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那斯儿您是知道的,有天赋有毅力有城府,而且运势不错,日后的前途不可估量,唯有一点较为可惜,便是他的母亲地位太卑微,恐怕会成为斯儿的累赘c”
心动不如行动的王羽然第二天就找到自己的老爷子——前几年刚从清河郡纪委一把手位子上退下来的王孟轲,说起王文斯的事。
在纪委部门混的人往往长的十分威严,让人一看就心生惧意,王孟轲亦是如此。再加上他的修为已经到了筑基大圆满的境界,举手投足间都带着惊人的压迫力,使得身为人子,并且也是筑基散人的王羽然都不敢直视他。
王孟轲闻言,眼皮微抬,手指轻扣着座椅扶手说:“这事该找你老婆,让她把斯儿收入膝下即可。”
“可是她死活不同意。”王羽然苦笑道。
“那你准备怎么办。”王孟轲语气平淡的问道。
“嘿嘿,父亲,您看把斯儿过继给三弟那一支如何?三弟无后而终,我这个当兄长的一直有心帮他续上香火,只是我那夫人大的小的都舍不得过继出去,而过继庶子有伤我三弟和弟妹的颜面。现在好了,斯儿的优秀大家有目共睹,想来弟妹她应该挑不出什么理。”
善为官者,一要脸皮厚,二要心肠黑,王羽然能混到一局之长的位子,除了家世好,也兼得这两点。他口中所言的三弟天生是个病秧子,没活过三十就挂了,别说留后了,恐怕和妻子圆房都做不到。
在此之前,他和大哥王羽然都对三弟的情况非常高兴,因为如此一来,日后就少一个分家产的了。而今他是有需要了,方才记起那个可怜的弟弟,还有同样可怜的先守活寡后守死寡的弟妹。
由于他三弟已死,弟妹更是心灰意冷的遁入空门,不会再插手王家的事,王文斯就算过继到了三房,照样还得跟着他生活,跟没走一样,只有称呼变了,得改称他为二伯。但这又有何妨?谁都知道王文斯是他的种,是他的亲儿子好儿子!
王孟轲沉吟片刻后,说:“你弟妹自从嫁入王家,一直谨守妇道,从未有过半点过错,也从未享过什么福,我们王家亏欠她良多,此事你必须征得她的同意方可,她若不同意,你就趁早熄了这门心思吧。常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斯儿日后能走多远,主要还看他自己。”
“父亲您放心,弟妹她肯定同意,不用生养就能白捡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她保准打心眼里乐。”王羽然笑道。
“呸,狗嘴吐不出象牙来,你是她吗?你岂会懂她的不易!”王孟轲拍着扶手大骂道。“行了,你快去清宁庵见她吧,顺带替我向她问声好。”
“那孩儿告退。”
王羽然恭恭敬敬的执手退下,随后把准备和王玉芝一同乘车回校上课的王文斯拦住,说:“今天你甭去学校了,陪我去一趟清宁庵,看望你三婶。”
王文斯不敢问这是何故,一旁的王玉芝却惊讶道:“爸,你真准备把三弟过继给三婶啊?”
王羽然清清嗓子道:“这不是你该关心的事,快去上学吧。”然后带着若有所悟的王文斯上了自己的车。
途中,王文斯想了又想,终于鼓起勇气问道:“父亲,二姐她说的可是真的?”
王羽然不再卖关子,拍拍他的头说:“这是为你好,庶出的身份恐怕会成为你日后的拖累。”
“可是”王文斯欲言又止。
“我知你孝顺,我也不是逼你忘记生母,就是想让你拥有一个更好的。另外你三婶是咱临清杨家的千金,杨家虽比咱王家差些,但在清河郡的权力场上也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你认了王杨氏这个母亲后,变相的就成了杨家的外甥,这对你来说是件大好事。”
理是这个理,但王文斯的心情就是怪怪的,感觉极为别扭。
王羽然知道他需要一个适应期,因此不再说话,让他独自适应这种改变。
很快,位于郊外姑子山的清宁庵到了。讲真,这里的环境真不错,山高树秀,鸟语花香,关键是少有人来,而且灵气充盈,估计流经此地的灵脉不会低于五品。
值得吐槽的是,这清宁庵的门口挂着一块灵察院下属机构的牌子,顿时让此地多了一股挥之不去的俗气。
说起来乾正王朝的空门不是谁都能遁入的,凡人基本上没戏,除非此人权势滔天,或者是上头有意让他(她)远离凡俗,这才能进入待遇比多数基层公务员都要好的道观c寺庙c尼姑庵机构出家。对于仙道中人或者佛门中人,遁入空门的条件要低上不少,只要是在籍的修士,并且能通过道学(佛学)考试,身世清白没有案卷在身,便可以进。
