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铁剑无情 > 《铁剑无情》正文 第十六章 北邙山上行
    洛阳的北郊,黄河的南岸,盘桓着一座不起眼的山脉,他就是北邙山。它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黄土岭,不像五岳名山那样巍峨耸立,也不似黄、庐、雁荡三山那样旖旎秀丽,陡峭险峻,更不像武当、青城、齐云、龙虎四山那样道学深厚,源远流长。但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黄土丘,却埋葬着十余万做荒冢,尽是王侯将相一时权贵的坟墓。

    民间有句古话:“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从地理环境说,北邙山连偃师、巩义、孟津三县,东西长四百余里,海拔九十余丈。山势逶迤绵延,如巨龙横亘,它面伊洛之流,枕大川,朝少室,挟太行,跨函谷,山川绚彩,云日暄明。从地脉堪舆去看南俯瞰伊、洛二河自西向东缓缓流淌,贯穿洛阳城区;北望黄河如带,一泻千里。在此筑墓长眠安寝,正符合古人崇尚的“背山襟水”的风水之说。因此,北邙山历来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地脉独具龙格之妙,风水算是天下一绝。

    齐老板跟在陈庆之身后不禁感叹道:“北邙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旧人墓。能荣葬北邙山,也是莫大的荣耀。”陈庆之叹道:“旧时王侯将与相,都做北邙山下尘。任他是王侯将相,还是豪侠巨富,不过都是荒冢一堆。人生百年,世事不过都是一场大梦,还想去争这死后显荣,百代簪缨,又有什么意思?”

    齐老板道:“那是你陈庆之不去争,这世上尽是庸人,谁不想争这功名利禄,流芳千古。”陈庆之指着旁边的土丘问道:“你看这坟是谁的?”齐老板盯着土丘前的残破的石碑看了半天,也没认清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字迹,便道:“这字迹已经看不清了。”

    陈庆之道:“这人既然能葬在北邙山,想必生时也是显荣一时。但到了今日,只不过沦为路旁的小土丘,后人连其姓名都不知道。你看这人争了一生,又得到了什么?”齐老板道:“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他虽身后无名,但生前想必是天下皆知。就像你陈庆之一样,即使百年、千年之后世人不知你的名字,但你如今却是天下皆知,这难道不是一种名声吗?”

    陈庆之沉思片刻,道:“有理。但这却并不是我想要的。”齐老板道:“人总是想要自己得不到东西,越是自己拥有的反而越不知珍惜。”陈庆之看着他,笑道:“没想到你还能有这般见解。”齐老板笑道:“我虽爱钱,但并不是个俗人。”陈庆之面带微笑,信步向山上走去,齐老板只好快步跟上。

    高手决斗不仅要看武功的高低,更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杨少卿从小就生长在上清宫,对这里地形自然非常熟悉。熟悉地形,也就占了地利的优势,对于决战也就多了一分胜算。而且此处毗邻上清宫,洛阳又是杨少卿的主场,在人和上杨少卿又胜了一分。陈庆之想要不落下风,已经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尽量了解决战的地形,消减彼此之间的差距。

    二人行不多时,便已走到上清宫之外。门口迎客的道童,见二人器宇不凡,赶忙上前施礼,问道:“二位善士,要到观中进香吗?”陈庆之笑着摇头道:“我们不进香。”道童又问道:“二位居士,所来何事啊?”陈庆之道:“敢问小道长,翠云峰怎么走?”道童手指着一条小路,道:“翠云峰是我们道教天尊老子炼丹之所,就在上清宫旁不远。二位顺着这条小路,一直往前走就到了。”陈庆之拱手道:“多谢小道长。”

    翠云峰顶有一大块平地,东西长约四百步,南北宽约百步,地势平坦,一览无余。

    陈庆之背负双手,站在翠云峰上,不由感叹道:“杨少卿果然是位正人君子。”齐老板问道:“为何如此说?”陈庆之道:“你看这里和平常的练武场所有区别吗?”齐老板道:“没有任何区别。”陈庆之道:“在这里不管你站在何处,出手都是一样的。”

    齐老板问道:“那这和他是君子有什么关系?”陈庆之道:“若是让你来选决战的场地,你会选什么样的地方?”齐老板道:“当然是选对自己有利的地方了。”陈庆之道:“但这里对谁都是公平的。”齐老板长哦了一声,这才明白。

    陈庆之道:“我们回去吧。”齐老板疑道:“我们大老远跑过来,你跑来看了一眼就要回去了。”陈庆之道:“该看的我都看了,自然要回去了。”齐老板问道:“那你看到了什么?”陈庆之道:“若是一个人连决战的地方都选的这么公平,那你还要看什么?”

