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数风流人物 > 丁字卷 第八十二节 天赐良将
    冯紫英没敢去梨香院那边主要是还没考虑好怎么和宝钗那边说。

    委实有些让人为难黛玉那边刻不容缓必须要有一个交代可宝钗这边呢?

    这等事情是瞒不过人的很快就要和贾府这边摊牌遮掩也遮掩不了几日。

    这齐人之福不好享可谁让自己这么贪呢?

    但想到《红楼梦》书中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般钟灵毓秀的女孩子们都在世事变幻的浪潮中纷纷凋落他就觉得既然自己出现了而且还是以当之无愧的主角出现凭什么就不能挽回这种种悲剧结局呢?

    荣宁二府的轰然倒地他没法也没有能力更没有义务兴趣去解决但如果能凭借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逆转一二自己欣赏喜欢的女孩子们的命运冯紫英觉得责无旁贷也义无反顾。

    若是没遇上也就罢了遇上了甚至都还有了几分感情还要畏首畏尾的瞻前顾后那自己这来一遭还有何意义?

    大丈夫生于世中当快意恩仇恣意人生活出自我岂能窝窝囊囊的蝇营狗苟?

    喜欢哪个女孩子那就要大胆地去把握机会尤其是在这种行为本身并不会被视为有违道德甚至可能是有担待的社会中还不敢放手施为那未免就太让自己失望了更让读者失望了。

    回到府里又是一大堆来自四面八方的帖子随意地看了看冯紫英就失去了兴趣。

    在永隆帝那边没有明确表态之前很多事情他也不敢轻易向外承诺哪怕其实他也料得到最终还得要按照自己的建议来但也得要讲规矩。

    这是对皇权的尊重自己随意表态很容易被永隆帝知晓恶了永隆帝的心意。

    就目前来说自己求永隆帝的地方还不少起码这二伯父的追封和兼祧就是自己所渴望的否则怎么解决宝钗的问题?

    当然冯紫英也知道二伯父想要追封爵位就不像大伯父那么简单了。

    一是因为大伯父当年的确是为了救被困的永隆帝和忠顺亲王一行而战死本身就该袭爵或者封侯结果还被拖了这么多年这也导致冯家对元熙帝极为不满当然也因为当时的永隆帝并不是太子和忠顺亲王一样不过是一个不太受宠的普通亲王。

    二是西疆平叛乃至复地沙州哈密的建议和开海举债之略对于永隆帝意义太过重大对于稳固永隆帝的统治极为有利加上有意笼络冯唐所以永隆帝才会给予追封。

    但二伯父不一样他不是战死而是病殁这性质完全不一样另外二伯父也没有太过特殊的战功所以无论是元熙帝还是永隆帝对其印象都不太深。

    与其很容易引来其他人非议的去追封二伯父恐怕永隆帝觉得还不如好生拉拢自己老爹来得划算。

    可自己想要这个啊冯紫英也是很无奈。

    要想从永隆帝手中讨得这个追封进而还要拿到兼祧的批准冯紫英知道自己恐怕还得要花些心思。

    好在这一连串的事情不少这里边有不少可供操作的余地总能让永隆帝意识到自己给他带来的种种好处。

    总有一日也要让其觉得是该给自己一些赏赐不然便觉得过意不去到那个时候自己便能好整以暇的提出自己的要求了。

    从现在永隆帝的表现来看此人虽然有些多疑刻薄但是对于对其有用的人还是不吝封赏的算得上是赏罚分明远胜于其老爹元熙帝尤其是元熙三十年之后的元熙帝。

    “爷。”旁边柔媚的声音让冯紫英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嗯?”看是云裳冯紫英爱怜的挑了挑对方略尖的下颌。

    云裳不乐意地嘟了嘟嘴“这是几张您专门挑出来的帖子您说要考虑一下再回应奴婢还替您记着呢。”

    “哦?”冯紫英想了想好像有这么回事儿。

    这回来几天送来的帖子每天都有几十份有些帖子言简意赅就是一张名剌有的则是要拽几句文但是没多少实际内容还有的则会在专门的名剌袋里附上一张纸签写几句实质性的话这倒是比较有内容的。

    把那几份帖子拿出来冯紫英第一眼就看见了是忠顺王府送来的帖子邀请过府一叙。

    忠顺亲王?冯紫英沉吟。

    理论上忠顺亲王应该是和永隆帝坚定地站在一条线上的他不该有什么其他想法才对不过在涉及到具体利益上时忠顺亲王也许还有他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也很正常毕竟他不是皇帝他也还有一大家子人永隆帝现在是皇帝当然对他亲善信任但日后呢?

