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数风流人物 > 庚字卷 醉里挑灯看剑 庚字卷 第二百一十九节 交通内外
    薛宝钗最初进京据说就是要想选秀女进宫的这事儿冯紫英当然知晓《红楼梦》书中也提到过只不过后来无果而终。

    大周沿袭明制宫中选秀女也好封妃也好一般说来都局限于民间身世清白的良家女子。

    士林女子一般不屑去选妃而武勋女子皇家又有忌讳不太愿意选主要是担心外戚日后尾大不掉。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要看当事人怎么想。

    比如像永隆帝的最后这一次选妃就是明显采取了平衡妥协和稀泥的做法既有武勋女子也有一些京畿实权武将的女儿带着很强的目的性。

    不过这在随着京畿形势日渐明朗化之后就无足轻重了尤其是现在京营局面主动权被永隆帝掌控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现在永隆帝甚至连多花些心思在几位妃子身上的精力都懒得。

    冯紫英却没有薛家那么早就打定主意想要让宝钗选妃进宫宝钗父亲去世起码也有十年了那时候宝钗不过几岁就存着这心思未免就有点儿夸张了。

    “振兴一个家族如果寄希望于一个女子身上未免也太虚无缥缈了要么你能当上皇后要么你就能当太后否则几乎都只能是羊入虎口而已。”冯紫英淡淡地说了一句。

    “一个女儿罢了若是有希望让一个家族得以兴旺何足道哉?”王熙凤一双羊脂玉般的胳膊环抱在胸前压住盖在身上的锦被同样报之以一种说不出情绪的感慨既有些痛恨也有些无奈。

    冯紫英默然的确如此一个女儿的幸福和未来如何能和一个家族的命运相比哪怕再是珍贵的嫡出女那也只是一个女儿罢了迟早也是外姓人传宗接代延续家族的始终是男儿。

    “也就是说政世叔和婶婶是感觉到了宝钗父母的意图就先下手为强了?”冯紫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一直以为贾政对这等虚名不是那么在意的未曾想到却会在元春的事情上做出如此决策据他所知王子腾也是一直不支持元春进宫的照理说以王子腾对贾家的影响力贾政应该不会拂逆王子腾的意愿才是。

    “你要这么说也没错。”王熙凤把脸庞慢慢靠在冯紫英肩头“是不是觉得有些不符合老爷的为人?”

    “嗯照理说王公不赞同政世叔和婶婶不会这般决定才对。”冯紫英点点头还是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疑惑。

    “十多年前还是太上皇当政贾家也没有那么落魄我二叔对老爷他们也没有那么大影响力大姑娘进宫也并非指望现在的贵妃之位而是太妃有意提携谁曾想几年间时移势易却是当今皇上了至于后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熙凤对于贾府多年前的秘辛还是了如指掌的有王夫人这个姑姑这些对她来说都不是秘密。

    “再说了东府那边敬老爷当时在太子面前红得发紫荣国府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贾赦只知道往自己腰包里搂银子何曾管过府里事情?老爷当家难道说会没有一点压力?他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晓没有其他办法太妃既然有意府里边自然也就……后来情势变了但是答应了太妃之事又岂能反悔?所以……”

    原来如此冯紫英这才明白过来十多年前还是元熙帝义忠亲王还是太子永隆帝不过是几个亲王中一员谁曾想风云突变太子再度被废忠孝王摇身一变永隆帝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回旋余地了。

    手环过王熙凤颈后让对方臻首更舒服地靠在自己肩头冯紫英细细品味着。

    那现在贾家的局面算什么呢?贾敬依然站队义忠亲王元春原本是可以作为一个棋子被太妃安排给永隆帝这也算是两头站队?这也是大家族的惯常操作都能理解。

    只可惜现在永隆帝根本无心这些而贾家的实力太弱孱弱若是元春是王子腾或者牛继宗嫡亲女儿或许永隆帝还要高看一眼现在京营在手永隆帝帝位稳固本身就对这些站队义忠亲王的武勋十分厌恶只怕连与贾家这些没落之家虚与委蛇的心思都乏乏了。

    只可惜了元春这般被家族送入宫中却是连什么作用都没发挥上就被丢弃在一边沦为弃子天生丽质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连冯紫英都忍不住黯然惋惜。

    “你还没说大姑娘让抱琴出来找你做什么呢这等事情可千万别去沾染……”王熙凤见情郎心不在焉用胳膊碰了碰对方。

    贾元春想做什么?冯紫英忍不住摇摇头。

    当抱琴单独见到自己把贾元春传递出来的话告知自己时冯紫英都吃了一惊这贾元春究竟想干什么?