    齐老板道:“好吧。”转身便要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可他走了两步,发现陈庆之还站在原地不动,便转身问道:“你怎么又不走了?”陈庆之道:“现在走不了了。”

    齐老板疑道:“这是什么意思。”他话音刚落,忽然觉得背后汗毛倒竖,背后似是有双眼睛在盯着他。不知何时,他的身后已站着一人。他不敢回头,也不敢动,全身肌肉紧绷,随时准备出手。

    那人并未向他出手,只是静静地站在他身后。陈庆之忽然开口说道:“好久不见。”那人叹道:“是啊,很久没见了。”

    那人一开口说话,齐老板立刻就放松下来,他已听出身后之人,乃是上清宫宫主杨少卿了。齐老板的后背已被冷汗浸湿,虽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却觉得全身虚脱。

    陈庆之道:“我们应该有十五年没见了吧。”杨少卿森然道:“不,是十五年三个月零五天。”陈庆之笑道:“看来你记得很清楚吗?”杨少卿叹道:“你若是日日夜夜都受煎熬,你也会记得这么清楚。”

    陈庆之忽然不说话了,因为他也理解这种痛苦,虽然他们的痛苦的原因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痛苦的人。

    过了良久,杨少卿问道:“看完了没有?”陈庆之道:“没有,但我想已不用看了。”

    杨少卿道:“这里是我从小练剑的地方,它和别的练武场,并无任何不同。我虽比你熟悉这里,但也不会比你多占优势。”

    陈庆之也是一名剑客,所以他懂杨少卿的骄傲,也懂他对剑道的执着。陈庆之叹道:“是啊,我本不该来的。”杨少卿道:“你若不来,你也就不是陈庆之了。”

    杨少卿忽然又问道:“要不要看一看这北邙山的风光?”陈庆之道:“正想领略此处风景。”

    杨少卿带着二人朝峰下走去,路过上清宫的时候,他突然转头对齐老板说道:“你先到宫中喝杯茶水,休息休息。”

    齐老板本打算同他们一起去的,但既然杨少卿不许,他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到上清宫等着他们。

    杨少卿带着陈庆之边走边说:“这北邙山上,好风景没有,倒是前人的古墓挺多的。古人皆已死葬北邙为荣,争了一生,也不过争这死后的方寸之地,你说可笑不可笑。”

    陈庆之道:“我刚刚还和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和我说:“这些人求的便是生前身后之名,即使不能死后千古,但也做到了生前显荣。””

    杨少卿重重哼了一声,道:“一听这话便是那胖子所说,简直俗不可耐。”

    陈庆之问道:“你认识他吗?”

    杨少卿哼了一声,并不回答,而是说道:“总之你要小心那个人,他应该是融金会的人。”他看了看陈庆之,又道:“你身上到底有什么魔力,融金会要千方百计对付你?”

    陈庆之反问道:“你既然已经知道融金会要对付我,为何还要帮他们。”

    杨少卿大声说道:“你以为我是在帮他们?”

    他不等陈庆之说话,又道:“近年来,融金会在武林中崛起,他们欺行霸市,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中原虽无战乱,但也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很多武林人士也被他们害死,前辈名宿也身败名裂。我虽然是一个江湖草莽,但也不会做这种助纣为虐之事。”

    杨少卿语气稍缓,叹了一口气,道:“我妄被人称为中原大侠,却未做过任何行侠仗义之事。融金会为恶于前,我却置之不问,反而在此时邀你比剑。”

    陈庆之道:“你既然坚持要和我比剑,想必你也有你的苦衷。”

    杨少卿叹道:“不错,我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

    此时恰好经过李煜的墓,杨少卿指着李煜的墓说道:“你说这天既然已经生了赵匡胤,为何还要再有李煜呢?徒给历史加了些笑料罢了。”

    陈庆之明白他的意思,但他只有沉默,因为他此时说什么都是错的。

    杨少卿忽然问道:“十五年前,济宁一战,你还记得吗?”

