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青龙传说之四御 > 第 3 章
    天生异相,要送至昆仑学道。紫慧师伯与原将军曾有一面之缘,不知道何因欠了他一个人情,当下也是不好推托,便将他留下。没想到寻常人要一年时间完成的固本阶段,一个五岁孩童只用了短短一个月便完成了,当时,就连我们北昆仑一脉都以为遇到了数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紫慧师伯当然也是大喜过望,收他为关门弟子,亲自教导。没想到,此后二十多年,他竟然再难有突破,一直在培元阶段徘徊,就是难以结成内丹。所以,最后紫慧师伯心灰意冷,摇头叹息道:‘看来此子筑基直非百年不可啊。’,所以后来他便多了这个‘百年筑基’的外号,到后来,这句话传到了北昆仑,更是被大家引为笑谈。”说到此处,如心也是不免莞尔,但随即想起了什么,脸上再次微微发烧,不禁心头暗恼:今天到底是怎么了,竟然为了一名男子两次面红耳赤。

    太平没有注意到如心的失宜,开心地笑道:“原来如此!这根木头桩子果然是个木头!”

    见如心不解,太平接着讲道:“他这个人,实在是个榆木疙瘩,闷死了。不论多有趣的事从他的口中讲出来都变得索然无味,年纪轻轻,便像是个老夫子一样。”说着,煞有介事的模仿了几句原古说话,逗得如心浅笑连连。就在此时,太平压低了声音,贴着如心的耳朵,故作神秘的说:“而且还很好色!每日无女不欢!”

    这倒把如心吓了一大跳,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不见,可是仔细看看,小丫头一脸天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什么,显然也是道听途说而来,坐不得准,但是如心还是暗暗留了心神。

    “呸!”如心啐了一口,脸一板,低声训斥道:“这种话以后不许再说!”

    太平还是那副不知天高地厚的笑容,俏皮的吐了吐舌头,拉着如心的手问道:“师姐,你练到那一段了?筑基用了多久?”

    如心轻轻的抚摸着她的长发,笑道:“我还在结胎阶段,至今也凝成元婴。好了,傻丫头,从明天开始,你就要开始筑基了。”太平的话就像是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缠着如心直到了下半夜才在她的怀中沉沉睡去。如心看着怀中发出轻微鼾声的太平,哭笑不得,抚摸着她绸缎般的秀发,闭上了双眼。

    清晨,天还未亮,如心就被窗外呼呼的风声惊醒。轻轻的托起窗,只见月晦星稀,看样子尚不到五更,一条人影,赤着上身,手提一条铁鞭,在院中舞得虎虎生风。看鞭法,法度严谨,滴水不透;看步法,飘逸灵动,变幻莫测。仅以武艺而论,倒是一把好手,尤其是在昆仑,人人炼道,各个修心,像原古这般沉浸在ròu搏攻伐之中的还真是一个都没有。渐渐的,如心看得走了神,不知不觉,天已经蒙蒙发亮。怀中的小公主不满的发出一声噫语,向着如心的怀中缩了缩,复又睡去。如心将窗放下,为太平掖了掖被角,一颗心不知不觉间又飘到了刚才那个健硕的身影上。

    也许,这就是宿缘吧。

    天色大亮,如心拉着睡眼稀松的太平做完了早课,回到厨房一看,早饭已经做好,饭菜虽然平常,却是热气腾腾。如心暗暗的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些什么。

    太平的修炼从这一天正式的开始了。这一天,也许还开始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

    第三章 太极

    五个月后,太平顺利地完成了固本,而后的一年,她完成了培元,这在一众昆仑弟子之中已经是极为罕见了,如心已经算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完成筑基也要两年之久。而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太平走遍了坤玉峰,却没能再见到紫云zhēn rén,倒是紫玉师伯来了两次,对她的修炼赞不绝口。

    这五个月之内,日常的生活一直由原古打理,砍柴、做饭、练功、练鞭,一切中规中矩,丝毫没有什么逾礼之处,每每受到小公主捉弄,只是一笑而过,既不计较,也不反击。

    少些时候,一日三餐都是由原古打理,更多的时间如心都要抽出些时间帮忙,只不过,她被太平缠得太紧,并非每餐都有时间。如心这些时日冷眼观瞧,发现原古此人心思细腻,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见面时只是笑笑,多余的话一句都没有,似乎不像太平所说的好色之徒。两个人相处日久,已经是十分的默契,往往是一个眼神,一个细小的动作,已经知道了彼此的心意,要用的物件已经递到了手上。不过,太平倒是很喜欢捉弄原古,为这个平静的院落带来了许多笑声。

