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风中舞风的人 > 正文 第68章 得风0049
    1942年,伪满洲国康德九年,这一年的春节来得很晚,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到来时,已是阳历的3月6日了,而这一天的阴历才是正月二十。

    春节来的晚,过了春节,气温回暖的速度明显的加快了,过完惊蛰,正月还没有结束,父亲便带着行李,坐着三大爷赶着的大车到学校报到了。

    学校草创,校舍自然成了最大的难题。这了能让这些首批录取的学生们能尽早的正常开学,伪土岭县政府,按照伪四平省意旨,在县城南关小学,也就是土岭县于清朝宣统二年,即1910年创办的第一所公立学校——县立南关小学堂,也就是今天的土岭县实验小学设立了四平省立土岭县国民高等学校。

    因校舍紧张,第一批仅录取了50名学生。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尽快入学,土岭县举全县之力,在大力的修建新的校舍。

    劳作终有成果。

    一年的建设,换来了惊人的喜悦。

    1943的暑假结束后,这所最初借用南关小学的四平省立土岭国民高等学校,终于在县城的西门里路北关帝庙,也就是后来土岭人熟悉的土岭粮库,现在的名都花园住宅小区的西侧建成了。

    这是一座日式建筑,教室c宿舍均为青砖平房,为了便于开展各项hu一 d一ng,又建了平时供学生使用,县里有重大公共事务时供社会使用的砖瓦结构的礼堂。

    是时,该校的课程设置有语文(满语)c作文c日语c数学c理化c农业常识c图画c音乐c国民道德c军事训练等。

    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面对这全新的一切,父亲很快适应了这里的一切生活。

    风华正茂的父亲,深知家中,为其供读的艰辛,愈加发奋地学习。

    父亲没有音乐天赋,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音乐课上时常闹出许多笑话。结果,我们8个孩子也都遗传了父亲这方面的基因,没有一个人懂音乐,每每张口唱歌,下一句没有一次能和上句的调对上的。

    当年,父亲所有的学业,除了音乐课外,其它的各门学科全是年级的前2名。

    当时的校园里,在课间hu一 d一ng时,长长会出现这样的一幕,全校师生每当看到此情此景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会心的一笑。

    师生们看到的是:

    每每在课间hu一 d一ng时,总有一个个子高高的,面色白晰,长方脸,身材笔挺,略显瘦弱,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透着精明干练的学生身边,经常跟着一个个子不高,但胖胖的,挺大的脑袋,脸上泛着红光的学生。

    这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两个人每到课间hu一 d一ng时,形影不离。

    时间一长,即使其中某一人正在和同学们在一起高兴的说笑着,或在探讨什么问题时,只要另一人走过来,学生们便主动的让开一道缝儿,让这两个学生站在一起,而后放声的开心的哈哈大笑。

    两人中,高个c瘦的,就是我的父亲鲍广德。

    矮的c胖的是父亲的同班同学郑云海。

    父亲是班级的班长,兼军事训练课的领队,也就是今天的体育委员。

    郑云海则是班级的学习委员。

    因为父亲是班长,郑云海是学习委员,两人又形影不离,于是班级的同学,便直接喊父亲“班头儿”,诙谐地称郑云海为“跟班儿”。

    郑云海,家住土岭街,家境殷实,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尽管家中经济条件优越,但父母对其管教极其严格,自幼懂事的郑去海,在父母面前,从不侍宠而骄,绝无纨绔子弟的不良之习。更不因家境殷实而看不起农村来的同学,在班级的人缘也相当的好。

    大凡家境殷实的人,喜欢助人的也多吧!

    又因家住在本街,于是,一些家在农村的同学,有时有个应急的事要办,自然都找郑云海了。

    家境好,吃穿自然不成问题,郑家的女孩多,男孩子少,因了这层关系,郑家的老太爷们对这个孩子更是呵护有加,每当家中有什么特别的好吃好用的东西,自然要比其他的姐妹们多,当然,懂事的姐妹们也从来不和这个弟弟或哥哥去争。

    十五六岁的孩子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男孩子本来的天性好动,这个小个子的郑云海又偏偏爱和父亲绞在一起。尽管个子不高,但在父亲的影响下,郑云海居然爱上了体育运动。