    陈庆之当然记得,他却不愿提起,便道:“往事随风,还记得他干什么?”

    杨少卿哼了一声,叹道:“你倒是洒脱,一句往事随风,就可以将当年之事撇的一干二净。”

    陈庆之摸了摸鼻子,心想:“我当年也没做什么对不起你的啊?”

    杨少卿又道:“你当年为何要救我?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

    陈庆之心底好笑,寻思道:“我救了你,反倒成我的错了。”

    杨少卿回忆往事,继续感叹道:“我自七岁学剑,至今已有二十六年了。自我摸到剑的那一刻起,便将这一生都托付给了它。”杨少卿握住剑柄,当胸平举,眼睛注视着剑身,目光中隐隐有泪光闪烁。他又接着说道:“当年我手中握剑是一件多开心的事情,我每天都要抱着它睡,甚至连吃饭、洗澡都不离开它半步。”

    他突然放下手中的宝剑,大声吼道:“可是自从遇到你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快乐过。你知道一个剑客连剑都拿不起是什么感觉吗?你知道我有多少次想过要自杀吗?可是一碰到剑,我的手就会颤抖,心中就会恐惧,整个人都会不自觉的懼栗。一个连剑都拿不起的剑客,连想自杀都是一种奢侈。”

    他顿了顿,语气稍缓,又继续说道:“更可笑的是,这世上之人,尽是些夸夸其谈的蠢材。他们以为我不慕名利,才没有张扬诛灭匪寇之事。甚至还有好事者编了一首歌谣“仗剑逐寇八万里,长胜武林十五冬。”杨某每次听了都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一直没有澄清此事,并非我贪图剿灭匪盗的名誉。而是我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些都是我曾经受过的耻辱。”

    陈庆之叹道:“你这又是何苦呢?当年若不是我碰巧路过,你也一定能战胜他们。”

    杨少卿重重的哼了一声,摔了摔袖中,道:“我能不能战胜他们,我自己不知道吗?还要你来安慰我!”

    陈庆之道:“你只不过是误入了对方的埋伏,并不是你的剑法不如他们。”

    杨少卿怒道:“败就是败了,不管是偷袭也好,埋伏也罢,我都是败了。这本就不需要你来帮我说什么?还有,不要以为谁都需要你那假惺惺的怜悯。你这一生都是在为别人考虑,有人考虑过你的感受吗?”

    杨少卿的话就像一把刀子一样,狠狠插进他的胸口,他低下头,神色黯淡。

    杨少卿也觉得的自己说话稍重,变道:“当时还多亏了你,没有你的话,我想必早已命丧当场。”

    陈庆之并不是说话,杨少卿又继续说道:“再没遇到你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在剑道上的天赋是独一无二的,从未将天下英雄放在眼里。我学剑六年,便可战胜同门师兄弟,十年便可与我师父战成平手。他不知道是,他当时已不是我的对手。若是我全力出手,他最多撑不过五十招。我虽战胜了师父和众位师兄,但他们却并未生气,反而对我更加爱护。他们也将我当做上清宫的骄傲,上清宫中兴的希望。当年师父让我去剿灭秦岭的群盗,便是想让我在江湖中扬名,之后便想把宫主之位传给我。可我万万没想到,我竟遇到了你。”

