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与你成欢 > 第 40 章
    ,一根绳子下去一了百了。周母本来准备跟着去了的,但是却发现腹中已经怀有几月的胎儿,终归是狠不下心。

    后来那段灰色岁月过去后,日子虽然好过了些,但是孤儿寡母的,大队里按人头只给她娘俩分了一亩三分地,家里也没有个当家的,生活还是紧巴巴的。

    所以周母开始并没有想着收养周文明,而是帮着挑了几户不错的人家,盼着周文明能过上更好一点的生活。

    但是看周文明这么倔,也不能看着孩子一个人守在那破院子里,没爹没娘的总免不了受人欺负,年纪轻轻的走上歧途就不好了。

    于是就问周文明要不要到她家生活,还叫她一声“婶儿”就行,跟着大海一块儿吃一块住一块儿读书,别嫌弃就好。

    周文明本来想拒绝的,但是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听到“读书”两个字的时候眼睛都亮了,也就随着婶子收拾了一下东西走了。

    周大海比周文明小三岁,但是周文明之前父母没让他上小学,一个大字都不认识,就跟着周大海一块儿上小学。

    周大海脑子聪明,一学就会;周文明学得却很吃力,学校里面数他学习最努力最刻苦,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

    那时候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去镇上上初中还是要考试的,考不上就要jiāo一大笔钱才能上学。

    家长们的思想是,你连初中都考不上,说明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子,到时候上几年学还是考不上高中,jiāo那么多钱等于是白搭,还不如回家种田或者外出打工呢。

    周大海学习好,非常顺利地考上了初中,周文明却差几分落榜了。

    家里就只有周母一个人辛苦cāo持着,要养两个孩子,除了忙活地里的一亩三分地,还整天织布、做衣服找活做,有次他半夜起床还看到周母的屋里灯还亮着,踩着织布机在织布。

    他和周大海不上学的时候都会把家里的重活累活抢着给干了,家里的经济情况怎样,周文明心里也很明白。

    周文明是真的很想上学,小时候父母不让他去上学,他看着隔壁小他三岁的周大海背着母亲新缝的小书包羡慕得不得了,所以很珍惜上学的机会。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他成绩不好没考上初中,上学得jiāo很多的学费。

    周文明当时想着继续上学是没什么希望了,别人家有钱都不让亲生孩子上学,他两样都不沾,更没想头了。

    虽然周母对他和周大海从没有差别对待,但是毕竟不是亲生的,周文明总觉得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在家里从来都主动让着周大海。

    但是周文明也没有怨过周母,他亲生父母如果在的话,他连上小学的机会都没有,或许现在还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没想到的是,周母不声不吭地却把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年的积蓄拿出来给他jiāo了学费,开学那几天突然给了他和周大海一人一个缝的新书包,让他们连个结伴去上学,周大海当时满是不可置信。

    周文明也不是不感恩的,周母对他是真好,他能感觉得到,在家里有周大海的一份就不缺他的一份,拿他当亲生儿子对待的。

    他虽然喜欢学习,但是有自知之明,村里的大人说得对,他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子,jiāo那么多钱纯属浪费。

    于是他主动提出来不去上学了,要拉着周母把钱要回来,他要外出打工去挣钱。

    周母的脾气很好,从来没有打过骂过孩子,这次是真的动气了,气急之下直接拿着擀面杖打了周文明一顿,钱都jiāo了你不上学这不是糟蹋吗?

    周文明xìng子倔,就站在那不动,随便周母怎么打,周大海见状直接挡在了周文明身上。

    被打的周文明哭了,打人的周母哭了,拦着打人的周大海也跟着哭了,三个人抱成一团哭了一场。

    这一顿打,却打出了母子情分、兄弟情分,从此以后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第 64 章

    第六十三章

    周大海的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 母亲却只是小学毕业, 一生崇拜着她深爱的丈夫, 所以和村里其他的人不同,周母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上心。

    周文明上学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大,个子又高, 不愿意去一年级跟着小朋友一块上课,所以是直接跟着周大海上的四年级。

