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秋林镝 > 第四节
    四

    公元1127年,宋靖康二年五月一日,在靖康之役中幸免于难的九殿下康王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称帝,史称南宋,改元为“建炎”元年。建炎,宋朝以火德立国,一来是让火炎重新焕发光彩,图个口彩;二来与太祖赵匡胤立国时的国号“建隆”相对应,以期国运昌隆久远,火光永不熄灭。

    应天府这座古城在本朝可是有着非同小可的含义,它是北宋四京中的南京,最初叫归德府,是后周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的驻所。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即皇帝位,国号“宋”,即为北宋。赵匡胤既以归德军节度使起家,这里自然就成为了本朝的龙兴之地、“龙潜之地”,即大宋的发祥地。这时赵构在危难中于此地登基,又给它披上了一层神圣外衣。

    建佛寺在城里东南方向,寺门两旁刻的是“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的楹联,建佛寺的对面就是白云庵了。

    李师师原本姓王,是汴京东二厢永庆染坊局染匠王寅的独生女儿,刚一出生母亲便暴病而亡,王寅又当爹又当娘,以豆浆代母乳仔细喂养,才使她得以存活。且自小便长得粉妆玉琢,雪白细嫩,活泼明艳,异于常人。当时汴京习俗,大凡小户人家生男育女,父母疼爱,深恐有基病灾,往往将其舍身佛寺,以求避灾躲难,安康chéngrén。那王寅年近四旬方有女儿,浑家又早早过世,自然对女儿视若掌珠,便将女儿舍身于宝光寺内。东京旧俗,凡为佛门弟子,习称为“师”,王寅便为女儿取名“师师”。师师四岁时,因父亲王寅被冤而亡,无依无靠,孤苦伶丁,被东二厢镇安坊鸨母李妈抱养膝下为女,学得琴艺曲谈、小诗大雅诸色功夫,算是入了教坊乐籍。

    但李师师终身于佛家有着一种说不清的缘份。

    李师师从五马山来到行在之后,吴茵茵知她性喜清静,就安置她住进这座白云庵内。庵中主持闲云师太又是吴茵茵的方外之交,况且这里离皇宫不远,李师师她们尽可随时聚首恳谈。

    现在,李师师就站在白云庵门前一株烟柳树下,目光散散地看着天宇那颗太阳。

    此时正是三月将尽时光,虽然还是有些乍暖还寒,但太阳毕竟给人以暖融融的感觉。从白云庵走出来,迎面是南风煦煦地吹着。抬头看那日头,一时好象自己快要化在这光晕里面似的。这让她想起小时常吃的焦糖,淡黄的色,上面丝丝的纹理,入口就化,还有一股子杏仁香味。现在想想,竟似那余味犹在,她不由调皮地微微笑了,草木生愁本来就非有意,只是各人心意罢了,自己反倒是有些痴了。

    一会儿,李师师抬步跨进庵门。刚进庵门是一弯曲水,水上有座桥,名为争渡桥,也是要世人渡人渡己的由头。再往里是一个几丈的方院子,两旁杂种着几竿竹子,没种竹子的地方都是竖青砖铺实了的。这一方院子的两厢住着些执杂事诸如洒扫、香积的尼姑。内二门是更大一点的院子,几株老槐把这四合院掩映得凉爽森森,里面稀稀疏疏地列着几座石碑,两边抄手廊下种着些喜阴的花儿草儿。再往前走就到了主殿,所以此处住着的大多是庵中有职司的师太。因主持闲云好清静,她的住处又与这些人隔开,在大殿后的的偏殿内。里面院子里摆了两个黑陶的大缸,种满了水莲,用闲云师太的话说,莲心多与人心同,花开时节佛亦喜。李师师知道的是,这莲花种下来,倒给寺里的年轻尼姑们有个尝鲜莲子的机会,也算的是功德无量了。

    李师师刚进二门的时候,就看到闲云师太正在抄手廊上站立,这准是刚刚上完早课。看见李师师过来,就微微一笑颔首相迎。李师师单掌施礼,说道:“师太打算何时帮师师解愿呢?”

