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朱明 > 正文 第26章判例的意义
    “下面我宣布”

    全体起立。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经陪审团审议,认定李赟才强抢民女罪c妇女罪罪名不成立,当庭释放。”

    “太好了。”李赟才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不,这不公平”闻秀才大叫着:“不公平,尔等官官相护,欺辱我等穷苦人不公平”

    围观人群顿时议论纷纷,赞成的反对的闹得不可开交。当法律遇到道德时,究竟该如何行事?

    从法理上说,温氏是李赟才合法的小妾(注:明朝纳妾有严格的规定,不是什么人都能纳妾的。但到天启崇祯年间,纳妾的规矩已经没那么多人讲究,有钱有地位的人随便纳妾,是为美谈。),他当然有行使丈夫的权利。

    但从公平道德来讲,闻秀才相恋多年的恋人成了李赟才的小妾,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被别人随意玩弄丢弃,实在让人感到不公平。

    这个判决在城步县城引起的议论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闻秀才在县城到处演讲,宣扬判罚不公。

    石磊上报朱顺明,是否采取措施,控制闻秀才。

    朱顺明淡淡道:“我虽然不赞同他的话语,但我要保证他说话的权利。”

    李老倌找到胡县令,一阵闲谈后问道:“胡大人,闻酸才四处宣扬衙门判决不公,为何不将他下狱问罪?”

    胡县令抿一口茶,微微一笑,道:“李老,不怕你笑话,现在这城步县城,不是老夫说了算啦。朱老板发话,人人都有说话的自由,衙门不能因为闻酸才说坏话而将他下狱。”

    胡县令对现在的状况基本满意。挂着县令的名头,领着薪俸和工厂的分红,不用操心庶务,每日里喝喝小酒睡睡小妾,不亦乐乎。

    唯一担心的是不知朱顺明能不能在宝庆府站稳脚跟。万一朱顺明起事,会不会殃及池鱼。

    李老倌不乐意了。他气愤道:“难道任由闻酸才败坏我家门风?明明是这厮无理,怎么就成了老夫作恶呢?真是岂有此理。”

    闻酸才四处宣扬,不仅说李家仗势欺人为富不仁,还宣称温氏中意于他,两人初九私会,行就好事,让老李家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

    换以前,老李家早就打得闻酸才生活不能自理。但朱魔王当家,李老倌就不敢造次,毕竟朱魔王凶名太盛,万一触碰到他的眉头,岂不是倒大霉?

    “李老,咱们好几年的交情,老夫给你支个招。”胡县令慢条斯理道:“朱老板的意思,咱们要文斗,不能武斗。”

    “他闻酸才宣扬你们的丑事,败坏你家门风,你也可以找人揭露他的丑闻呀。比如他十岁偷看寡妇洗澡,十二岁进窑子,秀才功名是舞弊得来,他家父亲是被他活活气死”

    “人们关心的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热闹。事情说得似是而非c模棱两可,谁还去关心事情的真假?你老李家养那么多人,难懂连一个懂编排的人都没有吗?你家财大气粗,还可以将事情写成文字,印刷出版,到处散发,让他闻酸才遗臭万年。”

    “好,太好了。”李老倌趴着大腿高叫着。闻酸才的事实在太让他窝心了。吃了哑巴亏,被人绿了,还被人编排得妖魔化,实在太气人了。

    “此其一也。”胡县令接着支招道:“闻酸才可以告你们,你也可以告他呀。”

    “说话可以自由,朱老板可没说也自由呀。闻酸才与你家儿媳,听闻酸才亲口说过的人可不少。这些都是证人。还有你家儿媳妇写给闻酸才的书信,能找到的话,就是铁证。”

    “多谢指教。”李老倌起身,急忙赶回家准备这些手段。

    很快,县城传开闻秀才的丑闻,从三岁头顶生疮脚底流胧五岁克死亲娘到十二岁t一u kui寡妇洗澡十三岁进窑子,舞弊,偷盗c勾引良家妇女不一而足。

    不仅有说书人在茶馆饭店免费活灵活现的说书,更是有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精彩版画免费送人。坑蒙拐骗女的五毒秀才形象一时间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谈,甚至传播到了宝庆府。

    闻秀才还被李府告到衙门,状告他与人。

    李府呈现的证物有温氏写给闻秀才的诗词书信c闻秀才题名的油纸扇c以及闻秀才写给温氏让她初九前去约会的小纸条。

    亲口听过闻秀才宣称私会温氏的证人二十二人,各行各业都有,可信度很高。

    证据确凿,无可狡辩,罪名成立。蹦跶得欢的闻秀才傻眼了。为何不同情弱者?不应该呀。前段时间的判决,都是偏向农民,为何到自己身上却吃官司了?

    判决下来,闻秀才被判入狱五年,温氏被判入狱三年。

    温氏顿时傻眼。十六岁的她,正是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刻,如果入狱,那后半辈子就完了。

    她跪在李赟才面前,哭哭啼啼忏悔不已,请求相公的原谅。看着哭得梨花带雨一脸哀求的温氏,李赟才大为心痛。

    心痛大孙子的李老倌只得再找胡县令支招。

    “这不守妇道的女人,你真的要保?我看还是逐出家门算了。”胡县令笑道:“我家小妾还有两个èi èi,玲珑可爱,不如挑一个纳进门好了。我那姐妹花你也见过,不差吧?”

