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靖康稗史笺证 > 第 6 章
    待,人皆有喜色。少顷乐作,酒五行,上马,复同送伴使副过我幕次。作乐,酒五行,上马,复送至两界中,彼此使副回马对立,马上一杯,换所执鞭,以为异日之记。引接展辞状,举鞭揖别,各背马回顾,少顷进数步,踌躇为不忍别之状。如是者三乃行。虏人情皆凄恻,或挥泪,吾人无也。

    △按清州参见第十程笺证。

    ▲是行回程,见虏中已转粮发兵,接迹而来,移驻南边,而汉儿亦累累详言其将入寇。是时,行人旦暮忧虏有质留之患,偶幸生还,既回阙,以前此有御笔指挥:“敢妄言边事者流三千里,罚钱三千贯,不以赦荫减。”繇是无敢言者。是秋八月初五日到阙。

    靖康稗史之二

    上一卷 瓮中人语笺证 下一卷

    ▲政和元年辛卯冬,辽李良嗣来归,献约金灭辽策,赐姓赵氏。

    △宋史卷二0徽宗纪:政和元年“九月戊寅,王襄罢……是月,郑允中、童贯使辽,以李良嗣来,良嗣献取燕之策,诏赐姓赵。”

    又同书卷四七二赵良嗣传:“本燕人马植,世为辽国大族,仕至光禄卿……政和初,童贯出使,道卢沟,植夜见其侍史,自言有灭燕之策,因得谒。童贯与语,大奇之,载与归,易姓名曰李良嗣,荐诸朝……徽宗召见,问所来之因,对曰:‘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万一女真得志,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事不侔矣。’帝嘉纳之,赐姓赵氏,以为秘书丞。图燕之议自此始。”

    ▲三年癸巳,金主乌雅施卒,阿骨打嗣位 即太祖。

    △金史卷二太祖纪:“岁癸巳十月,康宗梦逐狼,屡发不能中,太祖前shè中之。旦日,以所梦问僚佐,众皆曰:‘吉。兄不能得而弟得之之兆也。’是月,康宗即世,太祖袭位为都勃极烈。”

    又同书卷一世纪:康宗“讳乌雅束,字毛路完,世祖长子也。”此作“乌雅施”乃同名异译。癸巳恰为宋政和三年。

    ▲重和元年戊戌二月,遣马政使金约攻辽。

    △宋史卷二一徽宗纪:重和元年二月“庚午,遣武义大夫马政由海道使女真,约夹攻辽。”

    金史卷二太祖纪:天辅元年“十二月甲子……是月,宋使登州防御使马政以国书来,其略曰:‘日出之分,实生圣人。窃闻征辽,屡破敌。若克辽之后,五代时陷入契丹汉地,愿畀下邑。’”按天辅元年乃宋政和七年,岁在丁酉,适比重和元年早一年,疑此处系年有误。

    ▲宣和元年己亥正月,金使李善庆、散睹来聘,仍遣马政同往,金不受诏。

    △按“李善庆”一名不见金史记载。三朝北盟会编卷二政和八年十二月二日己卯条云:“女真发渤海人一名李善庆、熟女真一名小散多、生女真一名渤达共三人,赍国书并北珠、生金、貂革、人参、松子为贽,同马政等俾来朝觐还礼,以十二月二日至登州,遣诣京师。”

    又同书卷三重和二年正月十一日丁巳条:“是日,李善庆等入国门,馆于宝相院,上令蔡京、童贯、邓文诰见之议事,诏补善庆武郎、小散多都骑从义郎、渤达秉义郎,给全俸。”

    宋史卷二一徽宗纪:宣和元年(按即重和二年二月改)春正月“丁巳,金人使李善庆来,遣赵有开报聘,至登州而还。”则李善庆使宋确有其事。

    金史卷二太祖纪:天辅三年(即宋宣和元年)六月,“散睹还自宋。宋使马政及其子宏来聘。散睹受宋团练使,上怒,杖而夺之。”按“散睹”显系“小散多”同名异译,惟报聘使者与宋史所载不同,且不及李善庆之名,未详其故。

    ▲二年庚子,遣赵良嗣以国书使金。五月,金主自将攻辽,使良嗣观兵。克上京,良嗣与金主约金取中京大定府,我取燕京析津府。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宣和二年三月六日条引赵良嗣燕云奉使录云:“宣和二年春二月,诏遣中奉大夫、右文殿修撰赵良嗣假朝奉大夫,由登州泛海使女真,忠训郎王瑰副之,以计议依祖宗朝故事买马为名,因议约夹攻契丹,取燕、蓟、云、朔等旧汉州复归于朝廷。元奉密旨,令面议,别不曾赍文字前去。三月二十六日,自登州泛海,由小谢驰棋末岛棋子滩东城会口皮囤岛,四月十四日抵蓟州关下。会女真已出师,分三路趋上京,良嗣自咸州会于青牛山,谕令相随,引看攻上京。城破,遂与阿骨打相见于龙冈,致议约之意:大抵以燕京一带本是旧汉地,yù相约夹攻契丹,使女真取中京,本朝取燕京一带。”岳珂史卷五赵良嗣随军诗:“余读北辽遗事,见良嗣与王瑰使女真,随军攻辽上京,城破,有诗曰:‘建国旧碑胡月暗,兴王故地野风干。回头笑向王公子,骑马随军上五銮。’上京盖今虏会宁,乃契丹所谓西楼者……”