    闲云师太有五六十岁光景,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平日里看破红尘,四大皆空,没有多少烦心的事,保养得也好,虽是花甲之年,也显得面如满月,神清气爽。见师师相问,遂道:“度人不如度己,姑娘深得个中三昧。且随我来吧。”说着向正殿走去。

    待李师师拜完佛祖之后,闲云师太从偏殿拿出来了结缘签,师师伸手欲抽取卦签,闲云师太却缩回手去,对师师敛容道:“世人许愿皆求灵验,我独取一心诚实。善男信女所求心愿无外乎名利情缘,此几物大抵有些命数在里面的,其中情之一物更为玄妙:多少人去求它,无日或忘,反而不得;缘来的时候,你纵是百般不解不觉,却发现它早在红尘的一隅等着你了。其间的着力处便是在它未至之时,不争不弃,但守本心而已。其实不独独是情关难勘,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如此,此一节你需谨记。”

    李师师见闲云师太说得郑重,遂点了点头,道:“师师本为佛门弟子,虽一身在红尘之中,日后难免后有些世事遭遇,但一直未曾忘了给自己在灵台之中留下一方净土。”

    闲云师太道:“如此,我们便来看一下签。”说罢将那签筒拿到手中摇了一摇,便递到李师师面前。李师师便从那签筒中抽出一支签来,看那签上,分明地写着“天上地下,堪笑堪悲”八个字。李师师乍看之下,但觉恍惚不解其意,侧身将签子递给了闲云师太。

    闲云师太接签在手,沉吟了一会道:“此八字大是不凡,若叫平常人得去,我便胡天海地地大赞一番,于人于己都是无虞。只是姑娘遇上我,算得上有缘的,再者你性子沉静内敛,多有慧识。若我只是一味地强解此中意思,即使你一时信服,但时间久了,不免会有疑惑。在这里我要与你讲明,这只签我只能给你姑且一解,至于其中的命数运势,还要你自己更多地在红尘中走一遭,历经其中的悲欢,方才体会其中的真趣。”

    李师师笑了一笑,说道:“师师历尽劫数,却终究不免生长在这尘世之中,其间的曲折经历,还请师太明示。”

    闲云见李师师问得直接,哈哈一笑,说道:“看此八字,无非是说人在这尘世之中,所经历大多不凡。繁华时可歌舞笙箫,直上九天;凄凉时又是冷月对花,顾影自怜了。不独情缘,人生亦是如此。在外人看来,自是可以说是天上地下,堪笑堪悲了。但是于你自己看来,在经历这种种机遇之后,不论结果如何还能有自己的悲或者喜,这已是莫大的机缘了。其它的境遇,我不能一一说与你听了,无论你的祈愿如何,你都该感谢未来所不曾发生的……”李师师点头受教。

    白云庵慈航殿旁边有一座幽静小屋,房内陈设简洁素雅,这就是李师师的居室了。李师师回到房内,想起闲云师太之言,不禁怔忡良久,一时感念故国身世,不能自抑,取过纸笔,草就一词:

    “大梦无觉,忽临风,幽幽其恨也空。

    扶疏有意,乍回首,瑟瑟离散飘蓬。

    清月如钩,故国神游,此身知何处?

    为谁零落,箜篌一曲叹一声。

    春日繁华尽,晚凉径竹,朱颜岂常留?

    栏杆未拍,家万里,四顾怅难属。

    姮娥平生,江南塞北,沉思前尘事,拈指泫然,人间自古悲秋。”

    李师师默默念了两遍,从墙上摘下瑶琴,轻轻弹奏起这首新曲来。果然是沉郁幽燕,切雨繁弦,时而快抚急弹,琴声如穿云裂石,鹤唳风寒;时而又慢抹轻捻,琴声似流水林涛,清韵悠远。

    她不由回忆起北上路上的一件事情——

    李师师随着宋俘被金军押解北上,走到雄州的那天,她无意间发现女俘中有个小女孩,在她们住宿的通古寺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

    “可怜漂荡逐胡兒,被驱不异犬与鸡。奔驰万里向沙漠,天长地久无归期。北风萧萧易水寒,雪花满地经燕山。眼前虽有回乡路,马上何曾放我还。”

    李师师看后心内凄然,同时也惊异于此女的才情。那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虽然蓬头垢面,但遮不住她的天生丽质,风韵嫣然。押送的金人一则知道李师师是皇上要的女人,二则异常敬重李师师的节义风骨,因此一路上对她十分优待。李师师向金兵提出要见这个女孩,金兵答应,叫来了女孩。谁知一问之下,李师师大吃一惊。

    原来这个女孩名叫秦怡,竟然是秦仲的女儿,她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秦观。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