    李老倌无奈道:“那妇人不知施了何种手段,将我孙子迷得神魂颠倒。诶,孽缘”

    “行,既然你一定要保,就上诉,告闻酸才。这样你家最多罚点钱了事。”

    闻酸才又吃官司了。这次告他的是fēi én中的女主角,与他的温氏,告他。

    法庭上,楚楚可怜的温氏倒也口齿清晰,娓娓道来。

    “妾身未嫁人前,是曾仰慕于他。被爹爹嫁入李府后,妾身心有怨气,不曾好好待相公。但从未想过与人。”

    “初七日,丫头递给妾身一张字条,写明要妾身初九去庙会西南角,与前事做个了结。”

    “妾身想着,既然都已经嫁入李府,好歹是李府之人,虽然心有不忿,但需恪守妇道,与前尘往事做个了断也好。”

    “可谁知谁知闻秀才欲行不轨,妾身极力反抗,方才逃脱。”

    “挣扎中,妾身随身香囊c绣花鞋均不见,衣物亦被撕扯破裂。但妾身以性命担保,绝对未行苟且之事。”

    “还望大人明察。”温氏款款低头,行万福礼,竟是仪态万千,让人顿生怜悯。

    难怪闻秀才恋恋不忘,难怪李赟才轻易就原谅了她。如此尤物,当人人珍爱。况且还带有才女的光环。

    被撕扯断绳带的香囊c绣花鞋c送信的丫头一一作证,确定温氏没有虚言。

    闻酸才面如死灰。他不是害怕,而是心死。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还以为是拯救她出火海,没想到是自作多情。

    闻秀才恨恨的看了温氏几眼,没有言语,认罪伏法。这个爱慕虚荣的女人,没必要挂念,还有大事等着去干。

    闻秀才告状,一波三折,最后把自己鼓捣下狱,一时间成为城步县人们热议的话题。

    朱顺明安排县衙贴出告事,宣扬法治。

    “告全县民众书”

    “衙门治理地方,当以法律为准绳,而不是以贫富或权势为判决之根本。”

    “有犯事者,不论平民或权贵c不论贫穷或富贵,均适用同样的律法。”

    “有冤屈者,应收集有力之证据,不可无凭无据状告;有不平者,细想是否在律法之框架内,不可越过律法胡乱攀附。”

    “《大明律》规定,有诬告者连坐。有状告者,需细细思量,可有攀附诬告之实。切莫自误。”

    城步县城的崇祯四年在热热闹闹跌宕起伏的fēi én案中接近尾声。

    临近过年,县城愈发热闹。朱顺明大肆建设,大把撒钱,大量扶植工商业,一个畸形繁华的山区县城已有雏形。

    附近山民被震慑,不敢再造次。丝茅岭集市的建立,逐渐消除了山民们的惊恐心理,开始小心翼翼的进入汉人的城镇。多民族人民少有的和睦相处,愈发促进了城镇的繁荣。

    城步县城c玖安镇c丝茅岭c茅坪镇等地蓬勃发展的同时,整个大明的局势却愈发糜烂。

    崇祯四年七月底,湖广常德府武陵县爆发大地震,地震波及长沙府c宝庆府c承天府c荆州府c武昌府c衡州府,甚至江西的九江府c袁州府,南直隶的无为县等地,损失惨重。

    朝廷根本无力救援,任凭地方慢慢恢复。

    朱顺明所处的城步山区倒没有地震,连震感都没有,只能说他xg 。

    建奴出兵大凌河,将朝廷花费万千银两新筑的大凌河城墙摧毁夷为平地,守将祖大寿投降。(注:祖大寿后又判出建奴,回归大明,统帅关宁铁骑。有说祖大寿是建奴奸细,双面间谍。)

    至此大明彻底失去对建奴的战略攻势,转为被动防守,每况愈下。

    杨鹤果然下狱。

    九月,被杨鹤招抚的流寇复反,崇祯震怒,将杨鹤剥夺官职,押解回京。

    主剿派洪承畴以巡抚延绥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兼兵部右侍郎。

    农民军的宿敌c与后世曾剃头齐名的洪屠夫正式走上历史舞台,掀开了他血腥残忍c左右历史走向的波澜壮阔的政治人生。

    山东孔友德等人叛乱,抢劫shā rénqj放火,整个登莱地区血腥一片。

    广东钟国相叛乱,将两广搅得人心不安。

    福建饥民bà一 d一ng,攻打县城不得,四处为祸乡村,剿之不灭。

    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声因为征剿奢安之乱而实力大增,不臣之心遂起,在云南掀起叛乱,整个西南震动。

    天灾cc三线作战c官兵叛乱使得大明的局势往深渊地狱继续下滑。

    只有江南依旧繁荣纸醉金迷,沿海货物金银进出频繁。整个大明的底蕴,全都汇集在这片温柔如水的脂粉之地。

    当北方的铁蹄南下时,用女人的娇躯去抵挡敌人的长枪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