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朱明 > 正文 第90章按兵不动
    朱顺明派出斥候,打探流寇的详情。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进攻京山县的流寇是革左五营老回回马守应等悍匪,进攻云梦县的是张献忠部。倒是没有高迎祥和李自成的消息。

    但流寇的人数却超出朱顺明的预料。

    即使被卢象升赶出郧阳,流寇依然有十几万之众,而且大都是精壮男人。

    如此巨大的破坏力量在湖广腹地肆掠,想想就害怕。

    朱顺明带往武昌的军队除了张槃的鬼影,还有刘文秀的原长沙卫c施煊蔚的水师以及彭沧浪的水师陆战队,共五千多人。

    朱顺明及他的军队的到来极大的稳定了武昌城的民心。武昌城放弃戒严,城门打开,城中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朱顺明并没有急于出城与流寇激战。他心中并没有为国为民的大情怀大操守,反倒是不停的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早在入主长沙时,朱顺明就曾经驱使暴民替他清理阻碍他道路的地主官僚。

    如今面对流寇这种再好不过的清道夫,朱顺明当然不会错过。先让流寇在湖广肆掠一段时间,替自己清理一下地方的地主官僚世家,便于自己进入这些地方后实行新政。

    朱顺明的官衔是湖广总兵,隶属湖广都指挥使司。但都指挥使司都督邓祖禹身亡,朝廷还没来得及委派新的都指挥使,朱顺明就老实不客气的接过了都指挥使的权利,开始在湖广布局。

    刘文秀的原长沙卫编制变为武昌卫和武昌左卫;张槃的鬼影扩编为汉阳卫;新成立黄州卫,由鬼影中的百户李克担任卫指挥使;施煊蔚的水师扩编为武昌水师和黄州水师。

    当然,朱顺明的这些编制尚不满员,兵力还是先前这些,但军队框架先拉了起来,各级军事主官先后任命,只等有合适的兵员往里一填充,兵力立刻可以成倍增长。

    朱顺明在武昌忙着扩编军队时,武昌以北的流寇也没有闲着。

    革左五营攻陷了京山县,将县城劫掠一空,声势大盛。

    革左五营裹挟大量流民,声势浩大的朝承天府府治钟祥县进逼。

    承天知府王扬基吓得不断往武昌和郧阳求援,一面做好随时逃跑的准备。

    谁知革左五营在钟祥虚晃一枪,留下未经训练的流民吓唬王扬基。主力兵马绕过钟祥,北上宜城,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宜城,兵锋直指襄阳。

    看来革左五营老回回等人对输给卢象升有几分不服气,南下西进兜了个大圈子,最后还是北上襄阳,打了卢象升一个猝不及防。

    原本左良玉驻兵襄阳,兵力雄厚。但卢象升将左良玉兵马调往郧阳山区,襄阳城一时兵力空虚。

    襄阳知府唐显悦对大权独揽的卢象升十分不满。

    襄王朱翊铭更是痛恨有些跋扈的卢象升。流寇兵锋直指襄阳,襄阳城中却无可守之兵,这可如何是好?

    张献忠部并没有拿下云梦县。

    张部对云梦县的攻击浅尝辄止,随即张部在黄州散开,在乡下四处劫掠,进攻地主士绅的寨子,烧毁农民的房屋,胁迫农民加入流寇队伍。

    朱顺明却从张部的流动中看出一丝蹊跷。

    “张献忠想要进攻江夏县(武昌府治)。”朱顺明指着地图对方孔炤道:“张部聚散无常,除了劫掠财物外,都在不断的朝武昌靠拢。”

    革左五营往北进攻襄阳,方孔炤一点都不急。

    襄阳府虽然属于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但同时受郧阳巡抚管辖。碰到强势的卢象升,方孔炤只得让步,将襄阳的管理权让给卢象升。

    有了权利,自然需要承担责任。卢象升将襄阳兵马调走,又放任流寇南下。万一出了差错,自有卢巡抚承担。

    但张部在黄州肆掠,作为巡抚的方孔炤不得不催促朱顺明出兵,尽快将流寇赶出湖广。

    朱顺明通过张献忠部的流动轨迹,看出张献忠在玩一个大动作,而不是随便在乡下抢几个土财主那么简单。

    “张献忠手下头号大将孙可望出现在黄陂县,艾能奇出现在阳逻镇,白文选出现在团风镇。”朱顺明道:“三人都可以沿水道进逼武昌。”

    “张献忠大将出现在武昌以东,但张献忠本人却不见踪影。”朱顺明抬头,思虑道:“若是张献忠率本部兵马躲在应城乡下,完全可以沿汉水而下,直接出现在武昌城外。”

    “咱们现在出城,四处寻找流寇的踪迹,而流寇大军却突然出现在武昌城下。”朱顺明笑道:“大人,就算黄州府全给打烂了,只要武昌不失,大人的位置就算稳妥。若是武昌失陷就算杀了张献忠,大人也难辞其咎。”

    方孔炤进士出身,又是理学大家,文韬不错,武略也行。朱顺明一指点,方孔炤立刻明白出兵与不出兵的利弊。

    只要守住武昌府,自己就立于不败之地。至于斩杀流寇或将流寇赶出湖广,可不是自己这个湖广巡抚的主要责任。

    五省总督陈奇瑜统帅山西c陕西c河南c湖广c四川五省兵马专职负责剿灭流寇;郧阳巡抚卢象升火线上任,目的就是消除消灭盘踞郧阳山区的流民流寇。

    有两个专职对付流寇的大能在前面顶着,方孔炤只要守住了武昌就足以应付朝廷的诘难。

    朱顺明见方孔炤接受了自己的建议,接着道:“大人,大明烽烟四起,流寇除之不尽,没饭吃的人太多。咱们有多大力量做多大事情。张献忠若是来犯武昌,咱们就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流寇若是不来,咱们就埋头发展,积聚力量。”

    张献忠不到三十岁,瘦高精悍,面黄颧高,一副阴鸷凶横之相。

    他从地主闺女闺房中出来,犹自不满意,一脸阴沉。

    ‘“船只收集得如何?”张献忠问道。

    “汉水沿岸大小船只全都收缴完毕,足有一千多艘,足够运送五万大军。”徐以显回答道:“不过汉水水位较低,恐难以行大船。”

    张献忠露出神秘的笑容,道:“叫大军做好准备,咱们雨天奇袭武昌府。”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