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势中原 > 第 28 章
    首推主帅。君不见,主帅不明,累死三军!

    这话不是他顾祝同的发明,连美国特使魏德迈也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这个意思。

    当初,如果总裁不横加干涉,越级指挥,而完全按照他顾祝同的打法,一面追,一面堵,将一部兵力梯次调集于洪河、汝河、淮河一线做数番双方夹击,刘伯承、邓小平至少不会那么顺顺当当地进入大别山;弄得好,还很可能将共军歼灭于南下途中。可战场的军令指挥大权在总裁的手里,一兵一卒都要经他亲手调动。他顾祝同判定刘伯承有进军大别山的意图,总裁却说“共军北渡不成而南窜”;他顾祝同要求调兵堵截,总裁却板起面孔训示“调不调兵是我的事,追不追上是你的事”;他顾祝同刚把吴绍周的整编第85师车运确山向沙河布防,总裁却一个电令,吴绍周部又乘原车开返遂平……

    一个月中,这类事情简直数不清。顾祝同想起“小诸葛”白崇禧的一句名言:“有人说蒋总司令是步兵指挥官,一直指挥到团、营、连……,其实,他应该是步qiāng指挥官。”

    尽管顾祝同曾积极参与过蒋桂大战,与白崇禧存有芥蒂,但白健生对蒋介石的这个评价他深有同感。事情还不上如此,倘若总裁仅仅是干预战场倒也罢了,令他惴惴不安的是,每逢战场失利,龙颜必定迁怒于下面。前徐州“绥署”主任薛岳就是因此被撤职的;鲁西南战役后,第4兵团司令王仲廉又被革职解京法办;就在昨天,8月28日,连总裁最得意的心腹陈诚也因全国战事急转直下而被免去参谋总年职务,改任东北行辕主任。

    顾祝同心事重重,往来踱步,不知不觉走到“中正”像前,与蒋介石打了个照面。

    蒋介石正盯着他。

    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令顾祝同不寒而栗。蒋介石近米屡屡对他训斥:“身为将帅,最忌优柔寡断,这是你的致命弱点。止因如此,你才追击不利!”“大将多疑,迁延误事!”“追不上刘伯承,个必给我写战报!”

    那声音尖锐刺耳,像电锯剖解湿木,割得人心惊ròu跳。

    顾祝同面对面地看着蒋介石,他突然发现不久前见到的蒋介石与照片上的蒋介石相比明显地衰老了。月初,蒋介石坐镇郑州,召见顾祝同。蒋介石坐着,顾祝同站着,也是面对面,距离也这么近;尽管蒋介石的腰板依旧那么笔挺,看得出却是费了力气的,脸上满是倦容,头发、胡须虽然刚刚修过,却掩不住那藏在皮ròu中的苍白。

    顾祝同的心头升起一种不可言状的恻隐,眼睛竞有些潮湿了。他赶紧掉过头,重又把身子陷在沙发中,默默叹道:

    “老头子也不容易哟!……”

    自从加人黄埔,追随蒋介石整整25年,他深知蒋介石的内心。撤查治办几个战场指挥官,总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倘不找几个替罪羊,又以何面目诏示天下?特别在目前的形势下,美国人正准备打总裁的算盘呢。

    上个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魏德迈将军赴华考察,与顾祝同在徐州见了一面。8月24日,蒋介石举行宴会欢送魏德迈,顾祝同身负重责未能参加,但魏德迈的即席演讲他日后却有耳闻。

    美国人真不讲面子。魏德迈的直言不讳令蒋介石险些摔了酒杯。

    魏德迈说:

    “总统6月30日决定我来中国,刘、邓军是30日渡黄河,国军号称足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竟不费吹灰之力被一举攻破!世界上只有马其诺防线可与它相比,但马其诺防线被攻破意味着什么呢?

    “我是7月24日到南京的,你们说刘、邓军正在西窜,结果一窜却‘窜掉’国军九个半旅;你们说刘、邓已溃不成军,结果他们展开了战略进攻…一你们平均每月要花300O万的军费,竟被打得一败涂地!先生们,我真不知如何形容我此刻的心清。”

    魏德迈沉痛过后,道出了惊人的结论:“我以为,中国的复兴有待于令人振奋的领导。”

    这话太坦率、太露骨、太厉害了。顾祝同听说,在场的军政要员惊得嘴都合不拢,望着蒋介石一阵青、一阵白的脸,没有人敢给这位美国总统特使的讲话鼓掌。

    到了这种地步,总裁能不暴跳如雷,能不想方设法挽回面子吗?

    面子倒是次要的,顾祝同想,要紧的是不能让刘邓在大别山站住脚,一日共产党在中原成了气候,不管是蒋介石还是他顾祝同的身家xìng命,包括guó mín dǎng的半壁江山,都将统统断送。因此,当务之急是进剿大别山!