    大殿之内,紫玉和紫云zhēn rén坐在正面,看着下面太平满面笑容。虽然只和师尊见过一面,但是面对着紫云zhēn rén,太平透着无限的亲切,见到四下无人,一下了便得意忘形,一步蹿到了紫云身边,拉着她的手,低声说道:“师尊,你好美啊!”紫云刚要呵斥,被她这句话逗得扑哧一笑,一张脸就再也板不起来,只得说道:“以后不许这般没大没小的!让师伯笑话。”

    太平又使出在宫内练成的绝招,跳过去,一把抱住紫玉zhēn rén的胳膊,低声说道:“好师伯,最疼太平了。是不是?这里除了师尊,就是师伯待太平最好了。”

    紫玉zhēn rén笑着拍了拍那吹弹可破的小脸,笑道:“你这个小丫头,好好修炼,到了结丹九转,师叔送你一件好宝贝。”此言一出,太平是茫然不懂,随口道谢,紫云zhēn rén却是若有所觉,一下子变了神色……

    紫云zhēn rén笑道:“好了,不要闹了,为师要正式传授给你结丹阶段的心法。你现在要仔细听好了,结丹阶段丝毫是马虎不得,否则便要前功尽弃……”

    傍晚时分,在两位zhēn rén的注视下,太平盘膝而坐,五心向天,正在努力将一年以来日夜修炼的太清仙气化成一股水银般的实质,在体内流转,以期在丹田处结成金丹。不久之后,太平已经入定,而在她的眉心隐隐有青光流转,紧接着红光大现,一颗米粒般大小的金丹在她的双眉间隐现。这又给了两位zhēn rén大大的惊喜:一是金丹竟然结于上丹田,虽然上、中、下三丹田都可以结丹,而且元婴是结于下丹田,但是九转却是要催动金丹,游走于奇经八脉,贯通上、中、下三丹田,最终落于下丹田结成神胎,自上而下自然是快捷简单了许多;二是太平的天火体质,全身火灵力竟然如此的充沛,就连太清仙气结成的金丹都变成了火红之色。

    此后十日,太平一直居住在紫云zhēn rén身边。而此时,原古和如心单独住在院落里,朝夕相对,原古不知道为何多了几分尴尬,只觉得在如心的笑脸之前,无形中多了一层桎梏,心中怪怪的,手、脚都不知道如何放才好了。深夜,原古辗转反侧,却没有一分睡意,前尘往事,一一闪过眼前,就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从何时开始,人变得如此多愁善感。原古猛地振衣而起,也没有向如心辞行,一个人在刺骨的夜风中,下了坤玉峰。其实,冥冥之中,姻缘早定。

    青龙自从为大神盘古封印了灵力神识之后,便一直在轮回中徘徊,生死间往复,虽然真灵不灭,却一直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这一世,恰好转生在原家。三岁那年,原古在院落内玩耍,突然半空中电闪雷鸣,一道巨大的闪电贯通天地,轰然而下。耀眼的白光之后,原本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勃勃生机的院落化为焦土,丫鬟、仆fù一个个早已经是了无生机,化成焦炭。只有小公子原古一丝不挂,静立当场,若有所思。

    青龙乃是一片混沌之中一点先天灵气所化,执掌天地间风雨雷电,虽然被封印了灵力神识,却又岂是寻常一道雷电能伤得了的!

    澎湃的天地之力自百汇贯入,如同醇香的补品,滋润着原古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原古全身上下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舒坦,而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封印也有了变化。经过了亿万年的岁月,那道封印在剧烈的外力冲击之下,平衡骤然一动,出现了一丝缝隙。这丝缝隙是如此的微小,微小到仅仅出现了一弹指的亿万分之一的时间,就重新被无边的神力修复;微小到就是存在也无法宣泄出被挤压封印了千万年之久的力量。然而,封印了千万年,斗争了千万年青龙原力终于等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他的力量还不足以宣泄,但是神识和无数的记忆碎片却喷涌而出,摆脱了不知有多少岁月的束缚和镇压!

    他重开灵智!

    他恢复神识!

    当年的恩恩怨怨以及那惊天一战又重回眼前,一切历历在目,宛若昨日。经历了无尽年岁月,万千世轮回,他的心丝毫未变!

    他需要力量!属于他的力量!绝世的力量!

    他要报仇!夺回属于他的尊严,他的一切!让敌人付出应用的代价!

    就在此时,原古发现他恢复了一点点原始的能力超人的体力。只不过,这与曾经相比,简直不配称之为能力。然而,这却让他燃起了希望,满怀了梦想!

    就这样,一道“普普通通”的闪电,造就了一个盖世英雄,成就了一个不朽传奇!