    他又接着说道:“我当时初出茅庐,没有任何江湖经验,被群盗埋伏,落败为群盗所擒。对于这件事,我一直输的心服口服,心中并未怨言。真正让我耿耿于怀的是,当年我看到你的剑法,便已知道不是你的对手。但作为一位剑客,便是要向更高、更强处出剑。知道不敌,也要敢于亮剑,即使输了,也只是在剑法输了。若是知道不敌,便不敢出剑,未出手,便已彻底输了。不仅在剑法上输了,还在勇气上输了。输了剑法,只要刻苦练剑,用时间、努力足已弥补。可若是输了勇气,要怎么才能找回?”他这几句话说的慷锵有力,但却更像是在自言自语,他不在乎陈庆之有没有听,他只是要将憋了十几年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杨少卿叹了一口气,又道:“我回宫之后,闭关了五年时间。别人都说我不慕名利,潜心钻研剑法。而我自己却知道,我是拿不起剑,我每天都在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剑法,怀疑自己的剑道,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练剑。”

    陈庆之道:“还好你现在又能握起剑了。”他很理解杨少卿,理解一个剑客的骄傲,也理解一个剑客的痛苦。对于一个剑客来说,不能用剑,比要他死,还要难受一百倍,一万倍。不过幸好的事,杨少卿又能握起剑了,而且他握的还不错。

    杨少卿叹道:“是啊,我又能握起剑了,我能握剑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找你比剑,哪怕我当时明知自己必死。”

    他又叹道:“和你生在一个时代,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难过。也许天生我杨少卿,仅仅只是为了衬托你吧。”

    陈庆之忽然感觉有些冷,冷意并非来自山间的寒风,而是来自一个人的绝望。杨少卿虽然还活生生的站在他的身旁,但却感觉不到这个人的生气,因为他已没有了希望。他活到现在,也许只是为了要死在自己的剑下。他想要的只是一死,只有一死他才能解脱,对自己的解脱,也对剑道的解脱。他并非找自己比剑,而是再找自己送死,不管最后输赢,杨少卿都会死。他忽然也能了解,为什么杨少卿要将比剑的场地选在他练剑的地方。那里是他学剑的开始,也是他学剑的终点,他从一开始,便已想好了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陈庆之不愿看到这一幕,他低着头,缓缓的走着。二人沉默走了好久,正好路过光武帝刘秀的陵墓。陈庆之忽然开口说道:“你说是因为有了王莽,才有的刘秀?还是有了刘秀,才有的王莽?”

    杨少卿道:“自然是有了王莽,才有的刘秀。”

    陈庆之道:“光武帝天挺之姿、英略伟才,若无王莽篡汉,也难以发于中人之间。天若只生了王莽,那注定不会精彩。若只生了刘秀,最终也不过沦为兄长刘演口中的刘仲。天生此二人,才有如此精彩的乱世争雄。天生苏秦、张仪,才有的合纵连横,玩弄七国于股掌之间。天生诸葛亮、司马懿,才有的六出祁山,空城明计。天生宇文泰、高欢,才有的两家分魏,东西之战。如今,天又生了你杨少卿和我陈庆之,只不过是为了让天下剑道,更加精彩。”

    杨少卿泪水忽然涌出眼眶,他从未掉过一滴眼泪。不管受了什么样的伤,什么样的痛苦,他都没有落一滴泪,但现在他却突然哭了出来。也许只有剑客,才真正懂得剑客。

    杨少卿哭了好长时间,才慢慢的平复心情,道:“谢谢你。”

    他顿了顿,又道:“虽然我要谢谢你,但明日还请你务必全力出剑,因为我不会手下留情的。”

    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洛阳城中华灯初上,陈庆之站在邙山之巅望着高大静默的城郭,郑重的说道:“好。”这是对一个剑客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两个说不清的关系的人,同事眺望洛阳城的景色。若说二人是朋友,可明日二人就要决战了。若说二人是敌人,可对方却如此了解他。也许最了解你的人,真的是你的敌人。也只有你的敌人,才配做你的知己。

    此时,雄伟的宫阙、富丽堂皇的楼阁、千秋耸立的洛阳城,尽皆矗立在他们脚下。

    人虽然会化作尘土,但人性的光芒却会永远流传下来。陈庆之会死,杨少卿也会死,所有的剑客都会死,但剑客的精神却会永远流传下来。

    洛阳城虽然俯瞰人间数千年,但他也是人类建造的结果。人虽然会死,但人的功绩,人的开拓进取的精神,人的血脉都会流传下来。就像洛阳城一样,千载永传。这也是为何北邙山上墓冢无数的原因。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