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仙诣 > 《仙诣》正文 第十一章 闲得慌没事找事,仿隐士以待天时
    第二天李太兮就到县衙门报道,县令孙守德热情的招待了他,因为县尉尉迟燕主持屯田事务,所以一般都不会再衙门里。故现在衙门里的一二把手就是他们,下头最大的是捕快孙布,年轻人,孙守德的族弟。

    现在大唐一片欣欣向荣,前几年的匈奴过境和更久之前的各种战乱已经渐渐平息,虽然在很多人心里恍如昨日,但大多默契的不在讨论这个,就让时间抹平伤口。

    孙布喜欢巡街,大白天带着弟兄们四处闲逛,吃喝不仅有打折,还是公款,自己兜里也不是没货,日子过得滋润,只要在屯田上配合,他就没什么事情。朝廷新立,为了树立威信,官员们大都律己,谁也不敢触犯吏部的面子,民众刚刚太平,能忍的就忍,于是没什么案子,根据孙守德的话,上一次升堂断案是县里一个员外逛窑子被老婆发现,他老婆一气之下烧了妓院,事到最后,员外倾家荡产的打点,才免了老婆的牢狱之灾,这事儿沦为美谈。县里为了弘扬夫妻和睦,他们一家现在已经是县里管饭了。

    李太兮正准备大干一场,谁知道到这里以后一切都好,顿时没什么奋斗的方向,屯田的事情如果尉迟燕不求到自己身上,自己强行插手是忌讳的事情。真是无聊的混吃等死的日子。

    无所事事的回到家里,秦玉姿没几眼就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对他说:“太公钓鱼钓了多少年?你急什么?现下时政清明,所忧患的唯匈奴一事,相公想为国效力,有退万军之功劳,有崔老师、有我父亲,有陛下,将来只会有力不能及的可能,不会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可能。何不奋进学习,充实自己,将来才好大展胸中抱负、舞动乾坤。”

    “夫人所言是也,想我李太兮不过向塘一乞儿,五六年间能有今日,进展不可谓不快,再快就可能出事了。”李太兮大以为然。秦玉姿说:“相公往日常说道爷所传《太上经》有玄妙万分之处,往日繁忙无空修炼,现在如何?”

    “这事是该提上日程了,就算不能长生不老,延年益寿还是不错的。”李太兮点点头,秦玉姿道:“相公,依我看呐,这朝廷里真正厉害的就玄明尚书,朝廷外就是威震神州李湛云,要是没有陛下在,这两人还不定怎么兴风作浪呢。”

    “神州太平,陛下扫清寰宇,功盖千秋,福泽苍生,所有将帅豪杰自然该臣服,这正是我辈儒生该呕心沥血辅佐之人。老师曾言大治当来,我亦相信陛下会给天下一张满意的答卷。”

    秦玉姿道:“你倒是对皇帝陛下很有信心。”

    “这几年,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陛下的所作所为,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

    “我一个妇道人家,可不懂这些。”

    李太兮开始静下心来修炼,县令巴不得他什么事都不管,好酒好菜伺候,就算有事也是自己单方面解决,绝不敢麻烦这位大爷。半个月下来,李太兮觉得自己胖了。

    自从《太玄经》进入第二层,修炼的难度上升不少,不然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没突破第三成,李太兮估摸着,是不是该趁现在没什么事情去藏南道的断天山走一趟,只不过他现在是县丞,虽说没什么事情,却不好擅离职守,只得放下这事,反正三层的功法暂时还够用。

    也许真的是闲得慌,他跑到农田里看看那些人的农活,时下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在大唐屯田的区域,好的田都被官兵占住,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被运用,并且工部会有相关的农业官员进行生产指导,这里的粮食全部都被充进国库以充当军需,根据户部的计算,现在的屯粮已经可以让李湛云手底下的六十万大军一年没有忧虑。

    在军事上,行军的粮草来源问题已经差不多了。

    经过多日的走访,李太兮发现很多村子里孩童占据了全部人口的半数多,如今天下太平,很多安定下来的人开始大量的生孩子,以此孩童很多,但是相应的,也有很多人夭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太兮跟县令商量把粮仓里这几年的储粮发放出去,但是遭到了极大的反对,他明白,这种储粮都是应付灾荒或者兵变用的,岂能轻易动用?李太兮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这样熄灭了。

    接着他不甘平庸,把手底下的那些小伙子纷纷派出去,进行了一次全县的人口普查,并且对各个年龄段的人口进行分化,发现大部分的青壮年男子都被应征入伍,好在只不过屯田,还是就近,倒也没多大反对。只是不知道过几年他们被派出去打匈奴会是什么情况。李太兮看了这个情况有些皱眉头。