    家里的经济条件好,吃得好,营养足,同时喜爱运动,自然吃的也比较多,结果,郑云海成了同学中的小胖子。

    由此,当年的校园里出现了前文所说的让人快意的场景,用今天的话说,此二人成了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两人的身高c体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许多人看到此场景,往往忍俊不禁。

    一些人甚至善意地用rb话的表达方式与两人开着玩笑:高高地c矮矮地c胖胖地c瘦瘦地,每每听到同学或老师这样的话,两人总是报之一笑。

    尽管如此,但两人学业比肩,难分伯仲。

    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旦有了竞争对手,如果心态正常的话,正能量就会随之产生,人才有了比学赶帮超的坚强意志。

    每当kǎ一 shi结束,老师和同学们会发现,这两个人,居然很少能一人独领风骚,由此,更激发了两人的强烈的学习。

    为了便于两人在一起切搓,有一段时间,家住街里的郑云海,竟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到学校住宿来了。

    学生宿舍的条件极差。

    两间房子一个宿舍,两北两铺大炕,大冬天,炕热的直烙人,可是露在外面的脑袋却冻得很,三九天,早晨起来,洗脸盆子都结成了冻;三伏天,却又焖热得让人简直喘不过气来,更可怕的是进得屋来,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初来此处的人,呛得直捂鼻子。

    随着校舍的修建完成,学生的班额也在扩大。

    学校已由建校初的1个班发展到了4个班。

    在班级排序及命名上,学校向伪满教育主管机构提议:动员全县智慧,班级命名要不失文雅而又不落俗套。

    经过充分的酝酿,最后议定:为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按学生的学习成绩编为颇有中国传统国学味道c中国文人喜欢的松梅兰竹的顺序排列。

    康德十年,即1944年,学校又发展到5个班,班级的排序由松梅兰竹变成了松梅兰竹菊。

    两人以优异的成绩,顺理成章的被编入了松班。

    据土岭县的县志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岭县的中学教育的发展颇为曲折:

    1927年,即中华民—国16年,土岭县在县立第一小学附设初级中学,1个班,25名学生,学制3年,毕业两期后,因1931年“九一八”事变而停办。1932年,学校恢复,招生一个班,21名学生。1934年,又招收一个班,46名学生。7月改名为县立初级中学校。1939年,又改为县立农业补习科学校。1941年3月,伪四平省在县城南关小学设四平省立土岭国民高等学校。1945年8月,rb战败投降,土岭县土匪猖獗,处于无政府状态,学生无法上课,学校停办。

    1948年秋,民1主政府成立后,在原县公署院内,也就是今天的土岭一中设初中文化补习班,1950年3月,改初中补习班为土岭县初级中学校。从此土岭县的初规模逐步扩大,后来又陆续办起了高中。

    伪四平省立土岭国民高等学校建立之时,正值时局动荡,由此师资成了最大的难题,截至1943年,土岭伪政权对师资队伍进行了“整顿”时,公立中学老师仅14人。

    老师少,班额却在扩大,rb又于1941年12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为了保证战争需要,rb帝国主义变本加厉地推行“粮谷出荷”政策,制定《决战搜荷方案》,从1941年—1944年,全县每年有3500—6000万公斤粮食被日伪当局掠夺,占年产量的40—70%

    此时的rb为达到“以战养战”之目的,严禁粮食自由交易,取缔粮商。城镇居民吃粮统制限量“配给”。按户建有“配给粮台账”,标准和品种划等分级,在指定米面铺购买。rb官员及家属(包括朝鲜人)每人每月配给大米12公斤,伪县公署少数有权有势官吏及家属每人每月配给大米1—3公斤,一般职员和居民一律不配给大米c面粉。配给的粗粮量少c质次c价高,还时常中断,多数人家只得吃糠咽菜,忍饥挨饿。

    物价狂涨,大量老师因营养不良而不能正常上班。

    本来师资就十分短缺,又经常有老师病倒,学生们的上课自然成了最大的难题。

    为了能保证学生正常上课,学校决定在学生中,推选成绩优秀者,在老师有病或有事不能正常授课时,担任授课任务。

    学生推荐,老师选拔,学校把关,父亲和郑云海,当仁不让。

    从此,两人便在还是学生的时候,便承担起了教师的责任,并且两人的讲课能力居然超过了某些老师。由此,两人在学业上可谓春风得意,声誉鹊起。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