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数风流人物 > 辛字卷 斜阳草树 壬字卷 第一百一十二节 难题
    叶向高摇摇头“伯孝(郑继之字)不会参与这等事情至于东鲜(官应震字)、子舒(柴恪字)就算是他们有些怨气但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拱火更不会和安福胡同这位搅在一起。”

    “进卿兄你就这么确定?”李三才有些讶然“汪梓年很活跃据我所知频繁登门东鲜府门飞白和美命他们两位也和汪梓年见过面。”

    “越是活跃那才越是说明他们没戏这就是做给外边儿看的让你我心里起疑真要他们已经说动了东鲜他们就只会藏着掖着等着发难了。”叶向高倒是对这些看得很透这恰恰是义忠亲王这边黔驴技穷的表现了。

    “那我们也不采取任何措施?”李三才想了一想觉得也有道理但如果放任义忠亲王一直这样似乎又觉得有些不合适。

    “现在如何采取措施?他有什么其他异动么?”叶向高苦笑着道:“就算是他来找我们提出要监国也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是心系国事大周毕竟姓张他要那么说也并非毫无道理宣府军那边也没有证明和他有什么特别关系哪怕我们心知肚明所以与其考虑如何应对他不如想一想宣府军这桩事儿我们该怎么处置。”

    叶向高的一番话让李三才突然意识到最棘手的就是这位义忠亲王这边毕竟人家没有任何异动而且作为前太子现在仍然在朝野内外又是江南有着莫大影响的首席亲王皇上又昏迷的情况下朝廷还真的不好处置。。

    不好处置就只能冷处理搁置而应当考虑如何将最紧迫的问题处置了才是而最紧迫的无疑就是牛继宗率领的宣府军那边了。

    蓟镇军挡住了宣府军但两军对峙对京畿的影响很快就会浮出来之前只是零星消息在京中传播但是今日过后肯定就会谣言满天飞了人心浮动朝廷不拿出一个方略来还会有更多不可预测的事情冒出来。

    而这恐怕也符合义忠亲王的预期一旦京畿陷入混乱局面控制不住的时候他这个前太子, 当今皇上的长兄, 就能理所当然的走出前台, 为国请命要求监国了。

    “宣布牛继宗反叛?”李三才有些迟疑地话一出口随即又摇头否定, “这不是最佳策略京畿士民都很难相信, 除非将其和安福胡同这一位联系起来, 但安福胡同这一位还好端端在京师城中, 什么都没表示反而容易许多阴谋论, ”

    叶向高欣赏地点点头李三才头脑还是清醒的这个时候就要定义忠亲王为反叛, 只怕无数谣言就会出来, 免不了就要把皇上的几个皇子也牵扯进来, 甚至把皇上为了以绝后患先下圈套来构陷义忠亲王这种故事都能冒出来, 那局面还要更糟糕。

    “怀昌尤世功能击退牛继宗么?”叶向高想了一想又道:“如果断绝其后勤补给的情况下, 宣府军在这一线还能维系多久?”

    “叶相这样拖下去恐怕不是办法宣府军既然东来, 肯定也做足了准备延庆卫距离榆河这一线其实也不算远, 现在整个榆河西面基本上都被宣府军接管了镇边城、昌平州都囤有不少粮草物资, 都被宣府军所控制时间太长虽然不可能, 但是一个月我估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张怀昌沉吟着道:“如果要解决宣府军恐怕还得要釜底抽薪但也有难度主要是不清楚大同、山西那边的情况我们原来的安排因为张承荫的失手而一下子就陷入了被动否则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所以我也很担心在大同那边的布置会不会也出问题, 杨元走马上任时间太短以前对大同府不熟大同府又是一群骄兵悍将牛继宗手段不少, 我还是有些担心。”

    “怀昌你担心孙绍祖拉走太多人?”李三才捋须“不至于吧孙绍祖不过是依附牛继宗才爬起来的本身并没有多大本事我看过他以前的任职经历在大同镇那边表现乏善可陈”

    “道甫兄你这个表现乏善可陈的描述太过狭隘了他打仗未必是一把好手但是笼络下属邀买人心的本事却不差否则他也不可能三十多岁就能爬到参将位置上如果没有参将身份打底就算是牛继宗再想提拔他也不可能坐上副总兵的位置。”

