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天子录 > 正文 第146章 局势
    摆正了位置,看透了眼前的局势,众藩王对于撤爵改制也就不那么抵触了。眼前有个大好的机会,进入一军之中担任一把手,二把手,他们自然要争抢。不为别的,也是为了日后自己一系着想也要去争。

    “首先说好,拿了位置,就要出全力!不然,耽误了正事,不但宗人府饶不了他们,皇上也会重处!”

    靖江王朱佐敬说道:“此次皇上说了,需要十个师一级的政委,但是十个师之下的其他单位,例如旅一级,团一级等,职位空缺的更加严重。皇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只要皇室宗亲有能力,有想要去做的,那么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宗人府也会尽力去为宗亲争取。”

    “但是,既然是想要进入军中为官,就要落实皇上有关撤爵的决定,撤爵才能领官。诸位要想清楚,拿了官,却不想除爵,那可是要掉脑袋的。皇上震怒,不要说是你们,就是宗人府也吃罪不起。如今大好的局面也会就此败坏,皇上震怒之下,万一一个不耐烦来个雷霆手段,我们都要遭殃。这一点,诸位回去后都要给下面的宗亲讲清楚。”

    襄王也接着靖江王的话,说道“还有一点,进入军中为官,虽然现在看起来职位不显。甚至,有些职位官职并不高,但是眼光要看得长远,只要有能力,总有出头之日。日后如果能出人头地,不比当一个受猜忌,没有自由的闲散王爷要强上百倍。其中意味着什么,我想不用本王明说,诸位心里也都一清二楚。”

    “所以,回去之后,对于一系之下的皇室宗亲都要做一个挑选或是考核,那些不学无术的就算了,推荐上来也是丢人现眼。有能耐,有本事的日后才有机会在军中立足,才能更上一步,出人头地。”

    诸王闻言后纷纷暗自点头,这是自然,他们也不都是酒囊饭袋,其中轻重他们自然知晓。这可是关系着日后的权势地位,他们自不会在这件事上乱来的。

    见诸藩王态度严肃,肃王暗自点了点头,朝廷想要消减皇室宗亲的数量虽然无奈,如今却多了一条出路,对诸藩王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希望这些藩王能看清局势,认真对待这件事情,为宗宗亲的前程不遗余力。

    挑选有能力有才干的去爵宗室进入军中,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挑选出来的。不过,诸王心里也都憋着一股劲,宗人府也是自想要依靠这件事情在朝堂大开关系,让人刮目相看。

    一番商谈后,众藩王纷纷退去。接下来他们就有的忙了,挑人,考核,安抚那些没有被选中,同时爵位被撤销的宗亲。总之,事情很多。

    大殿中,很快就只剩下了三卫副宗正。

    这时,肃王想了想,稍微沉吟后,道:“既然撤爵已经开始,诸王都不反对。那么,那几个还没袭爵的亲王爵,本王认为也该给他们袭爵了,这样也有利于在他们那一系展开撤爵,两位认为呢?”

    靖江王微皱着眉头问道:“老王爷说的是岷王,周王他们四系?”

    “对!”肃王道

    “只怕皇上那里不太好说?靖江王摇头。

    “确实该袭爵!”

    襄王微微顿了顿,道:“皇上有言,撤爵改制从现在开始,未曾袭爵的可以袭爵,以第一代算!本王认为倒是无妨,皇上也不会为了这个就不让他们袭爵。况且,袭了爵,也有利于他们那一系的宗亲撤爵改制。”

    这就是所谓的收买人心了,萝卜大棒两手准备。

    “既然如此,小王自然乐见其成。此事,还需要我等联名,也算是宗人府成立后为宗室做的第一件事吧!”

    “如此甚好!”其他两位老王爷熙然道

    折子送到了朱祁钰的桌案上,只看了一眼,朱祁钰就直接批复,认可了他们的决定。皇室宗亲的爵位待遇等改制已经展开,给那四个尚未袭爵的藩王袭爵,利大于弊。况且,这也是收买人心的大好机会,何乐而不为。

    辽东,奉旨前往东北调查朵颜三卫遇袭事件的朱谦毛胜等人一脸的无奈。刚一到辽东,还没来得及展开工作,一个让人头痛的棘手事件就让他们恼怒和无奈至极了。

    临时驻扎的办公房内,看着端坐一旁的落雁,一群人面面相觑,很是无奈和头痛。

    落雁是被早就因为公干前来辽东的郭登和徐承宗送过来的,在他们一到辽东后,就直接送了过来。

    而在此之前,早在朵颜三卫被伏击损失惨重的消息彻底走漏后的第三天,一直四处躲避的落雁他们便直接找上了门来。

    面对这位,无论是郭登还是徐承宗可不敢有丝毫大意,而种种迹象表明,朵颜三卫的遇袭或许就是这位的手笔,他们在大吃一惊,震撼万分的同时,同样也是一脸的紧张和焦虑,如今这种局面,又是身处辽东几乎和兀良哈挨着,这位要事身份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他们在见到落雁的第一时间便是想要将其送回京师。免得泄露了身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落雁却死活都不愿意离开。

