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错在永恒 > 正文 第二章 追往事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此句常被世人曲解为天地以及圣人并不是仁爱的,生养万物却又把万物作为刍狗一样肆意灭杀,天地和圣人对人对事的无情和不公平,以及万物生来不平等的意思。

    但事实上此句本意却是说天地生养万物但却不会干扰万物的生存,天地并没有偏爱任何一个物种或者任何一个人类,人人生而平等,而圣人绝对不会去肆意干涉他人的命运,不会“造立施化”,不会对某人特别关爱,一个人最终的命运始终应该由自决定,外人不可强行介入干涉。

    或许有的人生来就高人一等,但历史上亡国之君也并不在少数,或许有的人出身贫寒,但历史上崛起于阡陌之中,从一无所有到出人头地的人也并不在少数。

    当然,不同的层次追求也会不一样,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又如德经第八十章: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领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攀小国而言也。言使民虽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使民不用,惟身是宝,不贪货赂,故各安其居,重死而不远徙也。

    此章常被后人曲解为愚民思想的出处以及消极避世的执政理念。

    但其本意却不可仅仅只看这一章,道德经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章都应该结合前后的所有章节来理解,而断章取义永远都无法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何况古意中“邦”多指诸侯邦。

    此章本意应理解为老聃对无为而治的进一步阐述,以小见大,以治小国喻大国,是对清静无为思想的具象化表示,让人民安居乐业,当人民吃得好了,穿的好了,娱乐也充足了,借用现在的一句话就是全面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了,试问当这样的社会条件出现时,百姓本身又怎么会去收受贿赂,怎么会肆意犯罪,怎么会去想其他的不切实际的东西呢?虽然这样的社会本身是理想主义的,但这不正是我们从奴隶制走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几千年来所追求的吗?但或许由于其描述本身有些理想和极端,之后韩非子《解老》以及之后的注者更是完全曲解原意,并且核心思想贯穿于整本《老子》中,因此容易引起误解。

    《道德经》不是消极避世,此书本为治世哲学,却在君主专政的背景下被下放于民,致使其原意在千余年内被无数人曲解,当然在君权神授的封建社会,这样一个民本论的思想又怎么可能受到认同呢。

    道家思想一直与玄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认为玄学是伪科学。但任何一门传承了千年的学科终究有其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如此而已,很多人认为玄学无非就是算命看相测字,或是风水等学科。

    事实上玄学本身起源于《周易》c《连山》和《归藏》,玄学本身是一种哲学,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规律和现象的解释c总结以及衍生。

    由于古人对天地发自内心的敬畏,因此又把这种自然哲学与夜空中的星宿和自然界本身的各种无法解释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因此产生了八卦即:乾c坤c巽c震c坎c离c艮c兑。并与自然界的天c地c风c雷c水c火c山c泽一一对应。因此《周易》本身是研究自然界运行法则的一门学科,在后世的不断发展下,《周易》从原来的研究自然的理论扩充成为了把人类与自然联系到一起,通过自然的变化推测人类行为和天象变化的方法论。《周易》本身讲求的“周而复始的变化”与老聃所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不谋而合。

    而佛学本身讲求的是以出世的态度救济世人,希望世人看淡生老病死七情六欲,这与道家“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淡泊明志的思想相合,而佛教本身倡导人人生而平等,否定宿命论,追求生命的真谛的思想同样与道家思想有很高的契合度。

    至于儒学,世人知之甚多,不谈也罢。

    这些当年二人共同探讨的问题,让李羽清不禁回想起当年与周伶同游安徽,行至九华山下一个小城镇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首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做一挥手,谁人与相逢?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周伶便提议去这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一游。

    李羽清当然没有拒绝。

    一路走上山,他们不喜欢乘坐交通工具的感觉。毕竟人长两条腿不正是为了走路的吗?

    走路有至少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与喜欢的人多相处一段时间;二是可以以一种随意的态度观赏沿途的风景;三是锻炼身体,赋予你的双腿存在的价值。

    李羽清刻意压下了行走的速度,一般只要身边有走的不是很快的人,李羽清总是不会拿出自己的全速,虽然这样令他觉得不舒服——每次以这样的龟速走完,他第二天起来总会觉得膝盖会有些隐隐作痛,但他愿意这样走。

    能够与志同道合之人一边探讨人生哲理,一边漫步山林小道,岂非人生一大快事?

    立于峰顶,纵览四面八方之景,便不免顿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登高而立便觉心中郁闷一扫而空,云雾仿佛近在眼前却又无法触碰,身旁奇幻的景色,如置身仙境,使人心神俱醉。

    放眼望去,山石之上阳光向背之处的景色相差悬殊更不由让人大呼过瘾。

    更何况还有周伶相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