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村色迷离:平民市长升迁记 > 第40章 寒门学子
    张晓杏要我带她去省城京州,缘于她报考了我的母校京州大学。

    高考成绩放榜后,张晓杏考了562分,在市里排名文科类第21名。

    这样的成绩,对于山城学子来说,已属不易,很牛叉了。

    寒门学子,从小基础差,补习班几无,在全市进入排名,付出很多。

    但这成绩要想报考清华北大,估计戏份不足。

    而人大复旦之类的大学在我们省招生的名额有限,录取的机率很有限。

    张晓芸觉得没有把握,怕涮下来后没有学上。

    所以,张晓杏从一开始填志愿,就立足省内大学。

    当然,也不知是不是听过我的盅惑,或者考虑到离家近,反正她将京州大学列到第一志愿给填了。

    填京州大学的志愿后,她的一颗心,也就飞向了京州,飞向京州大学。

    还别说,作为京州大学的一届师兄,她的关系和我一下就融洽起来。

    以前我瞄一眼她的春光,瞄不瞄得到她那小蓓蕾还不定,但是那是不得活人的。

    她嗔怒得要杀人的样,杏目圆瞪,完全就与古时那贞烈女子似的,好像瞄一眼就掉了。

    她放假回村与我处了几天,特别是填京州大学的志愿后,我再看她,她也嗔骂我。有时候被我真看到小蓓蕾了,还过来掐我,但那力度,带着点点柔情,自然与之前另当别论。

    以前我是贼,她防着,护着,说话有着陌生人的客气,常海、常干部、海哥……现在好了,师兄、师哥!二师兄……反正巧笑媚兮,小师妹的样,叫得我是心花怒放!

    其时整个六月七月,将蔡运波得罪后,闲来无事的我,意志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

    那时间里,我只做了一件工作。那就是听从万峰镇副镇长江雯的建议,将村小幼儿园改造成留守儿童家园。

    其实怎么说呢,留守家园,也就是留守儿童补习班。但现在教委那边担心太过于违规,公开办班弄补习班,还收家长们的钱,这怕有些不妥,所以给弄成这样一个名字。

    换汤不换药,还是补习班。

    但我们出发点,不仅是收钱补习,而且确实是想照管暑假中的孩子。

    毕竟怎么说,放在河峪村来说,这里依山邻水,水是祸根,每隔一年二年,总会有孩子溺水身亡。

    留守儿童家园里边的老师还是张晓芸和李芳。这本来不属于她们的工作,但我鼓动她们,张晓芸是想多赚钱,李芳呢,而是我央求她帮帮忙,熟门熟路,上手顺当一些。

    除了张晓芸和李芳外,我还让徐得喜招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阿姨,负责孩子们的看管。

    那帮10来岁的孩子太过于调皮,张晓芸和李芳两人根本忙不过来。

    留守儿童家园建起来并散布消息出去后,想不到效果还不错,很快收到了村里的二十多个孩子的积极报名,还有邻村万胜的村七八个半大的孩子,也被家长给送了过来。并且大多数家长,都说搞得好,不错!

    为这事儿,江雯领着镇教委的李运来主任特意到村里来查看过。

    收费的情况,安全的情况,还有课时安排等等,进行过查看。

    江雯其实不太懂孩子们的教育,她只是一个因为爱情而赌气到乡镇来的“爱情避难者”,但是镇教委主任李运来是个行家,多年的教育经验他对河峪村的暑期教育评价有佳。

    毕竟怎么说,无论是安全设施的建设,还是课时安排,收费标准,差不多都是我一手弄的。这些都是我借鉴网上的补习班收的,而且在京州大学的时候,我也给人当过家教,知道孩子们假期教学的一些方法和门道。

    当然,办学这事儿最得利的也是我与徐得喜。

    徐得喜作为河峪村村长和书记,为促成这事儿。他发通知、开会,鼓动村民将孩子送来,并积极缴费,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为这事,赢得镇委领导刘明的口头表扬。

    而我则因为协调和推动整件事情的发展,被镇教委的李运来主任和江雯镇长肯定。

    江雯或是与李建军别着,心想你不是觉得我工作搞不好嘛,那我还非要搞好了给你看。

    这样,他们还组织了清峰日报的两名记者到河峪村就我们办留守儿童家园一事进行过报道。

    没隔几天,这两个记者就写了篇一千多字的稿子,配上我和徐得喜以及一些孩子们的图片,刊登在《清峰日报》第二版一个叫做“聆听发展足音、感受清峰变化……记者走基层”的栏目上。

    清峰日报是清峰的党报,差不多镇上、村里,都有。这个栏目出来,还真是挺轰动的。

    这让徐得喜小小地牛逼了一回,也让我在万峰镇上有了存在感。

    以前出入万峰镇政府,除了江雯与我打招呼之外,别的人不鸟我。

    这东西出街后,万峰镇政府里边的好多人认识,就连看门那老万,也挥着报纸说,哟,这不是那个河峪村的常海来了嘛。

    人是需要鼓励的,既没有荣誉也没有人认可,做啥也没有劲。

    《清峰日报》将这我优秀事迹一刊登,我就感觉全身有了力量,心里的想法也有些改变。

    那就是只要做出点成绩,领导不仅肯定,老百姓也还是肯定的。

    为此,就清峰日报出街的那几天,我带着闲赋在家的张晓杏对河峪村的经济情况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摸底。

    我带她出去时,美名其曰:进行社会调查!

