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类生存为主旨的活动,如农业c牧业c渔业c工业。而更早的原始阶段,人类主要是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的。这一过程在10万年前甚至数百万年以前就有了。主要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一般认为最早的原人出现在400万年前的非洲东部c和南部的热带草原上。其脑容量尚不及人类的三分之一。这一前后的原始人活动尚不足以定性为“生产斗争”。但形成规模的石器制造时期(被称为旧石器时代)一般被认定为250万年前至距今1万年之间,被称为新石器时代则始于1万年前终于5000年前。如果以10万年前人类与猩猩(类人猿或原人)分离为临界,意味着真正的人类有9万年仍然没有脱离旧石器时代。我们在手的资料表明:平均8万年前,全球人类的平均脑容量为1320毫升,而平均2万年前,全球人类的平均脑容量上升到1482毫升,至此与现代人脑容量相当,甚至超过了现代人的脑容量。其增加的平均速率为每万年27毫升。说明人类虽然与猩猩分离,直至一万年前,人类的大脑还在进化。
《全球通史》提到人类祖先在距今约35万年时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整个进化过程,而转变为人类——能进行思维的智慧生物。关于人类的最后形成,另一个说法是5万年至25万年前。先祖很早就会使用“火”,至5万年时,学会了人工取火。虽然说法有些差异,但人脑在3万年前或者更晚一些的年代里,它至少仍然还在进化。参照400万年前祖先就会制造石器直至后期相继出现重大发明的情况看,人类的生产斗争是在边完善基因组合c边产生自身文化的两方面展开的。因此历经的时间才让后人感到如此漫长。按《全球通史》的说法那时的人类至少在非洲平原上徘徊漫游了200万年。
人类在某一时期的生产活动就是直接向自然索取,即食物采集。其间学会了用500种不同类型的动植物作食品c药品c化妆品c毒药或其他用品。人类学家通过近代仍然存在的90个食物采集部落所进行的研究,发现他们的社会组织与政治组织都不明显。一般由多个家庭或族群组成部落。主要活动是为维持基本生存而产生的。但在食物采集方面女人的收获甚至比狩猎的男人要丰盛,因此男女互不歧视,没有现在的“男尊女卑”的概念。人类学家推断,以生产斗争为主要活动的旧石器时代,数百万年的历史跨越中,男女平等比任何时代都要好。那绝对是原生态下的社会生活场景。这一状况的改变源于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
关于男女平等如何变为不平等的问题,人类学家介绍说: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妇女采集水果c坚果c谷物,挖掘块根植物和昆虫,而男子捕捉小动物和鱼类。由于采集经济在当时居于主要地位,男子和妇女之间无多大差别。但是,随着工具的改进,男子能组织起大规模的狩猎团体,杀死大动物,而妇女却仍留在住地附近从事采集c照料孩子和烧煮食物。这就大大提高了男子作为食物供给者的地位。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点,再加上他们在狩猎过程中体力大增c变得好斗c狩猎本领高强,男子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占据了对妇女的统治地位,就象今日盛行于澳大利亚士著居民中的情景。
事实的确如此。单从石刀的制作就可以感受这一点:
人类凭借优越的智力,发展起一种所谓的“石刀技术”。他们用压制法从石核上取下长而锋利的薄片打制“石刀”,他们还会制作各种新型的工具以及“制作工具用的工具”。技术进步的程度可用以下数值来说明:更新世灵长类动物制作的石器,平均每磅燧石的利刃仅长5厘米;直立人制作的石器,平均每磅燧石的利刃长100厘米;而旧石器时代后期的人制作的石器,平均每磅燧石的利刃长300至1200厘米。
那时急需物品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因此生产斗争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其间,以工具的制作和发明为首要。如用兽骨c兽角或燧石的尖端做成长矛c用骨头或木头做成带把柄的石制刃口的刮削器等等。这时大约还有了可以抛射飞器的新发明,如:用于捕牛的一端系有重球之绳索c投石器c投矛器和弓箭。这些新发明物刚开始使用时效率比较低,但随着不断改进,终于成为近代火器发明之前最令人生畏的武器。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中,还有其他一些发明,如用骨头和象牙制的锥子c有线的骨针c作腰带用的扣件,甚至还有钮扣。——所有这些表明,至少欧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7万~115万年)的猿人已穿上了用兽皮缝制的裤子和袖子合适的上衣。
在生产斗争中,特别有代表性的是人类的生产技术的发展。原始时期是手工制造,继而有了专门的作坊及专业的技工,再后来则是规模较大的制作工场。直到当代工业制造40,最先进的智能制造。
生产斗争还不仅仅只限于此。从采集经济到农业c畜牧业c商业c建筑业等,这些变化促使人类财富在不断增长,也将人类文明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我国古代的先祖,在“认知实验”阶段要比其他种族具有更强的悟性和洞察力,因此在生产斗争中,在某个阶段是领先的。如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直到今天,中国的美食仍然世界第一无可以超越。
人的生存问题是第一位的。满足基本生活所从事的活动可叫做“打工”。对个人来讲,你的生存状况和环境就所属“生产斗争”范畴。它好比一座劳动者大学,你一生都要在这所大学学习奋斗,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