    ▲金遣吴乞买同赵良嗣来议岁币,复使马政往。

    △呻吟语:“绍兴五年正旦,吴乞买……未几,殂于明德宫,时年六十一……吴乞买当金太祖朝尝使汴京,其貌绝类我太祖皇帝像,众皆称异。”

    己卯丛书本该条丁秉衡(国钧)案云:“国钧案,此条无年月,以宋史徽宗纪考之,当为(宣和)二年九月中事。惟纪作‘勃谨’,不云‘吴乞买’耳。又案呻吟语言吴乞买当金太祖时曾使汴京,则知徽宗纪之‘勃谨’实即‘吴乞买’之讹。又案,‘勃谨’实‘贝勒’之音转,其字又作‘孛堇’。上奉使行程录所谓‘孛堇,汉语为官人也。’当时吴乞买以贝勒使宋,宋人遂以贝勒名之耳。又案,“勃谨”是“台吉”之音转,而“吴乞”即“台吉”之异译,“买”其名也,前条所言亦未的。全谢山力驳范石湖诗注为吴乞买未至中朝,盖未知勃谨之即吴乞(买)耳。又案,盛意园阙特勤碑跋云,番人不愿以名语汉,汉人又不察,而即以官呼之,自汉至明比比皆然云云,亦可证也。”

    今按丁氏一案再案,皆纯系臆测,全不得要领。考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宣和二年“七月十八日丙辰,金人差女真斯剌、习鲁充回使,渤海高随大迪乌副之,持其国书来许燕地。”“九月四日壬寅,赵良嗣引习鲁等入国门,锡宴于显静寺……”“十八日丙辰,习鲁等入辞于崇政殿……”“二十日戊午,习鲁等出国门,锡宴于显静寺,良嗣押筵,王瑰充送伴,差登州兵马钤辖、武义大夫马玫持国书及事目随习鲁等前去报聘,约期夹攻,求山后地,许岁币等事……马扩随父往。”“宣和三年正月,金人差曷鲁、大迪乌充使、副来议夹攻……”按宣和二年即金天辅四年。金史卷二太祖纪:天辅“四年二月,辞列、曷鲁还自宋……”则此时似无吴乞买使宋事。且据金史卷四四兵志:“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如皇弟吴乞买、焉能仅为区区一孛堇?丁氏岂非妄说乎?姑存疑,俟考。

    ▲四年壬寅,金取中京、西京、使赵良嗣赴金坚前约。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四年正月“癸酉,金人破辽中京,辽主北走。”

    金史卷二太祖纪:天辅六年正月“乙亥,取中京……。”三月“壬申,西京降。”

    辽史卷二九天祚纪:保大“二年春正月乙亥,金克中京……夏四月……阿疏为金兵所擒。金已取西京,沙漠以南部族皆降。”

    又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四年九月“己未,金人遣徒孤且乌歇等来议师期……甲戌,遣赵良嗣报聘于金国。”“坚前约”云云,盖指此。

    ▲十一月,金使李靖同良嗣来,废山前后十七州归我之约,仅许山前六州地。复遣良嗣往议。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四年十一月“戊寅,金人遣李靖等来许山前六州。”十二月“戊子,遣赵良嗣报聘于金国。”按金史不载李靖事,但于赵良嗣使金事所载甚悉,卷六0jiāo聘表云:天辅七年“正月,宋复遣赵良嗣来议燕京、西京地,答书如初约,合攻随得者有之……”

    ▲金已取辽燕京,令良嗣归,献俘。

    △金史卷二太祖纪:天辅六年“十二月,上伐燕京……庚寅,辽统军都监高六等来送款,上至燕京……”辽史卷二九天祚纪:保大二年“十二月,知金主抚定南京,上遂由扫里关出居四部族详稳之家。”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四年十二月“辛卯,金人入燕,萧氏出奔。”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宣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庚子条:“赵良嗣、周武仲至大金军前,金人不许营、平、滦三州,并要燕地税赋……”按此后赵良嗣多次使金,主要议割地及岁币事。此所谓“献俘”,未详所指。

