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孤葵向暖 > 孤北游 第二章 求签问卦
    边城曲白依区而化,总数有四,大多数普通人家住在城北,城中主街福兴附近是官府和当地几门权贵的深宅,东南两面则是曲白主要的商业街,布满了酒家和茶肆。灌经西北的渭河从小城西面穿城而过,虽然不宽,却深的打紧。

    念安今日要去的是那城南的商业街,若是从他家径直跑过去其实只需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不过少年今日还是严格按照规矩刻意避开了城中区那几条平时就极为清幽的主街。

    曲白大姓家族不少,不过在这里真正能拥有话语权的也只有常家和肖家。

    肖家,自然不必多说,最早是靠在大夏北境走私兵甲起家,后来做大后,慢慢把产业转入农商,如今在曲白和周边几个市县经营已经百年有余,几乎渗透进了曲白各行各业的一点一滴。用当地人话说,就是随意从哪个小作坊舀一勺酒起来,那也是肖家的味道。

    曲白常家则起势较晚,算是京都常家的一个远房分支,直到隆庆帝登基后,才在曲白逐渐开始扎根。不过常家也有起手,这曲白的都郡就是常家第三代家主常为荣,他在此地已经经营三十年有余,统领曲白和周边几个小县的军务和政务。这二十年随着常家在曲白站稳脚跟后,更是靠着常为荣的影响力在城南最热闹的主商业区从肖家嘴里敲下拿下了不少的酒家。

    这城中间几方最宽大的宅子前都是极其幽深的巷弄,铺满了六七指厚的青石底板,被那高头西北乌锥骏马和重车压过之后早已深深和曲白的泥土融为了一体。像念安这样的伶仃灾星少年别说跨进些深门高坎了,怕是去那些巨宅的门前晃一晃,也得被管家恶奴追着撵出来。

    念安一直很守规矩,他甚至从来不去和那些世家公子哥们对上一眼。

    不过少年今天有急事,他得抓紧时间去青羊山见一见那位在城北被大家传得神乎其神的余姓仙长,下午还得赶去居士楼往城外送槽水呢。

    自从拿到这差事,念安没有请过哪怕一天假。

    所以,他今天是沿着一条偏巷一路小跑着往城南去的。

    “那就是你说的失了双亲的小可怜儿半妖?“主街靠里一座宅院里,两个公子模样打扮的人正在一片竹林包围的观景阁里品着香茗。远处晨光下几乎空无一人的小巷里,那个少年的身影格外打眼。

    刚刚说话的男子大约十七八岁,刚沐浴过的他随意将一头中长的黑发散在肩上,轻轻捧着手里上好的乌桂茶笑着抿了一口。这人模样虽然普通,不过那气度从侧边惊鸿一瞥,那也是世家门徒高姓大阀的味道。这人叫常秋实,是曲白都郡常为荣的四公子。

    常秋实旁边的男子,一袭青衫端正的坐在那里,正低头轻嗅着手里三月乌桂的清香。

    “那少年叫念安。”任南华不舍得把鼻子离开乌桂,站起身好奇得往北边打量过去。

    小巷少年这会儿跑到一个街口,正好被晨时一辆拉货的牛车隐藏到了背后。

    “念安。”常秋实饶有兴致得品了品这名字,似乎觉得还不错就低头抿口香茶。

    茶一进嘴里,常秋实就伸出右手食指在身前的花雕乌木桌上轻轻扣了三下。

    外面候着的姣好侍女赶紧低头进来给两位公子换水。

    “任公子,请用水。”侍女声音如同黄鹂般婉转。

    任南华见此,转身,虚扶,含着笑答了声谢。

    “不讲究。”常秋实笑着骂了一句,象征性地在正低着头偷偷打量青衫公子的侍女小腿上抓了一把。

    任南华礼貌得转过头来,往少年的方向又看了一眼,左手拇指顺着茶杯杯沿画了个圆圈。

    此刻的念安可不知道这一切,他正沿着小巷一路往城南跑去。

    念安路过永宁街路口时稍微顿了顿,眼前一大群人正围在那曲白有名的古老桐木前。

    桐木上了年岁,它旁边的水井亦是如此。

    据县志记载那古井为周边几十户居民出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可今早这古井前却出了桩不幸事。有个半大的孩子打完水后从井口莫名其妙得滚了下去,只在井口内上了年纪的青苔上留下一道深痕。

    一个汉子把绳子系在腰上,自告奋勇得下井去搜寻了。

    稍远处,孩子的母亲正靠在树上痛哭,里长则带着几个老人在安慰那女子。

    念安看着那母亲撕心裂肺的哭颜也跟着难过,停下步来朝那边仔仔细细得鞠了一躬。

    城南商业街后其实就是青羊山了,说是青羊山,其实不过是座土坡罢了,上面还有座数十年前就被废弃的道观。道观虽然废弃多年,可官府宁可空着这么大片地,也一直也不敢去拆掉那道观。

    原因很简单,这里风水有古怪,百年之前青羊山甚至有段时间还被当成了乱葬岗,所以自佳庆年间起立在这里的青羊道观就是为了镇住邪祟阴煞。听说十几年前曲白有个主管南街商业的主记想要去翻修那道观,计划刚批下来,还没动工,那主记下职时自己就不甚滑进城外渭河里给淹死了。

