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风中舞风的人 > 正文 第32章 得风0012
    凭经验感觉天气还能持续几天不下雨,德山领着孩子,找了个离家很近,有水洼子地方,拖起了土坯。

    这活,孩子们还是第一次干,起初,还能帮着德山挖些土,撒些草,抬点水和浇点水什么的,等到了和泥c扒泥的时候,就得德山一人来完成了。

    德山把泥和好,扒匀后,给孩子们来了个示范,自己就拖起坯来。

    说起拖坯这活,真的太累了,不是一般人的能干得了的,一是和泥c扒泥很累,二是把泥弄到坯模子里之前,要在地上把泥滚上几遍,然后再把泥放到坯模子里,要用很大的劲才能把泥按实按平,而后再把坯模子提起来,这样,一块坯才算拖成了,三是,人要长时间的蹲在地上,许多人干上一会儿就往往腰酸腿疼背痛的了。这活,真的是太累了,印证了关东农民在劳动中和劳动之余,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而调侃时总结出的三素一荤的“四大”之一的四大累:甩大泥c拖大坯c扯猪尾巴c大。

    德山用了三天的时间,才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拖了近一千块土坯。

    坯的问题解决了,其它的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房子很快就收拾利索了,德山终于放下心来,可以安安稳稳的过冬了。

    转眼到了秋收时节,由于当时来到这里的人还很少,温饱问题太好解决了,故此,这里民风纯朴,这地早收一天和晚收一天,真的无所谓,只是可能晚一天,天气可能会冷一些而已,所以,德山家在收地的时候,尽管没有马车,还是没有着忙往家里弄。

    由于,关东的烧柴太好解决了,所以,为了省时,把糜子c杂豆割好的,就地晒干,把这些打好后,用马爬犁把粮食拉了回来,其它的就全都不要了。

    到了收玉米的时候,也是采用同样的办法。

    当年,一垧地的玉米的产量最好的也就2000到2500斤吧,德山的地,第一年产的玉米有6000多斤,已经让人相当满意了,再加上这糜子c谷子和杂豆的产量,特别的让人知足。除去租地和借马的费用,至少能剩6000斤粮食,全家人一年的吃粮是不成问题了。收完玉米后,德山用马爬犁把谷子全部拉回了家,只因,打谷子当年要在冬天时进行,目的是冬天天冷,能把谷草全部压碎后,才能用谷草喂马,因为对牲畜来说,吃谷草要比吃羊草有营养得多。

    秋收结束了,又过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等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收拾完秋,一方面为了贴补家用,另一方面,更为了让十里八村的人家知道德山家的几个孩子以利于几年后孩子的婚事,德山便领着老三鲍金升出去干木匠活去了。

    转眼来到孤家子四五年了,一眨眼,几个孩子长成了大小伙子,这些年,德山根据孩子的特点,对孩子进行了定项培训,老大鲍金发,由于痴呆,于是让这个孩子做些辅助性的活计,每次必须由自己或几个弟弟领着,才让老大干些体力活,这痴呆的老大,干起活来,还是蛮有力气的,只是单独干活心中无数,做个帮手还是让人觉得可以的,老二鲍金福,平时寡言少语,不喜欢摆弄锛凿斧锯,干起农活来,却是很有心机,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了全家人生活的安心,德山最后决定让鲍金福领着老大,安心的在家干农活,自己只是在农忙时,帮着老二种种地,其余的时间,则是领着老三鲍金升c老四鲍金财走南闯北的做木匠活。

    这几年尽管很忙碌,但孩子们很是让德山和媳妇省心,首先,孩子们的身体,很健康,各个体壮如牛,最主要的是,老二的农活,已经完全用不着父母再操心,就能根据四季的变化,得心应手的安排农活,且井井有条,老三的木匠手艺学的基本可以自己单独干了。老四鲍金财,由于年龄小,才跟着德山学了两年的木匠活,一些简单的活,做的还可以,只是这孩子和老二c老三比起来,性格不那么驯顺,有时做事,不那么听大人的话,主观性很强。有次做活时,只因为东家的孩子,说了几句不太顺耳的话,便和东家的孩子吵了起来,德山说了几句后,竟然扔下活计回家了。在这个孩子身上,德山,一方面挺喜欢孩子这样的性格,但另一方面,也对这个孩子内心存有一定的隐忧,高兴的是,人不能一点个性都没有,自己要有主见,否则长大后,成家立业,以后的日子可能会过的一塌糊涂,忧的是,孩子这样的脾气,很容易伤人,太过于敢爱敢恨,人太有棱角,在社会上有时免不了要栽跟头,还是要圆滑世故些好啊。

    经常在外干活,接触的人自然要比整天在家种地的人多得多,干活时,经常有闲着无事的人来看热闹,自然会问起德山的老家c身世和家中的情况,许多热心的人,看到德山的手艺,得知德山家中的情况后,一些人开始热心的给德山的家孩子们介绍对象了。

    日月如梭,白驹过隙,一眨眼的功夫,几个孩子都已由当初的少年和儿童变成了大小伙子。除老大鲍金发外,老二鲍金福c老三鲍金升,老三鲍金财,都先后结婚了,德山家的日子过的仍是忙忙碌碌的,尽管忙和累,但每个人都生活在祥和中。

    这十多年的时间,对于德山家来说,变化是巨大的:人口由刚到关东时的6口人,壮大到了九口,添人进口的喜悦,更增加了德山生活的乐趣,浑身感觉有使不完的力气,笑始终挂在脸上。

    说到其中的变化,最大的还是这房子的变化最大,投入也最大。

    住房也由刚到时的三间“烂搭头”的土坯房,又增加了五间标准的,如作者在前面引子中所描述的老屋那样的房子。

    从德山到关东的第六年起,大清国,为了进一步的增加赋税收入,对垦荒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把原来由满族王公和蒙古王公占据的世袭的封地,部分收归大清国有,这样一来,闯关东的人数倍增,这种情况下,东三省的将军们也对垦荒政策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除原有的政策不变外,规定:刚到关东的人,只许在官府的监督下,允许放两间“烂搭头”的正房和一间土仓房一间牲畜圈的木料外,如果再盖房子,不准自行伐树了,一切都要自行解决,这样,房子的花费,自然不小。

    土地也有由刚来时分的和租种的五垧,增加到了十五垧,家中还添置了一台铁花轱辘的马车,马匹也由起初借管理处的,变成了起初自家由买来的一匹骒马,几年下来就已繁殖成了完全是自己家的四匹马拉的大车了。

    时光荏苒,草荣草枯,十几年的鹅黄淡绿,德山和媳妇,没日没夜的劳作,几乎每天都在透支着健康,感觉身体大不如前。

    人的身体,一旦有个小毛病,便会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尤其是女人正是如此。

    心情的不悦,使德山的脾气显得比从前暴躁了很多。今天看来,可能是人到了更年期的缘故吧,结果,两人时常闹开了小别扭。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