    登上昆仑,原古才真正发现他所恢复的力量是多么的可笑。不消说天尊座下的阐教十二金仙,便是一个入门没有几年的元始天尊徒孙的徒孙都能轻而易举地将他打入轮回。然而,原古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的坚定了学道的决心。当年的一战早已经让他明白,力量运用的变化巧妙是何等的重要!更然他明白,道术的巧妙配以先天的神通,必会将他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个与三清道尊一较短长的高度!

    短短一个月,年仅五岁的原古完成了学到的第一步固本,小小身体异常的强壮,双臂一振,已有千斤之力。时间之短,效果之佳,自玉虚观所立万千年来尚无二人。这让紫慧zhēn rén大喜过望,以为遇到了千年难得一遇的天纵之才,甚至以为是有大罗金仙转世下凡。一时之间,昆仑观中,种种猜测四起,竟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断言:此子十年之内便能大成而渡劫。就连坤玉峰上下都以为十数年间,乾天峰便会多一位飞升的师兄。没想到,此后二十年间,此事再无声息,飞升变成了一个惊天的笑话。直到那一日,一句“要筑基恐要百年!”将这个笑话推向了极致。只有原古知道真正的原因这一切都是因为体内的封印!每当他体内的太清仙气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在体内运转流动的时候,每当经过下丹田的时候,便被霸道的封印吸去大半,仅留下稀薄的一点,照这样下去,何止百年,就是再经过千万年的岁月,他也完不成培元筑基。日日苦修,采天地精华,只会令封印更加的坚固,这是原古始料未及的。可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又哪有退路呢?

    原古顺着大道,一路下山,走到了山脚下,不知不觉,天已经大亮。举目四望,只见古树参天,郁郁葱葱,树下红花绿草,洋溢着盎然的春意。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原古伴着朝阳,背着双手,迈着方步,一边欣赏着周围的风景,一边向前走,眼前却浮现着当日惊天一战的情景,今时今日看来,大神盘古精妙道法,借天地之力作战的手段让凭借着自身神通战斗的青龙钦佩不已。不知不觉之间,来到了小路的尽头。小路的尽头乃是一个小谷,谷内百花盛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流水淙淙,宛若古琴叮咚。走进谷内,一株大树傲然耸立,树冠宛若华盖,荫护方圆里许,树下奇花异草遍布,香气袭人。更显清幽别致,风景迷人。

    在这宛若神仙胜地的所在,有一张石桌,两个石礅,两位道士相对而坐,正面对着一局棋苦思冥想。

    树下两人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棋局,似乎对有外人前来并未所知。左边一人,乃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身体清瘦,满面皱纹,看年纪恐怕有百岁高龄,一身道袍十分的干净,只不过陈旧异常,就连背后的八卦图都浆洗得十分的模糊,他凝视着棋局,神情异常的凝重,一粒棋子自竹篓之内移到棋盘上方便是一盏热茶的时间;右边一人,身高体壮,光头,一件道袍早就脱了下来,随意的扔在旁边,赤着上身,活像是一座ròu山,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紧盯着棋盘,一眨不眨,眼中精光四shè,双瞳之间闪着妖异的金光,一张大嘴几乎张到了腮边,呼呼的喘着粗气。

    原来二人棋力相若,如今已经快到了收官的阶段,正是关键时期,举手之间便可以分出胜负。也难怪二人分外的紧张。原古经历了千万世的轮回,不少世都是生于书香人家,修得四艺,还有一世乃是举世无双的国手,这一世虽然从未摸过棋子,却是高手。他缓步走到了桌边,凝神细看。果然,黑白双方早已经战成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杀得不亦乐乎,凭心而论,倒是老者占着几子的优势,偏偏壮汉又是先手,胜败之数,确实难断。

    那大汉猛然见到有人,吃了一惊,手微微一抖,一粒白子落坪,偏了一寸,恰恰落在自己的一目上。本来两目的活棋瞬间便为死棋,虽只一角,寥寥数子,却足以判胜负,决生死。大汉看着棋局目瞪口呆,热汗滚滚而下。突然,他张开蒲扇般的大手,一推,精妙的一局棋转眼间化为乌有。口中喊道:“此乃外人所扰,不足为凭!”

    那老者轻轻将一枚紧捏在指间的棋子一弹,啪的一声摔落回竹篓内。他捻髯笑道:“四足小儿,何须如此!以你之能,焉能不知有外人道来,何必惺惺作态,徒增笑尔。来,来,来,任赌服输,速速背我前往荒漠绿洲一探究竟。”

    那大汉脸涨得通红,瞪着一双大眼,偏偏又是一句话说不出来,只有恶狠狠的瞪着那老者和原古。

    老者哈哈大笑道:“你凶恶,老夫便怕了你不成?你休要忘记,老夫可是经历过九天雷劫之人。”

    闻听此言,那大汉更加气喘如牛,脸上青筋突突乱蹦,双手一攥,骨节一阵乱响。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