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黑暗,红灯起伏,兽吼萦旋,这一切,令毛骨悚然。
细细看去,这两盏灯着实奇怪,非但发出的灯光呈血红色,就连灯笼的形状,也不是通常的圆形。而是自上而下,呈现一条细长的椭圆状,四周泛白,而灯芯四周,还有一圈漆黑的光泽包围,其中,一个圆形的球体上下转动,绽放出血色红芒,透着冷冷的杀意。
云鸿一愣,也没反应过来此为何处,眼睛一眨,灯光竟又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体内的浩然正气,如滔天大浪般掀起。云鸿即刻警觉起来,手中的正气炉,光辉大放,将四周的甬道照亮,透过层递的金光,似乎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出口。云鸿心中一喜,这甬道宽阔远长,不知走了多久,而眼下,可能就是尽头。风声盛起,几乎要将他们三人吹走。云鸿艰难的走到尽头处,随着金光散开,眼前呈现的景致,让他大吃一惊!
那是一片无垠血海,海面上传来阵阵腥臭,比起那甬道之中,又浓上了数倍。
远眺血海,惊涛拍岸,血雾笼罩,不知尽头何处。
再看自己,却是站在一处悬崖绝壁之上,头,不是意念,而是一个回忆:“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呈现在云鸿眼前的,是一个青衣老者,就是在儒仙居内,获得正气炉时,忽然出现在云鸿意念之中,演练套路,最终乘风而飞的那个青衣老者。
云鸿精神一滞:“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这句话也就是说,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存在于万物之间,下至名山大泽,江海湖泊,上至天地乾坤,日月星辰。正气炉乘天地之正,此地虽阴,但又何尝不存在浩然正气?”
心中想着,手中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动作,将正气炉往空中一抛,指尖捻起一道法决,正是《君子浩然行气录》中存夜气,以及集中浩然正气的口诀。果然,正气炉悬于半空,似乎被什么东西的唤醒,光泽大放,整个血海中,风腾云起,升起一种无形无质的清气。
那腾起十丈的巨浪,好像被突然被抽取了灵魂,浪头一矮,随之慢慢平息。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浩然正气!”
这一刻,云鸿似乎心领神会了什么,在《君子浩然行气录》的驱使下,整个空间内的浩然正气,被正气炉全部聚集起来。正气炉吸收了这股新生的浩然之气,光芒大盛,悬在半空之中,好似一个太阳,将百里之内,照的透亮。不过,眼前这血海太长、太深,即便正气炉光芒大盛,也依然不能看清血海对面的河岸,以及头顶上,笼罩此地的地壳岩层。
那水虺见到正气炉的光泽,甩出的蛇尾瘫软无力,还没拍打到云鸿所在的山崖,便落入水中,“轰隆”一声,巨量滔天,溅起的水珠将云鸿身上沾湿。这血水冰寒刺骨,不知是什么水,其中夹杂着一股腥臭,云鸿闻了之后,感觉头脑有些晕,五脏中那股被压下去的燥热,再次升起。云鸿意识到,正气炉一边需要御敌,一边要压制毒素,便有些力不从心了。
而今,正气炉也只是在一味的压制,并没有对它造成伤害,如何才能除之?
云鸿思索着,体内的愈加燥热,只觉得五脏六腑之中,有一股巨大的压力,或许不久之后,就会撑爆她的身子,念及此处,正气炉光辉忽然暗淡,那水虺似乎看准了时机,又是一记甩尾,浪花之中,轰隆作响,却见一道巨大的黑影,仿佛高山般朝自己冲了过来。
黑影过处,水浪滔天,这一击,恍有雷霆之势,竟掀起了深埋水下的砂石泥土,声势浩大,势不可挡。云鸿也被这水虺拼命的一击吓到了,若被这一尾击中,绝对粉身碎骨。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心中忽然传来一道意念:“年轻人,速速入定!”
云鸿一愣,这声音苍老而沙哑,带着一种亘古的沧桑感,十分熟悉。正是那青衣老者的声音,这声音发自五脏,源于髓海,直接刻印在元神深处。身上奔腾的欲/火,在这一道幽沉如烟的声音下,顿时消沉下去。那浪头离云鸿紧剩三十丈,而他却在这时坐了下来!
他不慌不忙,神色安然,身心放空,仿佛那涛涛血水,还在千里之外。
意念中,再次传来那老者苍老的声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云鸿聆听着,这是《大学》中的句子,阐述了儒门学术中,对于达到“至善”之境的修行方法,一般而言,若非武道修为或者元神境界极高者,不可能一屁股坐下来,就进入入定的状态,像云鸿这样的,少说也要一刻钟的冥想。而听了这段文字,心中顿时一片清明!
至善之境,触手可及!
就在这时,那高达数十丈的血浪冲上山崖,一声呼啸,瞬间淹没了云鸿的身躯!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