    开玩笑,抗旨不遵,假传圣旨,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以她的身份也不会受多大的惩罚。但是这个时候皇宫里的几位可都在气头上,作为最熟悉他们的落雁,这个时候自然知道不是回去的最佳时节。

    虽然,无论到什么时候回去惩罚都不可避免,但是还是等过了这段时间,等他们的怒火消失了之后再回去比较好。

    打着这个目的,她才会找上徐承宗他们。至于他们想要送她回京,打死她她也不会再这个时候回去的。

    所以,万分无奈之下,徐承宗他们只能甩锅,将这个烫手的问题抛给了刚刚来到辽东的朱谦他们。

    朱谦他们也很郁闷和无奈,甚至暗自里早就将郭登和徐承宗的祖宗八代都问候过了。

    这位的身份太特殊,打不的骂不得,虽然名义上是他们的下属,可是他们却不敢当真,更不敢言辞严厉的去命令和斥责。

    以往留在军中,又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况下,他们巴不得对方留下,以她手上的情报系统,能减少他们很大的工作量,让他们对接下来要处理的问题减去很多麻烦。

    可是,事到如今,即便是他们对之前朵颜三卫的事情一无所知,现如今通过种种蛛丝马迹也都猜到了大概。这位,显然就是一手导致了朵颜三卫损失惨重的罪魁祸首。

    而他们则是奉旨前往兀良哈去调查朵颜三卫遇袭事件的,带着这么一个定时炸弹,万一到时候被人认了出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所以,他们也坚决不同意落雁留在军中。

    可是他们和徐承宗一样,除了好言相劝之外,哪怕是难听的话都不敢多说一句。

    但是,打定了主意不想回京受罚的落雁任凭他们连番上阵,苦口婆心的劝道,就是不为所动。

    这让一众人满脸无奈,心累的要命。同时,对甩锅的郭登和徐承宗那是毫不客气的暗骂不止。

    “诸位将军放心吧,属下定会安安分分,就带着调查的队伍中安分守己,不越雷池一步。不会给诸位将军惹麻烦的!”

    落雁看着众人发苦的脸色,她也很无奈。这个时候回去铁定躲不过一顿削,甚至,还会禁她的足,她可不想在众人气头上的时候回去。

    但是面对众人的敢怒不敢言,她也不是不知道,这个时候也只能示敌以弱,装可怜了,不然,真要被强势送回去,她也拗不过对方。

    “况且,属下留在队伍中也能起到一些作用的,军情局卫士擅长情报收集,对诸位将军前往兀良哈调查朵颜三卫的事情还是很有帮助的。”

    众人相视一眼,都有些心累,罪魁祸首就在眼前,还需要去调查?说的跟真的一样。

    带着她去才是真的疯了!

    但是朱谦他们最后发现,他们还真的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人可以留下,但是也必须上报,让皇上知晓。还有,要约法三章,不同意,哪怕是把人给绑了也要送回京师去。”无奈,他们只能这样决定。

    落雁眼睛都笑成了月牙状,急忙点头。

    三人再次相识一眼,都有些拿不准这个决定是对是错。

    带着造成朵颜三卫损失惨重的罪魁祸首去调查朵颜三卫遇袭的幕后真凶,他们真的有些要疯了。

    京师,政事堂内,于谦以及五位辅政,一位后补辅政全部都在。此时,他们的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有些凝重,也有些担忧。

    如今正是朝庭最为忙碌的时节,秋收已经开始,科举也已经就要举行。官道的铺设,特别是靠近边境以及东北地区此时即便是已经秋收了,依然没有丝毫停工的意思。人手也在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调往东北,为的就是能够尽快将水泥大道在大雪降临之前铺设妥当。

    全国的人口迁移也在大规模,不间断的进行着,吏员入官也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展开。接下来,边境省份将会实行总督制。皇室宗亲的爵位改制也将成为朝廷将要面临的艰巨任务。

    这一桩桩,一件件,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不给人喘息的机会和时间。

    整个朝廷机构都是在紧绷着的状态下运行,政事堂更是通宵达旦,争取将所有事情多做到极致,不出纰漏。

    每个人都很忙,很累,忙到连停下来喝口茶的功夫似乎都没有。而负责统御整个政事堂的七位总理大臣,辅政大臣更是忙的就直接住在了政事堂。时间长的,已经连续十余天不曾回家了。