    办公桌上的机要电话响起急促的铃声。

    顾祝同猜测到是谁打来的,赶紧几步抓起电话。

    耳机里传来十分熟悉的绍兴官话,令顾祝同惊奇的是声音竟那么轻柔、那么自信:“墨三吗?20多天追剿共军,我知道你是尽了力的。虽有困失,责任不在你。目前最重要的是把刘邓残部消灭十大别山北麓,要抢时间,抓战机,打他立足未稳,打他疲惫不堪,打他没有后方基地。这是敌人最艰难的时刻,也是进剿最有利的时机。千万记住,战机稍纵即逝。我明天即上庐山,在大别山对面等你的好消息。”

    顾祝同感动得诚惶诚恐:“校长,学生当竭尽全力,以报效党国!”

    顾祝同心里亮堂了,沉闷了多日的办公室也有了生机。他背着手在房子里急速地兜了几圈,传令召开军事会议。

    在军事会议上,顾祝同宣布了他的部署:

    共军第1、7纵队,刻已进抵周党畈、涩港店间地

    区;其第2、6纵队主力,刻在光山、泼皮河南地区,

    其先头部队已进占经扶;其第3纵队已进占商城。

    本部决以主力先击灭共军第1、7纵队。兹策定部

    署如下:。

    (1)张淦部遂照昨日电令行动;

    (2)吴绍周部第85师,以一个团守备息县及其以

    南河防,主力即改在大林庄渡河,续向罗山及其以南地

    区追击,协同罗广文兵团之作战;

    (3)张旭东团留一个营守新蔡,主力迅回息县增

    防;

    (4)罗广文部以第10师渡河后,迅解罗山之围,

    速向周党皈及其以百地区进出活动;第40师于30日

    由五里店向涩港店以东地区索共军第1、7纵队主力攻

    击…

    顾祝同挥舞手中的镀铝金属小棒,指向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诸位,大别山犹如一盘石磨,只要我23个旅数十万大军合力转动,就能把共军碾成粉!”

    河南商城 罗家凹 1947年9月4日

    就在顾祝同调兵遣将的时候,刘伯承、邓小平为创建根据地,已经指挥部队先敌在大别山实施了战略展开。

    各部队行动要旨如下:

    3纵应迅速攻占立煌,并侦察六安、霍山、舒城、

    芦江、桐城、潜山、太湖诸城准备占领之;

    6纵主力应迅速攻占光山、经扶,并侦察黄安、麻

    城、罗田、英山、浠水、广济诸城准备占领之;

    1纵应于攻克罗山后,以一部破袭平汉路,另以张

    才千部占领礼山、宣化店地区迫近平汉线活动,主力集

    结罗山地区待机;。

    2纵应攻占商城,相机占领潢川,并准备接替光

    山、固始地区防务,尔后即在光固商地区待机;

    高大的青枫树宛如一柄擎天巨伞为初秋的大地投下一片绿荫。

    绿荫,军政处处长杨国宇席地铺开油印地图,一边比照刘邓前几天下达的行动部署,一边用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圈点目前部队所到达位置,还不时往小本子*记一些需要军政处配合的工作要点。

    杨国宇本是个闲不住的人,难得这样坐下来。他圆头、圆脸、圆眼,加上个头小,整个身子都是圆的,就像绿荫场上的足球,只要部队有行动,他就一刻不停地奔波,一会儿冲到东南,一会儿问到西北,连驻地老乡婆媳吵嘴、夫妻离婚他也会去“chā”一杠子。做调解工作。刘伯承为了能让他坐下来,曾几次督促他学点俄文,背背单同,以“消耗”过剩的精力,一举两得。他敬重“刘帅长”,照着做了。也算没白学,记住了俄语中把生过孩子的fù女叫“娃他母”,其余的全在忙忙乎乎中就饭吃了;而“毛病”却依旧,真真的“一举两失”。但此刻,他必须强迫自己坐下来,好好思谋思谋,否则他的军政处就要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球手”们争论、撕巴零碎了。

    形势发展太快了!

    短短几天,第6纵队(欠一个旅)已经拿下光山、经扶、麻城、黄安,正直抵长江北岸;第3纵队挺进皖西,如人无人之境,连克叶集、立煌、六安诸镇;第2纵队继占潢川之后,又迅速推进到固始、商城一线;第1纵队控制了罗山以南、光山和经扶以西广大地区;中原独立旅更是迫近平汉,兵临信阳……

    正如刘伯承所说:“我们要趁敌重兵追击尚未渡淮,大别山腹地空虚之际,迅速展开,广占地盘,来一个麻雀满天飞!”