    尽管周大海把自己学的东西都教给周文明了,但是周文明的基础毕竟不太牢固。小学的时候因为刻苦努力勉强跟得上,考初中也才差了几分而已。

    但是到了初中, 光靠勤奋努力是不行的。那时候初中学得内容还是很难的,有些东西后来改革后都加到高中里面了。到初三的时候周大海学起来都有些吃力, 更别说周文明了。

    中考的时候周大海不出意料地考上了县高中, 而周文明也不出意料地落榜了。

    周文明再次提出要北上打工, 周母这次没有反对。家里面就一亩三分地, 她一个人就能把地里面的活干完。

    她把周文明当亲孩子看,孩子学习的道路上行不通,得有个挣钱的手艺活才行。

    孩子再过几年就要娶媳fù了, 以她的本事是帮不了什么忙, 将来还是得靠他自己。

    周文明说, 让周大海好好读书,等他挣钱了供他上大学。

    周母说,你挣了钱不要乱花,都自己好好攒着,将来娶媳fù儿用。

    周大海说, 哥,你走了我会想你的。

    ……

    农村人去外面打工,基本上就是去建筑工地上当农民工。

    跟着村里的建筑工队走得那天早晨,周母塞到周文明装好的杯子里一个包裹,说里面是她做得几对鞋,耐穿。

    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受了小委屈就忍着,进了社会谁都要走这一遭,写信告诉家里诉诉苦;受了大委屈也不能忍着,好工作多得是,大不了再找一个……最后塞给了周文明十块钱。

    那时候建筑工队的老人一个月工资才40块,在工地上包吃包住,十块钱的生活费已经很多了。

    别的小伙子问周文明他婶子给了多少钱,周文明说十块,别的人都笑笑,还是不是亲生的啊,我们都给二十块。

    周文明心里也没有任何的怨念,周婶给他就是他的福气。晚上收拾被子的时候,看到那个包裹,觉得暂时穿不上,就先收了起来。

    他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小伙子,也没什么技术,做的都是些搬砖提泥的活,没什么技术含量,工资也不高。

    工头说工资在老板手里,现在管吃管住也不用花钱,等工程结束后再把钱一下子发了,一下子拿到那么多钱总比每月拿一点儿高兴。

    那个工头是隔壁县的,长得特别憨厚老实,建筑队里的老人都跟着他干过好几回,都是到最后一下子结了账,也都真的很信任他,他们这些新人也不能质疑什么。

    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这次不骗你,不代表下次不骗你。

    在工地上干了大半年,工程结束了,工头也卷了款跑了。老板说他的工资已经发了,让他们找工头去要钱。

    大半年虽然管吃管住,但是买衣服买日用品都是要花钱的,一大群人辛辛苦苦干了大半年,高楼都建起来了,到最后却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

    百十号人聚集在一块儿,成天坐在那个老板公司门口要钱,老板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一人给了他们二十块钱打发他们回家。

    走的那天周文明收拾包袱,看到了那个包裹,鞋子穿的只剩最后一双了,脚上的鞋子磨得也不成样子,就想换双新鞋回家,一穿觉得不对劲儿,摸了摸,鞋里面还放着二十块钱。

    应该都是给人做衣服赚的钱攒起来的,都是些一块的五毛的零钱,周文明忍不住哽咽起来,婶儿就是娘啊。

    一行人都回了老家,周文明拒绝了和他们一块儿回去,他跟周大海和周婶儿放了话要挣大钱的。

    托老乡捎了一封信回去,周文明就背着铺盖,拿着四十块钱,只身一人去了更北边的帝都北城。

    北漂不好当,周文明都记不清他到底换了多少份工作,每天住在潮湿yīn暗的地下室里面就着馒头吃榨菜,感觉自己的人生都没有了希望。

    最高兴的时候莫过于月初,他会给家里寄一封信,把自己攒下来的钱放进去,向周家母子诉说着他编造的那个工资又高又轻松的工作和不属于他的帝都北城的繁华。

    还好,呆的时间长了,认识的人也多了,后来经人介绍去了北城一家有名的大饭店打杂。

    他开始做的是后厨房的“chā头”,“chā头”是厨师的行话,就是介于厨师与服务员之间的一道工序,既为“炉子”配齐调料和取盘出菜,并协助将菜肴点缀、围边、规整菜肴和帮助装盘,随后通知前厅服务人员取走菜品上席,供客人尽快享用。

    会做菜的厨师不屑于做这些没技术含量的工作,服务员又觉得厨房里太脏太累,所以周文明才得到了这份工作。

    周文明天天在厨房里面呆着,看到人家那些大厨雕刻、颠勺、烹火……看得眼花缭乱,渐渐地就开始手痒,竟然有了继“上学”之后的第二个梦想,那就是当个厨师。

    每当厨房里忙的时候,他就帮着打打下手,不嫌脏也不嫌累,竟然还有些乐在其中。

    人生的际遇是很奇妙的。周文明工作的那家饭店里正巧有一个老师傅是同一个省的老乡,看周文明这人憨厚老实,肯吃苦,不怕累,还有做厨师的天赋,看别人做几遍就能做出差不多的味道来,感觉捡到宝了。

