成喝醉了,什么都不记得了,他说:“我,我没说要搞下去呀!林老师要出去找事做,她出去了,我就要多担些家务事。不然,孩子们放了学连饭都没得吃的了。”

    “哦——,”王校长仿佛早知道他要这样说似的,“我正要找你谈谈林老师的事呢。她出去找什么事?”

    王校长年近五十,也算是长者,语含关切,窦守成不想隐瞒什么,说:“她说她准备到幼儿园找个事做做。”

    王校长说:“一个教惯了大孩子的,去侍弄那些幼儿,一时半会难以适应。也真难为她有这么个想法。”王校长十分同情这些解聘的民办,不只针对林雪梅一人。

    窦守成说:“王校长,情况摆在这里,今天您不答应也得答应,这个班主任我不干了!”

    “我知道你就这直脾气。你听我把话说完——”王校长喝一口茶,接着说,“林老师的事,我也一直在考虑。你看这样行不行?”

    窦守成听王校长这么说,觉得话中有话,只是不知王校长要往下说什么,于是全神贯注,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王校长说:“镇里黄宣委最近调文化局主持工作,前两个星期组织部开的调令,黄宣委已上任去了。”

    窦守成听王校长介绍黄宣委的事,自己如坠入云里雾里,不知王校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既然与林雪梅有关,也不妨听下去。

    “黄局长前两天打电话来,说他爱人想到他下属的图书馆工作。”

    听到这里,窦守成总算听出个眉目来了。黄宣委的老婆本没有工作,前几年宣委上任后,给王校长搭了个白,把老婆安排在学校学生宿舍和水房管事。虽然工资只有当老师的一半左右,但和幼儿园的老师差不多,也是个美差,那是许多半边户梦寐以求的。但人家是宣委,是镇里文教卫的主管,是顶头上司,任你眼红,也只能干瞪眼。

    “现在,这个职位空了下来。昨天我与总务程校长交流了一下看法,想让林雪梅来顶这个差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窦守成听了,心里非常感激,没想到对他的事,校长们这么挂心,背地里作了研究,并切实作了安排。他抑制内心的喜悦,笑着说:“感谢领导费心,不是我意下如何,我给林雪梅说一下,看她是什么想法。”

    王校长说:“你做做林雪梅的工作,这个事呢,很轻松,如果没什么事,可以提前回家料理家务。现在解除了你的后顾之忧,你该不会再辞班主任的事吧?”

    王校长这一问,把窦守成问得有些手足无措,窘迫极了。

    王校长说:“好了,这事就到此为止,你先去招呼报名工作。林雪梅那里有什么意见,你回头再反馈给我。”

    窦守成说:“好,好。”刚要转身,又记起什么,说:“哦,王校长,窦守文走了,语文老师怎么办?”窦守成一下子就进了角色,似乎他此来并不是来辞职的,而是来请示的。

    王校长说:“这事,你自己把脉,但要征求一下刘校长的意见。”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