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正文 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隐于市(三)
    周淑英找罗景云,那是少男少女间的情爱。

    看着心急火燎一点都不安生的周淑英,被扰得无心说话的两个大人只好趁着天光尚早,安排可靠的伙计带路,让那辆卡在巷子中间的马车把她送去码头,然后渡过宽阔的大江,去武昌府找她的情郎。

    周文正与吴谦毅碰面,那可有正经的要事。事情的起因,与周文正的使命有关。

    汉口的盐商行会明确拒绝了周文正以川盐替代淮盐的提议。

    这个拒绝及其严重。

    川盐无法替代淮盐,川盐在湖广便是微利薄利,便无法获取充足的资金来购入四川越来越紧张的粮食。这样一来,周文正这位“特命商务参赞”的头一回出川办差,便以彻底失败收场。

    周文正大热天地跑到这个穷巷子里找吴谦毅商量对策,就是想利用吴谦毅对湖广各方面情况的熟悉,尽快打开局面。

    “……想不到汉口这地方的商家倒富豪得很,看他们的排场比世子爷都大!”

    新政坝的大盐商大地主地头蛇兼土霸王周文正说起汉口巨商们场面上的奢华,也是吃惊不小。

    已来了此地小半年的吴谦毅对汉口商家的一掷千金更为熟悉:

    “……听说他们吃饭不叫吃饭,叫进膳;走路不叫走路,叫摆驾!这帮子人,僭越得那是明目张胆!

    这也难怪,汉口八大行会垄断了附近数府所有油水丰厚的好事,触角伸向了湖广、江西、南直、河南、四川、贵州、广东数省!衙门里的官员们如同商人府中门客,商人们反倒是官员们的衣食父母。

    兄台想想,谁敢去找商人们麻烦?他们自然是狂得不知天高地厚!”

    周文正想到自己遭受的非人待遇,便恨得牙痒痒。

    一名蜀王府任命的堂堂“特命参赞”,代表着一家王府,代表着四川这个产盐大省,头,以前京营提督内官卢九德的旗号最为好使。卢九德提督江淮诸军多年,多次大败秦贼,素孚威望,连近来风头最盛的总兵黄得功原来也不过是他一名帐下中军。

    只是卢公公奉旨守护凤阳后,最好使旗号的主人变成了诚意伯刘孔昭和忻城伯赵之龙。

    诚意伯刘孔昭乃刘基之后,崇祯十一年领南京右府提督操江兼巡江防,在长江上那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

    忻城伯赵之龙为赵彝之后,职为南京镇守勋臣,与刘孔昭相善。

    两人有权且贪,若是给足了银子,军船旗号都可以使用,沿途绝无税吏盘查。

    贪官与盐商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只是苦了这些湖广吃盐的百姓。

    行贿给出去的银子,最后还是要落在盐价之中。

    如此这般那般的正税外费,七加八加,廉价无比的劣质淮盐到了湖广汉口,食盐外销批发价已经高达每斤一百二十文。

    请注意,每斤一百二十文只是汉口盐市的批发价。

    到了零售终端市场,盐价往往会高达三百文以上!

    ……

    “汉口盐商拒绝行销川盐,难道是我们的出盐价太高?”

    周文正自言自语想了想,圆溜溜的脑袋摆了摆。

    “绝对不是!贤弟有所不知,今日蜀中盐市,与以往你在新政坝所见,已是天壤之别……”

    四川食盐的统购统销,只是保证盐业专卖的一个制度保障。

    对四川盐业大发展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还是每斤食盐高达五分五厘的统购价和罗姑娘三年无条件敞开收购的承诺。

    在巨额利润和预期确定的驱使下,在安全形势渐趋稳定的保障下,川内存量的井口迅速恢复了出卤,挑工灶工马帮航船等井盐业必不可少的外围产业也同步恢复起来。

    作为新政坝的土财主,周文正对新政坝、碑院寺区域内的井盐出货量如数家珍。以往,该地区的出盐量最多不过每月十万斤。可统购统销一实施,该地区的出盐量便逐月上升,到了两月前,即崇祯十五年三月,出盐量已经达到了每月十五万斤以上。