    那位老师傅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当年拜师学艺是正儿八经地磕过头的,深深认可严师出高徒那一套,就是想找个可靠的人将自己的独门手艺传下去。

    但是年代换了,年轻人一听还要拜师磕头就走了,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天底下跪父母,就是学做个菜而已我jiāo你学费就行了还下跪!老师傅一听,这些都不是真心想学厨的,慢慢就没了收徒的心思,直到遇到了周文明。

    这位老师傅有一天找到周文明问他要不要拜师,周文明吃过老师傅的菜,觉得最喜欢的就是他做的味道,别的他看了都能做个差不多,但就是这位老师傅的看好几遍总觉得少了点儿味道。

    周文明第一反应是,我没钱jiāo学费,可不可以慢慢用工资抵,他每个月还要往家里寄钱供弟弟上学。

    老师傅一听乐了,学厨艺不要钱,但是要拜师磕头,遵守他祖师爷传下来的规矩。周文明当即磕头下跪,一对师徒诞生。

    之前周文明再怎么偷师,总是一个外行人,厨子的一些行话规矩什么都不懂。这下有了师傅,才算真真正正进了厨师这个行业。

    有天赋又肯吃苦的人,上天总不会薄待,师傅是真的好师傅,徒弟也是真的好徒弟,一个肯教,一个好学,很快周文明能独当一面了。

    周文明没事儿还喜欢研究新菜,有几道菜后来还成了那家饭店的招牌菜之一,师傅直言周文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周大海考上大学来到北城时,周文明已经成了饭店里正式的厨子了,如果不是周文明自己说起,都不知道他还有那一段艰辛的日子。

    周文明有一次跟周致唠嗑的时候,说漏了嘴。他说周致应该感谢他,如果不是他,世界上就没有周致了。

    周致反驳说,她是她爸妈生出来的,和周文明没关系。

    周文明扯着嗓子说,要不是他当年脾气倔一个人去北城混,他就不会遇见他的师傅,要不是他和师傅学了一手好厨艺,就不会在那个饭店当大厨,要不是他在那个饭店当大厨,周大海就不会有事儿没事儿去饭店里面找他,也就不会遇见青青

    周文明嗓门太大,引来了周大海,周文明见到周父立马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当场改口。

    总之,我就是你亲叔。当年要不是你nǎinǎi死活把我打进了中学读书,后来那些老菜谱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肯定当不了好厨子。

    恩情如山,我是把自己当你nǎinǎi的亲儿子,你爸的亲兄弟的,要不你一生干爹是少不了的。不管怎么说,咱们就是一家人。

    后来应该是周大海跟周文明说了些什么,周文明在周致面前再也没有提过那个女人的事。

    周致从那天知道了,她的母亲叫青青,和她的父亲是在北城的一家饭店里结识的。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有一天收拾东西时,周大海无意间发现了周致小时候记的那个小本子,找到了周致。

    周致现在还记得周大海当年的样子,目光没有焦点,似乎穿越了岁月和时光,回到了某个叫做曾经的地方,那里面的情绪太多太浓,周致有些看不太懂。

    周致以为周大海会告诉她真正的事实真相,但是周大海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将那个小本子一把火烧了,只给周致留下一句话她是一个好女人。

    周大海至今没有告诉周致当年的事,周致有时候会想,她的母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才能让她的父亲这么多年念念不忘……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她的母亲成为了周大海的禁忌,这么多年一字不提……

    还有,她的母亲,现在到底还在不在……

    ☆、第 65 章

    第六十四章

    周致对安城还是很熟的, 主要是高考后因为填志愿的事和周父冷战, 就来明叔这里住了一个多月。

    那一个月里心情不好, 周致每天就骑着自行车在整个安城里面到处晃dàng,一个多月下来将安城大大小小的街道摸得比秀秀住了一两年的人还熟。

    明叔待周致是真好,和对亲生女儿没什么两样。

    当年娶秀秀的时候, 考虑到他的工作xìng质,放弃了在家里盖新房的打算,决定在安城里面买套房子将秀秀接过来。

    那时候明叔的工资不算太高,以他当时的积蓄来说, 买套一般地段的一室一厅的房子,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