    那几天张晓杏的心早飞到京州大学,她一心只想听我介绍京州大学的情况,昔时的冷漠如霜得到一个根本的改变。

    冷美人张晓杏的改变,也让我更有信心。

    那几天我就带着她,各骑一台电瓶车。到河峪村各组、差不多进入各户,都进行了经济现状的摸底。

    有多少户人家打工出门在外,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家里有多少亩地,这里盛产什么?……都摸得一清二楚。

    经过一个星期摸底,我和张晓杏初步为河峪村的发展,定下了几个方案。

    首先确立村里的定位就是万峰生态土猪养殖村和万峰绿色苗木发展村。

    这两个项目的苗头,一是蔡运波家上的母猪上圈后,生了,赚了钱。

    一窝下了十六头仔呢,卖了七八千。虽然刚刚满月,但被四乡八邻的乡亲全给买走了。为这事儿,蔡运波在卖猪娃那天,请我吃饭。因为依照惯例,他要管这买猪的下家一餐饭。

    他本来对我有成见,但那天他就是亲自来叫了我。

    人高兴嘛,哪还记得那么多前仇往事。到了他家,好酒好菜两大桌子,周边邻居也搭着这个伙美美吃一通,都笑得哈不拢嘴。

    从他家喝酒回来,我就想——嘿,这公猪爬到母猪上给弄出来的小猪,比那用人工受精的猪要好卖好多,原因是啥,就是万峰乡河峪这周边十里八乡的农民都知道,公猪上的圈的猪肉,要比针管子弄出来的猪肉好吃。

    前者是本地黑毛猪,后者是良种大白条。从这点看,这河峪有养土猪的传统,并且,现在河峪就有正宗土猪的基因。这要好好蓄出来土猪种,打响河峪土猪品牌,给农村增收,村民致富,应当是一个好门路。

    还有一个项目就是刘国柱所掌握的花卉苗木的种植培育与经营。

    刘国柱这家伙,头脑可灵活着呢。

    他买一个小面包,大家都只以为他拉拉散客,赚点散碎银子。哪知道,这家伙那是与城里的一家花载经营商搞着销售联营。他家屋后面的院子里,开辟出来一块亩把地,然后移植些花卉苗木,这是我知道的事情。而买面包车,就是想不与林管站、林业局这些单位产生纠葛,躲避这些人的盘查。

    就在我与张晓杏调查的那几天,刘国柱将他家里的一盆树疙瘩放在面包车上,拿到城里卖了。那是一棵野生紫薇花,估计有着几十年的树龄,这是三组修乡村公路的时候,挖下来丢在路边的,刘国柱捡回来放在家里精心养护。不曾想这一拉到城里,就一盆这差点成为干柴火还嫌不好烧的家伙,刘国柱足足卖了五千元。

    沃草,五千!刘国柱伸出五根手指笑着对我说时,我都不觉嘴里喷出草这个字,心想刘国柱你是暗暗发财不带乡亲们致富!刘国柱咧着嘴笑,说常海你不懂哦,你还是嫩了……他还是原来的那意思,就是担心赚钱了,林业查,运输管,然后村里还卡上一段。

    虽然我也有这样的担心,但另一个创富的项目却在脑海萌生。那就是利用河峪村的地缘优势,土地优势和林木资源优势,靠山吃山,就依刘国柱所形成的那种模式,自已利用荒弃山场种一点,到野地林洼挑一点,自留山上培育一点的作法,培育花载苗木,实地本地资源的增值。

    虽然我也知道,这项目或许诚如刘国柱所说的那样,等做大了被各个环节给卡着。但是,卡能算什么,在时事和民众需求的推动下,有什么能阻拦着乡亲们奔向富裕的力量。再说,实在不行,我找江雯,找徐昌福,甚至写信给县委书记……

    当然,这两个项目初步形成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深入看能否切入实际,我还与张晓杏去调查了一个养乌鸡的养殖户,看他能不能牵个头成立合作社,实现村里乌鸡养殖的规模和现代化。还有一个是种天麻的。这家人种了四十多亩地天麻,我和张晓芸去看时,因为雨水太过充足,天麻在地里烂了很多。但是,效益折算下来,这家人脸上还有笑脸,还说赚到钱!这也是我拟于在脑中构建项目的一个方向。

    每天的东奔西走,张晓杏也不觉得累。

    或许这个小女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是蛮能吃苦的。甚至我都觉得,她比张晓芸还要霸蛮、还要坚强。也看得出来,当我说带着她调研家乡的发展前景时,她心中的那团热火熊熊燃烧。

    这样坚持了有七天还是八天,我打算到那个种天麻的村民家里问问他成本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时。张晓杏却叽咕着不想去了。

    我以为小女生累了,我说你不去算了,我一个人去。

    张晓杏却拉着我的手,然后变戏法地从口袋里掏出一纸通知书,笑嘻嘻朝我说:“师兄,我昨天收到京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

    “是吗?真好!晓杏,真好!”我为她由衷高兴。

    她笑,笑着见我扫过通知书后,却小声地委求我:“师兄,离开学还有段时间勒,你能不能在这些天,先带我去京州大学诳一圈?熟悉熟悉环境?”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