王文斯的三婶由于修为高,已是筑基三层,再加上王家和杨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坐到了清宁庵的副庵主,相当于凡俗中的副局级干部。王羽然若不是托儿子的福分升了一级,不过和对方平起平坐。区别则是他有实权,对方没实权,公安局是挤破头的好单位,清宁寺是纯粹的清水衙门。
“这位师太,请问浮萍副庵主在吗?我是王羽然,她亡夫的兄长,还请劳烦通报一声。”王羽然本可以提前打电话给对方,通知自己要来,但这样会显得不礼貌,不利于达成此行的目的。
看门的比丘尼一听是副庵主的亲戚,立刻把他们父子迎了进去,带到专门招待客人的厢房,让他们稍坐片刻。
没过多久,王文斯的三婶,俗名杨萍,法号浮萍的清宁庵副庵主推开门走了进来。
只见她身穿一身鹅黄色僧衣,胸前挂着串暗青色佛珠,乌黑的秀发尽数收拢在一顶半掌高的圆帽内,容颜秀丽,神色庄严,俨然是位佛法深厚之人。
王文斯连忙起身相迎道:“小侄王文斯拜见三婶。”
王羽然也起身问候道:“弟妹近来可好啊?父亲他很是想念你,故派我前来看望。”
“阿弥陀佛,多谢公公他老人家挂念,不知他近来可好?还在为结丹一事发愁吗?”杨萍诚心问道。
王羽然则重重叹了口气说:“结金丹倒是已经有了,但抵御心魔之宝尚未有着落,恐怕还得再拖几年方可尝试结丹。”
“像这种事,多等等也无妨,总比仓促而行要好。”杨萍点点头说道,然后拉着王文斯这个小辈坐下来问:“你母亲是哪个来着?我都有些忘了。”
“回三婶,小侄生母是辛羽蝶。”
“原来是蝶丫头啊,有了儿子,她也算熬出头了。”
每日对着青灯古佛,根本不关心新闻要事的杨萍并不知千蒙山之事。
王文斯听到这话,黯然伤神的回道:“我母已于数月年不幸去世。”
杨萍忙问是出了什么事,他则详细的讲述了一遍辛羽蝶带他去千蒙山上香祈福的事。
之后王羽然接话说:“弟妹,我此次前来还有一事,这事便和斯儿有关。”随后把王文斯从小到大夸了一遍,说是有光耀门楣的潜力,是王家新一代的翘楚,继而又扯出杨萍的亡夫,说三房绝不能断了香火,他愿意把王文斯过继给三弟。
由于三房没啥遗产可以继承,只有一个虚名对王文斯有用,杨萍简单一想就明白了王羽然打的是什么主意。
一个庶子能受到如此重视,定然是有不凡之处,想必刚才那番话十有七八是真的。如果真是这样,收下他倒也无妨。何况他能为母守孝,实属不易,是个难得的孝子。杨萍心道。之后又想起亡夫生前的夙愿便是能享受到天伦之乐,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身患绝症,终日与病榻c针药为伴。
想着想着,她的眼睛禁不住泛起湿意,拉起王文斯的手抱住他问:“你可愿意过继到我膝下,认我为母?”
都事到临头了,王文斯心里纵然还是很别扭,却必须硬着头皮回答道:“愿意,我王文斯愿以心魔起誓,必会奉养您终老,绝不辜负您的恩情!为三叔顶起三房的门梁,传其香火!”
一旁的王羽然看到杨萍点头后,高兴的提醒道:“斯儿,还不快给你母亲磕头奉茶。”
王文斯当即以大礼参拜之,认下了杨萍这位新母。
出乎王文斯和王羽然意料的是,杨萍将便宜儿子扶起来后,竟然说:“也罢,既然我都有儿子了,还念什么佛,参什么禅?我多少也得给儿子的未来帮点忙,出份力。”
“呃,弟妹,你的意思是还俗?”王羽然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假如杨萍真还俗了,那这个好儿子说不定真成人家的了!
“难道不行吗?还是你又改主意了,舍不得这个好儿子了?”杨萍讥讽道。
王文斯则直接无语了,心道:老子连心魔咒誓都发下了,你们却要不按剧本唱了,这不是坑老子吗!!!
王羽然也是想到了他的咒誓,这才强忍着火气,憋出一句:“行,当然行,弟妹你重返王家是天大的喜事,我高兴都来不及呢。至于斯儿,他都已经是你和三弟的儿子了,我这个当伯伯的就算想反悔又能如何?”
常言道:女人心,海底针。想摸透女人的想法,那可不是容易的事。
事后王羽然如意算盘落空,净赔一个好儿子的事很快就传遍了临清市,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一大谈资,大部分都笑他偷鸡不成蚀把米,只有很少一部分觉得他气量挺大,输得起。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