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一个英雄的传说 > 正文 第十章 围城打援
    铁木真最大的梦想是让,蓝天之下都成为蒙古人的牧场,所以这个时候的他还不懂得在城市生活的方式。

    这就导致了,蒙古军队每夺取一个城市,紧接着就进行洗劫,随后就放弃,离开城市而去。

    蒙古人一旦离开,金国便马上派兵前来收复这些城市。

    到了第二年,一切又重新开始。

    双方就这样攻陷,收复,再攻陷,再收复,拉锯似的的蹂躏着中原大地,饿殍千里。

    公元一二一二年春,铁木真再次不请自来,这次他的目的地还是老地方西京。

    因为去年冬天铁木真主力回防后,西京又被金国人收复了。

    看起来真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此时,西京留守不再是那个只知道一味逃跑的胡沙虎,而是换成了穆延尽忠,听名字就知道这家伙不好收拾。

    而且,穆延尽忠的情报准备工作比较到位,他在得知蒙古人入侵的消息以后,立刻向附近的左都监奥屯求救。

    接到求救信后,奥屯立即亲率两万大军赶来救场,切实履行着战友的责任。

    就在奥屯风尘仆仆地向西京赶来的时候,铁木真已经捷足先登到了西京外围。

    但铁木真的包围圈还没画完,奥屯的援军也已开到了距离西京不足百里的地方。

    时间紧急,铁木真决定把这个围城打援的任务交给木华黎。

    相信用不了多久,奥屯就该后悔自己跑得太快了。

    木华黎这个人在战场上是比较阴的,他把目光投向了密谷口。

    这是一个军事险地,谷深林密,是百里挑一用来搞伏击的场所。

    但奥屯并不是傻子,怎样才能保证让他涉险走这条路呢。

    也许这对于别人来说很有难度,但木华黎之所以能从一个奴隶走到今天,就是因为他什么时候都有办法,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那一夜,月黑风高。

    昼夜赶去西京救援的奥屯忽然得到了一个消息,围攻了一天的蒙古人今夜集体放假,都在西京城外围着篝火吃手抓羊肉呢。

    这可是被俘的金兵冒死逃出后送来的情报,千真万确,如假包换。

    蒙古人的这个举动让奥屯十分兴奋。

    时间就是胜利,兄弟们都抓紧了,蒙古人根本没有任何防备,只要过了前面的密谷口,我们就可以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铁木真你想不到你会败在我奥屯的手上吧。

    人总是这样,要么忙着活,要么就赶着死。

    奥屯无疑是后面一种人,当他孤注一掷行军到密谷口的时候,巨大的利益诱惑和激情让他丧失了理智,他此时此刻只想着蒙古人没有防备醉醺醺的躺在前面等着他去收拾,对眼前的险要地形没有多加考虑。

    管不了那么多了,赌博哪有不冒险的,更何况他认定自己已经稳操胜券,继续前进,此处绝对是安全的,他坚信。

    但木华黎让他失望了,他一点都不像奥屯想象中的那么单纯。

    任何看似不合理的事情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

    要让一个人毁灭,首先要先让他疯狂。

    对于一个贪婪却又愚蠢的人而言,要引诱他跳入火坑,木华黎有的是办法。

    奥屯收到的消息正是木华黎故意派人放出来的。

    当奥屯踌躇满志的进入密谷口的时候,在密谷口的高处,木华黎如同一只蛰伏的猎豹,正在等待给予它的猎物最后的致命一击。

    当奥屯军团全部进入蒙古人伏击圈以后,木华黎果断下令,痛击敌军。

    这下奥屯绝对是没地方跑了,对他来说,这世界充满了太多的勾心斗角,死了一了百了。

    但不管怎么说,奥屯确实死的很窝囊,自己负责前来救援,到最后连西京的城墙还没见着,他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搭了进去。

    穆延尽忠的援军就这样被木华黎轻松搞定,这是穆延尽忠意料之外的。

    听到这个消息,穆延尽忠大哭了一场。

    除了哭他实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与他相反,铁木真乐得合不拢嘴,一时兴起跑到最前线,身先士卒发起了对西京城的猛攻。

    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打仗,要的就是士兵的勇气,而士兵的勇气要靠指挥官调动起来。

    指挥官调动士兵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下达命令,就是用嘴巴说出来;另一种就是身先士卒,用行动向士兵们传达一种进攻的信息。

    铁木真一生历经了上百次的战斗,他是一名真正的勇士,是这支军队的灵魂。

    只要有机会,他总是奋不顾身的冲到最前面,这次也不例外。

    但勇敢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他在这次攻城过程中不幸被金人的乱箭射中,杀人不眨眼的铁木真差点永远闭上了眼。