    有一天,他的同窗,少学和他同期会考的钟阅给他写了封信——

    鄙人钟阅,百拜书灵子爵、白原县县丞李姓太兮爵爷:

    昔日少学同窗读书,与爵爷未曾促膝长谈,不能算交心朋友也,然而书云君子之交淡如水,窃以为我与爵爷,亦朋友也。近闻爵爷会试成绩优异,未曾相贺,实为可惜。

    两月前长洛仕子青楼斗殴一事相信爵爷定有消息,其中亦有不少少学同窗,爵爷护送仕子们向塘屯田,途中想必已有分晓。鄙人添居少学兄长,会试期间亦受诸多仕子错爱,有一言不得不对爵爷言,为公则是天下大义,为私则余为本届会试寒门弟子清议院院长份内之事也。

    方今天下初平,神州经百年离乱,人心思定,赖陛下英明神武,我等有生之年,必不见中原大型战事也。故天下学子之要务,在于扶行王道,仁政爱民,为圣贤所谓大同、大治社稷鞠躬尽瘁,此亦爵爷当年退百万大军之言,我辈中人无不心之向往。

    然青楼庆贺一事使我辈寒门子弟脸面大失,再不复喜贺之意,今科举完毕,鄙人侥幸添居探花,将往北将军帐下做事,临行之际众仕子苦苦思索清议院院长之继任,我等皆以为天下之人里唯爵爷可以,万望勿却。信中附清议院名单一份,现院众人员一份为二,一在北将军,二在神州各处,军中自有鄙人,朝野诸位则万望爵爷扶照。

    朝中新旧势力交锋激烈,此我等皆知,爵爷身居高位,深得陛下隆恩,还是清河崔氏门徒、将军秦柏之婿,前途不可限量,清议院中人皆未满二十,国家未来栋梁社稷之臣也,爵爷深思勿却。

    钟阅书。

    李太兮看完了神色淡淡,这时候外面回来的孙布见了,问:“大人,有人给你写信啊?”

    “可不是,尽给我讲鬼故事吓我。”李太兮随口回了一句,孙布道:“明天我手底下有个兄弟结婚,去不去喝酒?”

    李太兮道:“好啊,求之不得,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唐突。”

    “唐突个屁,有个大官去吃他酒,可是大大的张脸。”

    两人再笑谈几句,就分开了,李太兮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背下清议院人员的名单,就把东西烧掉,当作没看到。为人臣子,切记拉帮结派,这封信看似给自己送了一大笔政治财产,却是个定时炸弹。之前已经拒绝过无数拉帮结派的邀请,这次也不会例外,李太兮当作没看见。

    李太兮还是在进行各方面的调查工作,这让他对这个社会有了更大的认识,也对应不应该攻打匈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因为百姓是不想打的,好不容易才平定下来,为死人报仇再死人很不值当。有什么比活人平平安安的更重要呢?何况那么多刚刚出生的孩子要养。如果真打起来,远赴万里去苦寒之地作战,真是不知道还有几人能回来。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朝廷的头上始终悬着匈奴这把刀,没办法安心从事生产,如果始终在边界囤积重兵,这可不是一两石粮食可以解决的。再者说,现在匈奴大乱,正是解决这个自古以来大麻烦的大好机会。而不打,过个几十年贝兰道十三州可就真成匈奴的了,这如何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

    李太兮把心里烦恼写给崔昆,请他给些提点。在老师的回信里,崔昆先是大肆夸赞了李太兮的不急不躁,希望他继续保持,现在朝廷对大唐社会极度缺乏民生上的了解,如果可以成文,绝对是一件名垂青史的大功绩。至于说战事问题,不打是背叛祖宗,如果为了民生不打,唐帝国会成为众矢之的,平不了民愤,投机取巧之辈如果趁机作乱很容易引发新的造反运动,到时候死得人会更多。同时告诫李太兮不要为表面的难处蒙骗,要长远。

    送了三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看了这三句话,李太兮惊了一身大汗,身为清河崔氏最有名望之一的门下省左仆射崔昆,竟然有倒向新派的样子。清河崔氏,是老旧势力里最大的一家。

    在做县丞的第五个月,李太兮的《太玄经》到达了第二层顶峰,他遇到了一个瓶颈,迟迟不能进入第三层,写信给老先生询问,家里传来信件:“老道士见信去世,死前口中道:吾气数已尽,汝好自为之。”

    李太兮连忙请假,准备回家奔丧。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