    ▲是年三月,诏童贯、蔡京攻辽,败绩。七月,诏刘延庆袭辽。十月,败归,金始轻我。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四年三月“丙子,辽人立燕王淳为帝,金人来约夹攻,命童贯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屯兵于边以应之,且招谕幽、燕。”五月“乙亥,以蔡攸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童贯至雄州,令都统制种师道等分道进兵。癸未,辽人击败前军统制杨可世于兰沟甸……杨可世与辽将萧干战于白沟,败绩。丁亥,辛兴宗败于范村。”六月,“帝闻兵败,惧甚,遂诏班师。”七月“壬午,王黼以耶律淳死,复命童贯、蔡攸治兵,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刘延庆为都统制。”十月“甲寅,刘延庆自卢沟河烧营夜遁,众军遂溃,萧干追至涿水上乃还。”

    ▲五年癸卯,金使李靖来索六州租税及岁币,仍使良嗣同往,许岁币四十万,燕京代税一百万缗。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五年春正月戊午,金人遣李靖来议所许六州代租钱。己未,遣赵良嗣报聘,求西京等州。”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宣和五年正月乙卯朔,金人李靖、王度剌等来议燕地税赋。”“初四日戊午,李靖等入见于崇政殿。”“初五日己未,李靖等入辞于崇政殿。”“龙图阁直学士、大中大夫赵良嗣,朝散郎、充显谟阁待制周武仲充国信使,马扩充计议使,赍书再往军前,计以银绢代燕地税赋合定议数目。”

    大金吊伐录卷一南宋誓书:“缘辽国尚为大金所有,以自来与契丹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疋,并燕京每年所出税利五六分中只算一分,计钱一百万贯文,合值物色,常年搬送南京界首jiāo割……”同卷金回赐誓书与此同。则此处所谓“四十万”,或将绢三十万疋折银计之。

    ▲六月,降金辽将张觉叛据平州,归我。十一月,金遣斡离不袭平州。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五年六月“丙戌,辽人张觉以平州来附。”十一月,“金人取平州,张觉走燕山,金人索之甚急,命王安中缢杀,函其首送之。”

    金史卷一三三张觉传:“张觉亦书作,平州义丰人也。在辽第进士,仕至辽兴军节度副使。太祖定燕京,时立爱以平州降。当时宋人以海上之盟求燕京及西京地,太祖以燕京、涿、易、檀、顺、景、蓟与之。平州自入契丹别为一军,故弗与,而以平州为南京,觉为留守……天辅七年五月……遂据南京叛入于宋,宋人纳之。”

    同书卷七四宗望传:“宗望本名斡鲁补,又作斡离不……初,张觉奔宋,入于燕京,宗望责宋人纳叛人,且征军粮……议索张觉及逋亡户口于宋……上召宗望赴阙,而母克南京,兵执伪都统张敦固杀之,南京平。”

    又同书卷六0jiāo聘表:天辅七年“五月甲寅,南京留守张觉以南京叛入于宋。”十一月庚午,“宗望败张觉于南京城东。”所记皆合。

    ▲八月,金主阿骨打卒,吴乞买立 即太宗 ,遣使责我纳叛。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五年五月,“金主阿骨打殂,弟吴乞买立。”月份不合。

    考金史卷二太祖纪:天辅七年八月“戊申,上崩于部堵泺西行宫,年五十六。”(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所引金国太祖实录所记与此同。)九月“丙辰,谙班勃极烈即皇帝位。”同书卷三太宗纪亦云:天辅七年“八月乙未,会于浑河北。戊申,太祖崩。”“九月乙卯,葬太祖于宫城西……丙辰,即皇帝位。”则金太祖阿骨打死于是年八月,其弟吴乞买即位于九月,这里统称“八月”,盖连书之故。然宋史将此二事系于“五月”则大误矣。又下文“遣使责我纳叛”,实在张觉叛亡于宋、宗望取平州(时为南京)之时,参见前条,疑此处略有错简。

    ▲六年甲辰三月,金使来索赵良嗣所许粮二十万石,不与。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六年“三月己酉朔,以钱景臻为少师。金人来丐粮,不与。”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宣和六年“四月,斡离不遣使来宣抚司求所许借粮。是时,二太子来讨张觉,自军前遣使来宣抚司[求]所许借之粟二十万斛。稹曰:‘二十万斛粮岂易致耶?兼自宣抚司未尝有片纸只字许粮之文。’来人云:‘去年四月间,南使赵直阁已许矣。’稹曰:‘赵良嗣口许,岂足凭耶?’终不之允,遣使不得已而回。”

    ▲七年乙巳二月,金擒辽主耶律延禧归。

    △金史卷三太宗纪:天会三年“二月壬戌,娄室获辽主于余睹谷。”

    同书卷七二娄室传:“复袭辽帝于余都谷,获之。”按“余都谷”即“余睹谷”,同名异译。

    辽史卷三0天祚纪:保大五年“二月,至应州新城东六十里,为金人完颜娄室等所获。”

    ▲十月,金遣左副元帅粘罕 即宗翰 、右监军固新 即谷神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