    蒙古人拼死救回了受伤的铁木真,这下铁木真的脸面算是挂不住了,为了找回面子,他决定要不择手段地打击报复。

    鉴于他的伤情,木华黎极力劝谏他,请求把战事暂时放缓,与金人议和,等他养好身体再打不迟。

    经过木华黎的一番游说,铁木真决定咽下这口恶气,派朵歹出使金国,面见永济,全权负责议和事宜。

    永济知道朵歹的来意之后,直接简单粗暴地拒绝了他。

    在永济看来,蒙古人已是强弩之末,大势已去。

    他不需要妥协,他要保家卫国坚持焦土抗战,所以大言不惭的金国人理直气壮地骂走了朵歹,狠狠地过了一把嘴瘾。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冲动买单。

    对待这种敬酒不吃吃罚酒的找抽行为,铁木真怒火中烧,啥也不说了,咱要怒发冲冠,揍他势在必行。

    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位重量级选手来到铁木真这里。

    这个人叫石抹也先,他在十岁的时候就曾经问过他父亲金灭辽的旧事,而作为一名辽国人的后裔,也先当时就发誓,自己将来一定要找金国人报仇,灭掉大金国。

    还是那句话,有志不在年高,一颗复仇的种子早已在也先的心里生根发芽。

    长大后的也先一直不替大金国当差,过着隐居的生活。

    等了那么多年,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见到铁木真他很激动,在心情激动的同时他还没忘记数落铁木真几句,大汗,这样打架不专业,看看你们四处流窜毫无重点。

    依在下看西京暂时就不要打了,真打下来也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您要真是无的放矢,那就先打他们的东京。东京虽然是他们的旧都,但却也是他们的龙兴之地,相比之下,西京只不过是大金国的手臂,战略意义无关紧要。倘若现在大汗您派出一支奇兵,背道而驰突袭东京,一定可以马到功成。

    失去了东京的金国人有家不能回,被蒙古人打成了孤魂野鬼,最多只能在中原游荡。接下来咱们再与南宋交好,宋金世仇,南宋一定愿意来分一杯羹。

    这样南北夹击,大金国一定可以被定点爆破。

    当然,我殚精竭虑地这样做可不只是为了报我们石抹家的私仇,更是全心全意为了大汗您着想。

    说到这,你也许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之前在郭宝玉的发展路线图中也曾提到过先谋辽东再谋中原的策略。

    英雄所见略同,战争往往体现着人类智商的极致。

    比起郭宝玉,石抹也先的口才也绝对是丝毫不落下风,讲道理与拍马屁一气呵成。

    最后铁木真被他说的心潮澎湃,完全赞同。

    辽东正是大金国的死穴。

    这次蒙古人终于点到了金国人的痛处,这一刀下去,大金国将再无翻身之日。

    其实就在郭宝玉和也先提出攻占东京之前,在金国内部早就有明白人向永济提出过要密切注意蒙古人的动向,防止他们釜底抽薪对东京下手,只是这种刺耳的声音很快就被永济和谐掉了。

    那是在野狐岭大战之前,金国左丞相徒单益主张在辽东设立行省,实行战时自治。

    当时他主要考虑到辽东是大金国的原产地,铁杆庄稼,不容有丝毫差池。

    如果建立行省的话可以提高行政效率,不用任何事都向朝廷上报,一旦发生战事,行高官官便可以随机应变,因地制宜的与敌人进行周旋。

    但很可惜,徒单益陈述完正方观点以后,永济连字幕都没看,他认为这是无端分裂朝廷,会动摇人心。

    被永济驳回后,徒单益还并不死心,他觉得永济大脑抽筋转不过弯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又向永济建议,将南线兵力抽调一部分以加强辽东防务,以防东京有失。

    但很不幸,在永济看来徒单益的观点固执迂腐陈旧,徒单益说的每句话都带着霉气。他要把对台戏唱到底,对待从南线调兵的做法,他依然没有同意,因为财迷的人没有大局观,他要求寸土必争,南北两线不分重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这是大金国崩盘前最后一次专家会诊的结果,双方除了对会议地点没有分歧以外,基本上对会议内容均未达成共识。

    永济用他的权力和地位淹没了一切反对之声。

    这也充分证明了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外行。

    战略高手徒单益的主张都是从实际出发,试图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可惜最终没有获得永济的认可,全部流产。

    虽然永济的判断力始终处于偏差状态,但这次偏差带给这个帝国的伤害是那么的无与伦比。

    徒单益这个人是决定这场金蒙战争的一个关键人物,但现在他被永济踢出了局,从此,大金国再无托底之人。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