    永隆帝几个儿子里寿王、福王、礼王都已经成年现在永隆帝自己都没有露出太多倾向性只是按照常理寿王似乎应该更具优势。

    但是想想永隆帝自己都是普通亲王接掌大位凭什么说福王、礼王就没机会?

    若是在未来的站位中没能选对哪怕你是坐观只怕未来也未必就能有现在这么风光了更何况义忠亲王儿子又隔了一辈了谁知道下一任皇帝对你是啥态度?

    所以有些时候捞些实惠的东西夯实好自个儿家底儿才是正经这也难怪许多王公侯爷们都希望有更稳当的营生这样哪怕日后子孙不成器只要不是败家的二世祖寻常庸人也能保个三世富贵至于更远谁能管得到?

    不过这个忠顺亲王真的只是代表他自己或者还有其他更多的人?亦或是不好出面的人?

    冯紫英默默地点点头无论从哪个角度这个人都值得一见。

    他不比王子腾、牛继宗他们某些时候可以更好操作。

    再翻了翻又看到一张帖子。

    礼王的帖子。

    也是一个让人颇为伤神的帖子。

    永隆帝对几个成年儿子的态度比较模糊既不是那种绝对不允许结交大臣武将但也不喜欢他们过于和朝中大臣们走得太近所以这也让几个儿子十分谨慎。

    冯紫英琢磨过永隆帝的态度如果再仔细的研判分析大概就是不允许结交武将可以结识文臣可以探讨施政方略但是不允许涉及到具体执行尤其是人事。

    只不过第一条不允许结交武将倒也还清楚但后续的就有点儿不好把握了。

    允许和文臣们探讨各种时政方略免不了就要谈到哪些事情怎么做谁做得好谁做得差谁更适合干什么这不就相当于变相的在表明态度甚至是干涉人事了当然你干涉吏部那边未必认可倒是真的。

    这个礼王送帖子来的目的冯紫英也不清楚之前他曾经在宫外见过此人一面但他却印象颇深感觉此人不像是只想当一个寻常闲王一般相当殷勤的邀请自己这让他当时就很警惕。

    手中捏着这份帖子冯紫英也思考良久这个礼王比忠顺亲王更麻烦棘手若是能不接触最好不接触。

    “对了爷这里还有一张帖子是下午送过来的嗯另外还附了一个帖子。”云裳想起什么似的从外屋里又拿了两份帖子进来。

    冯紫英一看有一份居然是汪文言的嗯里边夹杂了一张信纸介绍了另外一个帖子持有者的身份。

    宣城沈有容。

    冯紫英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但是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了是在哪里见过。

    思考良久却还是想不起来冯紫英拿起汪文言的信纸再度仔细读了一遍。

    汪文言在信中介绍得比较简单但是话语里却十分推崇认为此人或许对冯紫英有大用。

    籍贯宁国府宣城福建宿将成长于辽东曾经参加过壬辰倭乱的征伐后在福建长期担任福建水师参将但福建水师因为海禁原因一直实力薄弱规模较小损耗船只入不敷出但即便是这种情形下沈有容仍然在保持了整个福建水师基本良好。

    不过沈有容在担任福建水师参将其间与福建都指挥使关系不睦加之母亲去世四年前便丁忧归家一直隐居一直到现在。

    看了汪文言的介绍冯紫英终于想了起来这一位沈有容他的确有些印象是因为前世中他在网上曾经看到过他的介绍称他为收复台湾第一人甚至比郑成功还要早几十年只不过内容很简单他也记不太清楚了但这个名字他却有印象。

    在福建长期担任水师参将而福建水师船只鼎盛时间也不过三五十条士卒不过两三千人但却对福建沿海海情地形十分熟悉而且长期和倭寇交锋只不过要和得到官府内部一些内应和沿海海商支持的倭寇交锋也真的是难为了这位福建水师参将了。

    不过现在情形不一样了眼下开海在即无论是登莱辽东还是未来在闽浙都涉及到要组建水师这一位对辽东情况十分熟悉又在福建担任水师参将多年这不是天赐良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