    裘世安裘炳众?这二人有关系么?

    起码冯紫英从没听说过景田侯裘家和这位现在宫中内侍的二号人物扯得上什么关系这姓裘的多了去哪里有这么巧的事儿?

    再说了这也根本不是赎金的事儿而是要给裘炳众脱罪!

    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若是赎金多寡冯紫英倒觉得简单顶多也就是几千万把两银子银子的事儿宰赛那边倒也还不至于不卖自己一个账再不济王熙凤这边少抽点儿成也能节省几个下来算是有个交代。

    可这脱罪就是两码事儿了现在虽然朝廷一直没有论及如何处置陆续回来的这些京营武勋但是一个很明显的征兆就是这些武勋几乎都毫无例外的被闲置在家甚至还要随时接受龙禁尉的点卯这就是要秋后算账的架势。

    具体论罪的话那也是三法司的事情龙禁尉会把他们掌握的一些情况交给都察院然后都察院的御史们会与刑部的官员加上大理寺的人一并来研究商讨如果认定其中已经够得上《大周律》法条那么就要由三法司来会审了。

    这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仍然是都察院定性是他们来做出然后具体细节要由刑部来调查清楚包括把各项证据组合齐全最后交由大理寺定案。

    虽然看起来大理寺才是最后拍板定案的但是谁都知道都察院对大理寺仍然有着监督权力若是大理寺的定案让都察院不满意都察院的御史们甚至可以弹劾大理寺的官员所以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大理寺基本上是不会违逆都察院那边的意见。

    贾元春还是很聪明只是把消息带出来并未给出任何建议甚至抱琴那丫头还很隐晦的表达了贾元春的一些猜测。

    裘世安通过自己这个渠道带信出来恐怕不仅仅是裘世安自己的想法还有其他一些意图。

    比如裘世安和苏贵妃以及其所生的福王礼王走得很近与夏秉忠斗得很厉害但现在夏秉忠却又和似乎最受宠的梅妃和禄王走得近乎起来了了所以让裘世安感觉到了压力另外那位苏贵妃是否有其他意图在里边甚至裘世安有没有收到苏贵妃的一些授意都不太好说。

    就算是冯紫英一时间也无从判断裘世安的真实意图。

    一个太监内侍就算是内廷都检点太监也还不至于狂妄嚣张到觉得可以直接交通外臣吧?

    夏秉忠和裘世安都是永隆帝潜邸时候的老人这一点上永隆帝还是比较念旧所以这二人现在算是宫中最得宠的两位但这并不代表永隆帝就对内侍有多么放手了前明英宗时候的王振和武宗时候的刘瑾都有深刻教训所以大周一朝对太监既用却也十分防范。

    正因为如此冯紫英知道从太上皇时代的戴权到现在永隆帝时的夏秉忠和裘世安虽然都贪财但是却鲜有传出插手朝务的传闻所以抱琴带话给自己时冯紫英才会如此惊奇。

    不过抱琴提到裘世安和苏贵妃之间的“盟友”关系时冯紫英也就回过味来只怕这裘世安并非只是为其自身了甚至其背后还隐隐有其他角色。

    但冯紫英对这位苏贵妃不太看好既无许皇贵妃执掌六宫的权力儿子也非长子却以为自己有两个儿子就觉得自己希望别家都大这种推断未免太可笑了。

    反倒是像梅贵妃和郭贵妃两人和她们的皇子不可小觑当然那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永隆帝的身体能支撑多久的前提下。

    元春隐隐透露出也就是裘世安能比较精准的提供永隆帝的身体状况这层意思似乎是在暗示自己和老爹应该需要这方面的消息。

    这个判断也不算错自己也就罢了走了文官之路层次也还不够但是老爹却不一样坐镇辽东武勋出身加上以文驭武的规制皇帝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没有皇帝支持的边镇总督、总兵很容易就会被都察院的御史们扫落马下老爹原来在大同担任总兵不就是如此被人家都察院御史随随便便找个借口就迫使你辞职下野否则结果还要更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