    随着煎盐铁盘的大量供应,火龙灶的大量修建,盐业工人的数量持续增加,新、碑井盐区的食盐产量有望继续上升,实现年产两百万甚至两百五十万斤的历史高产。

    新碑井盐区的快速发展,曾经让利益攸关的周文正喜不自禁。但当周文正就任四川盐业专卖公司副总,站在四川盐业全局的高度上重新审视,他才沮丧地发现新碑井盐区的发展速度是最慢的。

    在出盐增加量、新井开工数等衡量近期发展速度和中远期发展潜力的指标上,新碑井盐区不仅比不上新贵富荣盐场,而且被迅速恢复起来的老牌大哥——三峡盐场迅速超过。

    富荣盐场目前的出盐量虽与新碑盐场大致相当,但发展潜力大得多。

    自统购统销以来,富荣盐场已开工的新井超过五百口,新井数量已经远超新碑盐场现存的盐井总数。

    第一口成功出卤的新井已在周文正动身离川的四月间凿成,而这口新井的施工承揽方,正是周文正入股的凿山社。

    主持富荣盐场的文骞,为了迅速提高产量,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手段保证新井的凿进速度和出卤率——强制正在采卤的盐井对所有的凿探公司无条件开放凿探记录。

    地质结构、凿探深度、卤水质量等凿探记录,是各盐商家用时间和银子积累起来的无形财富,是各盐商家的核心机密。无条件开放凿探记录,老盐商当然不愿增加竞争对手,但却不得不屈从于盐业专卖公司的压力。否则,他们不仅保不住自己的事业,而且保不住自己的家业甚至脑袋。

    三峡盐场的迅速恢复,则有赖于魏辰的不懈努力。

    在三峡腹地的大宁盐场,自古以来便有长流不竭的天然盐泉。宝源山的盐泉之水注入龙池,各盐商历来按照灶数取卤引卤。

    除了宁场这个主力军,三峡地区还有开县温汤、奉节碛坝、万县长滩、城口明通、忠州涂井等的中小盐场。

    由于三峡盐场的盐泉稳定,只要强化管理,加大投入,增灶添工,就能极大提升出盐量。

    根据实地调研结果,魏辰恢复了盐泉官管制度,引入数万流民补充逃散盐工,推广火龙灶等节能技术,以煤炭等新燃料逐步替代柴草。

    新举措取得了大效果。据四川盐业专卖总公司统计,仅在今年正月一个月,就从三峡盐场各分场统购食盐一百五十万斤,超过当月四川总购盐量的四成。三峡盐场,当之无愧重回到四川最大产盐区的宝座!

    川盐业专卖总公司大多数高管估计,以此速度发展下去,仅仅三年以内,四川井盐产量就会突破亿斤大关。

    而按照每人每年十斤盐的传统计算,三年内川内食盐市场总和绝对达不到亿斤。

    这就意味着,用不到三年,四川急剧膨胀的产盐量就会造成川内市场饱和。

    未雨绸缪,及时开拓湖广江西市场,确是有远见的一步棋。可既这样,罗姑娘为什么会将湖广出盐价定的如此之高?那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

    川盐在省内的统销价仅有每斤五分五厘,而湖广统销价竟达到令人乍舌的一钱六分,高了近三倍!

    一袋五十斤的盐包,售价高达白银八两,足可以在湖广买到稻谷五石!然而就是这个出盐统销价,依然比湖广目前的食盐零售价整整低出一倍。

    老盐商周文正无法理解罗雨虹的定价政策,那是可以理解的。

    在李自成和张献忠祸乱湖广之前,借川盐来最大限度掠夺湖广的财富,是罗雨虹两口子的既定方针。但如何来掠夺,可就考校周文正的手艺了!

    注一:在古代井盐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消耗品是铁锅。

    这种煎盐专用铁锅又称铁盘,从大到小一套八九个到十几个不等。铁盘沿火道前后排列,前大后小,蜿蜒形若火龙,以便充分利用热量,故又称火龙灶。

    由于高温高浓度的卤水对铁盘的腐蚀非常大,因此铁盘的供应直接关系到食盐的生产量和成本。具体情形,请参看自贡盐业博物馆相关资料。

    注二:大宁盐场在康乾时代达到顶峰,曾号称“万灶盐烟”,后来逐渐衰落。但宁场古法煎盐的最高历史年产量是在抗战时达到的:一万吨,即两千万斤。

    注三:此古迹现在仍存。

    </br>

    </b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