    麻雀飞满天,窝还在下枫树下。

    几天来,物资统筹、伤员安置、车辆骡马使用、南下干部分遣、要qiāng支、要子弹……都把手伸向军政处。杨国宇真的忙成了个“球”。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诸多的野战军中,唯独刘邓在袖珍精干的指挥部里设了个军政处。当初杨国宇曾问成立这个处做什么,李达说:“刘邓首长历来主张机关要简化层次,但却又决定成立军政处,我体会有点像日本的不管部,协助首长管那些除了作战之外必须管又无人管的日常勤务。首长的意思让你去干不管部长。你挑几个人先把班子搭起来吧。”只三言两语,事情就这么定了。长期从事机要工作的杨国宇就从那个室内好似“台球桌”的狭小空间一下子跃到广阔的“足球场”。

    于是,野战军指挥部里就有了两个“大人”:一位是“邓大人”,一位是“杨大人”。直到1990年邓小平接见原第二野战军老同志时,一看到杨国宇,老远就笑着伸出手来:“你好呀,杨大人!”

    让杨国宇管“不管部”再合适不过了。他本来就什么事都爱管。“不管部”管的事情牵上挂下,吃喝拉撒睡,杂七杂八,形同乱麻,钝刀子不行。杨国宇的个xìng敢说、敢做、敢断,正好是把快刀,什么事到了他那里,保准“一刀”解决问题。当然,刀子太快有时受表扬,有时就免不了挨橹。杨国宇的另一个特点正好是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无论怎么批,晚上倒头准能打呼噜,转天醒来照样精神饱满得像打足了气的球。这一点,打从他跨进八路军129师的大门就练出来了。他是从红四方面军来的。刚开始,别人一提张国焘,就把眼睛对着他,好像他是机会主义“残余”。四川人又少,别人不称名不道姓,只管他叫“锤子”。他心里不舒服,要求回老部队。刘伯承说我也是刚来,人生地不熟,久而久之就会习惯的。他一想,是呀,刘伯承不也是四川人吗?就这么简单地想通了。

    杨国宇这会儿全神贯注,以致于走到身边的脚步声都没听见,直到邓小平叫了声“杨大人”,他才连忙站起来。

    “不错,不错。夏伯阳在动脑筋了。”刘伯承拍了他肩膀一下,又和邓小个并肩走去了。

    杨国宇望着刘邓的背影,心里犯嘀咕:首长在干什么?散步?每到一个新地方,刘邓都要转一转,一来散步,二来熟悉地形,以防敌人突袭,这已成老习惯了。可今天散步“散”得不对头,都出来好几趟守。邓政委站住了,回头看了看远处拴的几匹骡子,又继续往前走。是不是又要打我的算盘,准备再轻装?

    青枫树另一边有一块空地,张际春正在教一群战士擂稻谷。他做示范,战士们轮流学,结果洋相百出,不是连壳带谷擂成粉末,就是一糙下去砸个满天飞。张际春不急,再做示范。初秋的阳光仍很灼人,他的衣服汗湿得前心贴后背,更显得瘦嶙嶙的。

    部队初到南方,吃就是个大问题。总部即将断粮,派出去筹粮的张洞庭、张建涛带着一伙人很卖力气,跑了许多地方,挑回来的却是一筐筐稻谷。北方人吃不惯大米倒也罢了,可这一粒粒带壳的谷子怎么煮饭?张际春把总部为数不多的南方籍干部战士集合起来,问了个遍,也没有一个会擂谷的。在南方,这是婆娘们干的活。

    “吃大米的人不知道大米怎样脱壳,这也太不成话了。是不是呀?”

    张际春批评人总是这么柔声细语,批评之后必定再加上一句“是不是呀”。批评还要“商量”着批评,其实这正是他的魁力所在。

    没人会,张际春就亲自教。他挽起袖管,cāo起擂米褪,一捶一捶把黄灿灿的稻谷擂成白亮亮的大米,动作熟练得蛮像行家里手。

    刘邓大军的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由一人兼任,这在各野战军中独一无二。做政治工作,他能一下子抓住关键。军队支部建在连上是máo zé dōng的创举,而营团以上设立党委制度则是张际春的倡议与实践。máo zé dōng知道后,立即首肯,推广全军实行,而后又专门写了一篇《关于健全党委制》,使之理论化、制度化。做思想工作,张际春有句名言:讲大道理容易,说服人难。他的耐心细致出了名。日常生活,他扎在人堆里,外人分不出哪个是首长,整个一个“老炊事员”。行军时,他知道大家口渴,便常带着宣传队打前站,劈柴烧火煮上一大锅开水或稀粥,等部队一到,清凉凉的马上就能喝。宿营时,他从不占老百姓的内房,总是在堂屋里打地铺,和政治部的干部战士挤在一起。

    天突然yīn下来,一阵大风刮得青枫叶纷纷落下。

    杨国宇连忙收拾起图纸,看见刘伯承、邓小平又朝他走过来。邓小平的眼睛还在不时地打量那几匹骡子。

    杨国宇憋不住,迎上前说:“邓政委,你莫再打那几匹牲口的主意了。再减,你和司令员都莫得骑喽。”

    刘伯承笑了:“杨国宇不简单,居然能猜出邓政委的心思。”

    正说着,李达带着柴成文急匆匆赶来。

    李达报告:“司令员、政委,敌情有些变化。”

    柴成文的情报处处长干得相当出色。长期的机要工作使他养成不留片纸只字的习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