    张怀昌不以为然的摇摇头:“我仔细了解过他在大同镇那边的表现尤其是在平安州和边墙外的察哈尔人土默特人都有勾连连带着手底下一帮武将都很听他的利益一体嘛他的族兄孙绍宗却是个能打的现在接替他担任新平路参将王成龙也是能征惯战却因为和杨元不合被牛继宗拉了过去卢克己老奸巨猾会不会听从杨元的还真不好说这样算下来大同镇的情况并不乐观”

    作为兵部尚书张怀昌现在的心思就不能像原来在左都御史那样只关心自己老家辽东那边的安危了他需要纵观整个九边的局势变化。

    “早知道就该直接撤换牛继宗起码让他失了大义就算是他要造反没了大义宣府军也不可能都听他的。”李三才不无遗憾地道:“可惜皇上当初太过自信过分相信了张承荫的能力这张承荫也是个无能之辈在关键时候耽误了大事!”

    不能说张承荫太差而是牛继宗更老谋深算之前大家都认为张承荫成为了牛继宗的心腹嫡系倚为左臂右膀谁曾想这却是麻痹己方的一个棋子到关键时候作为杀手锏使出来一下子就让朝廷陷入了被动。

    永隆帝的想法不一样他就是要彻底根绝所有麻烦才会苦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局面只不过却是弄巧成拙了而且他自己也陷入了昏迷更是让局面现在变得不可控把一大堆麻烦丢给了在座的众人。

    照理说文臣们只是负责朝务一般不会插手皇权更迭哪个当皇帝对文臣来说都能接受除非有违道统大义但现在却恰恰弄成了这个局面把文臣们也推上了站队的第一线。

    “那怀昌的意思是我们只能等?”叶向高皱着眉头他可不愿意这样看着宣府军在西面虎视眈眈朝廷却有束手无策的局面“这样京畿百姓如何看待我们?宣府军的举动究竟算是什么我们都没法定性?”

    “叶相谁愿意见到这个局面?”张怀昌摩挲着下颌“但现在局面混沌不清皇上昏迷不醒估计中涵兄、乘风兄和尔张兄他们几位在铁网山那边也一样是束手束脚难以下决断不过既然那边局面已经清楚了能不能请他们三位回来皇上既然昏迷按照太医所言就是等待皇上苏醒是不是也可以先用大轿将皇上送回宫中观察?”

    张怀昌的建议让叶向高和李三才都陷入了沉思。

    的确现在皇上远在铁网山加上几个皇子还有三位阁老和部分文臣都还在那边很多情况都需要来回奔波才能通气时间上有延误耽搁而且许多事情便是要商议也难以迅速拿出决断来所以很不方便若是他们都能回京很多事情就能当场定策效率也要高很多了。

    “那皇上回京可会对其身体有什么影响?”叶向高问道。

    “照理说是没大碍的现在太医不是都说现在不清楚究竟是头部受碰撞造成还是因为服用丹药泻火到之气虚而致只能观察静养但从皇上脉象看应该不至于有大碍那别用马车而是用大轿应该没有大问题只是速度慢一些罢了。”李三才犹犹豫豫地道。

    永隆帝是他的伯乐能够力排众议将其擢拔进入内阁他也知道很多人都不服气包括张景秋张怀昌顾秉谦、黄汝良、官应震等人都有些眼红他当然希望永隆帝能早日醒来回京无论如何条件都要好得多希望也要大得多。

    但他又真担心万一在路上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叶向高最终点头:“那此事就事不宜迟和中涵他们联系尽快让那边人都回京但牛继宗这边怀昌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现在只怕也只有以演练为名让其暂回延庆卫”张怀昌也是大为头疼如果朝廷真的正式去令那无疑就是对宣府军的这种行径予以默认了他对朝廷的威信将是一大打击日后你再要来变换口风指责和作为罪责来追究恐怕都不好办了。

    “不妥朝廷不能背负这个责任。”叶向高也想到了这一层断然摇头:“可有其他办法?”

    “既要掩人耳目又要迫使其退兵这可不好办。”张怀昌想了一想突然想到什么“但如果是民间舆论自行发酵也许可以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