    从此之后,官府不拆不修,甚至专程花重金从外地找了个道人住进了那破落道观里。

    这道人姓余,来曲白的时候看上去二十岁出头,听说是附近哪座高香厚庙法长的关门弟子。余道人一双桃花眼,身材不高,纤瘦如竹,看着倒是精神俊朗,平日里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袭清灰道袍加身,踩双翘头小靴,背上跟把桃木小剑,远远看去倒还真有几分仙骨。

    余道士每年春夏会在道观前摆个小摊算卦。

    达官贵人也接,苦力泥腿也收。碰到家里走了邪的,余道人还会专程上门去施一番法。

    三尺茅屋也去得,厚宅深闺也进过。

    余道士收费一视同仁,只算卦三银两钱,少一分不做,多一分不收。

    邻里百姓绝大多数对这余姓道人传的神乎其神,能治百病,可勘生死。当然也有例外,总会有好事的公子哥花钱算一卦,然后指着鼻子骂道人不过是个骗财骗色,装神弄鬼的江湖泥腿子。

    这时候余道人总会扶正发髻来上一段道家九言真经或是吟上一句他最喜欢的:“俗人昭昭,我独混混,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每每听到这里,跋扈的公子哥就会远远丢个石块儿过来砸飞了道人的木髻,如此这番道人也只是歪嘴一笑。哪怕公子们闹得再凶一点,道人也就取出背上那把木剑护着头跑远些罢了。

    似乎是好几天没人上门了,余道人这会儿正斜靠在道观前不远的那颗歪脖子树下小憩,甚至连那木髻也偷偷放了下来,听到远处有人一路小跑着过来,道人微眯的右眼稍稍打量了下,赶紧把脚蹬进小靴,理了理道袍,轻咳几声,来到木桌后坐了端正。

    “可是,来求个祸福?”

    “或者,算段姻缘?”余道人抿着微笑问刚刚跑来道观前的少年。

    少年站在原地愣了一会儿。他本意只是按照打听的价格求了福纸和纸钱就走的,可既然道长这么一问,他还真有几分动心了。

    大家都说他是灾星,他想问问道长真伪。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天机“定然是很难推演的,他今天带的这点钱,万万是不够的。

    “道长,我想求两份阴钱和福纸,剩下的我不知够不够三银两钱。”少年憋红了脸,有些结巴的说完后,把身上带的钱一股脑都在右手里摊了出来。

    余道人看了一眼那些大小不一的银粒儿,搓了搓手。

    “我还想算算运势?”这话少年说的如蚊虫一般细语。

    “你这钱确实不多。不过,过几日就是清明,最近纸价见低,你的钱刚好够我再为你算上一卦了。”

    少年的脸上顿时笑成了一朵脆莲。

    余道人伸手从背后摸了个签筒出来,随意晃了晃,递给了少年。

    “先算签,再问钱。”

    念安捧起签筒,稍稍朝东走了几步,很虔诚的在道观前草地的蒲垫上跪了下来,双手合十朝着那看不清样貌的真君拜了拜这才小心翼翼的从签筒选了一支出来递给了余道长。

    道人袖袍一挥拿了过来,仔细端详了会儿,又问少年的生辰八字。

    “中下签,福财虽薄,运势仍有起意,少年人,以平常心看待一切无常事,余生并非不可全。”

    念安嘴巴几张几合。

    那道人却再不言语,席地坐了下来,提起笔蘸好墨开始为少年书写福纸。

    刚刚道长那话少年听得晕乎乎的,不过他还是听懂了“中下”和“仍有意”的,于是满脸红扑扑的他半跪下来朝道长和道观又作了个揖,趁着道长还在书写福纸,少年甚至撞起胆子偷偷过去打量了两眼。

    道人书写完那黄岑岑的福纸,提起来在嘴边吹口气,“啪”的一声卷在一起交了过去,少年郑重其事的接过来捧在了怀里收藏起来,弯下腰第三次向道长鞠了个躬。

    余道人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少年赶紧离去。

    “看水莫要看成水。”

    这话听着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念安还是点了点头。又走了一阵,他下意识低头看了眼怀里的福纸和纸钱,却忽然记起他刚才明明忘记告诉道长自己父母的名讳了,可那摞福纸和纸钱上依旧写得清清楚楚,一字不差。

    “安如意,陈南葵。孝子,念安。”

    看着这熟悉的名字,少年百感交集,噙着点泪光回过头望去,那道人却已经隐在了青羊山坡上一团突然出现的云雾之间了。

    “果然是仙长!”

    念安在看雾,道人余生却已经从飘满云雾的山坡间走回了道观,从怀里摸出刚刚少年递给他的碎银抛进了一旁道观的功德箱里。紧接着,道人庄重地挥了挥袖口。

    一支刚刚被偷偷替换的木签滑了出来。

    “下下。”余道人举起那木签愣愣的端详了会儿上面扭曲如蛇的小字儿,半晌得出这么个结论。

    也不知是不是那木签上的小字有千钧之力,道人拿在手里越来越吃力,额头上豆大的冷汗止不住得向下淌落。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余道人深深吸了口气,那瘦削的身子刹那间变得高大。

    一张嘴,他把那木制道签一口吞了进去。

    咬得噼啪作响。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