    可想而知,他们该有多么的忙碌。

    而像今天这样七位大佬齐聚,已经许久不曾出现了。

    ”东察合台大汗笃思忒马黑麻遣使进京,对朝廷对吐鲁番用兵,并灭了土鲁番将其吞并一事大发雷霆,要朝廷给个说法。也先和瓦剌大汗脱脱不花也都遣使入京对发生在西北边境的袭扰之事要求朝廷给个解释。“

    于谦揉了揉眉心,一脸的凝重,拍了拍手上的折子,继续说道:“西番诸部也纷纷来了询问的折子,对朝廷覆灭土鲁番,剪灭关西诸卫一事要求朝廷给个说法,不然西番诸部将人心惶惶,恐会做出其他举措,不利于西番平定安稳。”

    于谦话音刚落,一旁的辅政大臣胡灐接着说道:“这还不算,辽东也在用兵,兀良哈虽然没有明面上动兵,但是也在对持之中。一旦兀良哈情况恶化,事态升级,战事也将一发而动,朝廷定不会做事兀良哈的战火蔓延,从而影响东北地区的安稳。”

    “辽东,兀良哈等东北地区,西番等西北地区接连发生军事冲突,战火蔓延,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也不甚至时间也不会短。”

    “什么时候朝廷一下子又回到了战火纷争的年代了?”

    “辽东,兀良哈地区用兵本官倒是不反对,但是为什么突然对西北地区用兵?”

    何文渊有些不解:“土鲁番一向和我大明互不侵犯,有些摩擦也都是一些小打小闹,也没到灭国的程度。而且,关西七卫自太祖时期开始世代替我大明守着西北的门户,虽然有时候也会有些俞规,总体上来说还是功大于过的,皇上突然出兵剿灭他们,大有不妥。岂不知妄动刀兵,挑起战端,非是明君所为,我等还是要劝谏一番为好。”

    “眼下大明政务繁重,各种改制也都在实施,国中各种弊端和问题也都纷纷显现。这个时候实在不适合多起战端,眼前还是以国内情况为主为好!”陈循弗着胡须,也劝于谦带头一同前去劝谏。

    “这种事本官认为我们还是少插手为好。”

    一直默不作声的高谷不认同众人的意见:“皇上明确确定,军政分离,我们主管政务,军权自有皇上以及军委会诸位将军统辖。如贸然插手军务,哪怕是就此事提出不满或是劝谏,对皇上来说也是一种插手,同时还得罪了军委会上下。”

    “其他的不说,以皇上的性子,现在我们去劝,皇上不一定会同意我们的劝谏不说,还会认为我们管的太宽了“

    “虽然如此,但是我们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朝廷战火四起,四处树敌吗?“

    何文渊反驳道:”明知皇上所行不正,我等身为臣子不去劝谏,反而因为种种顾忌视而不见,任凭事态恶化下去,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局面,非臣子所为。”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说服不了谁。

    “好了,此时到此为止!”

    于谦摆手,决定道:“皇上所作所为定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等不得非议。况且,眼下的局面还没有到诸位所说的那么严重。再者,皇上出手,一贯是谋定而后动,如今一切不过是刚开始而已。我等暂时还是先以旁观为主,一旦事情真的往坏的一面发展的话,到时候我们出面劝谏制止也不迟。”

    “现在出面的确时机不对,皇上既然已经出手了,在没有出现恶化的情况下,即便是我们去劝,这个时候他也不见得皇上会听取,反而适得其反,还是迟一些时间再说吧!”

    “难道我们就这样什么事也不做?”胡灐不满道

    “我们亲自去劝谏暂时还不需要,将这些各族各部落送来的折子都给皇上送过去,他自然也就明白了我们的意思。至于其他的,日后看情况再说吧!”于谦顿了顿后道

    于谦的决定使明智的。

    朱祁钰已经不是之前他没有登基之前时的郕王了,那个时候他虽然贵认亲王,却没有多少可取之处。然而,当他登基之后,种种手段以及布局让人大开眼界,身上的种种神秘和过人之处也让人异常的震惊和意外。

    所以,即便是如今两地作战,战端四起,作为见识过朱祁钰种种奇异手段和诡异莫测的布置之下的众人来说不过是兵山一角。这个时候去劝,搞不好是自己碰了一鼻子的灰,弄得里外不是人。

    对于瓦剌诸部,鞑靼诸部,西番诸部以及东察合台汗国汗国的上奏折子,朱祁钰也就草草看了一眼就直接置之不理了。

    他现在是没有腾出手来,不然,鞑靼,瓦剌,西番和东察哈台他都要一一的全部都收拾了。哪还能让他们上蹿下跳,在他眼皮子底下蹦跶。

    “快了,等我解决了东北的问题,在发展个两三年,一个一个的都给你灭了。”

    朱祁钰眸子深邃,自言自语道:“不过,你们可不要蹦跶的太欢。不然,我一个忍不住提前出兵,你们可就倒大霉了。”

    “看来对国内的发展加快进城了,周边的问题也要快速解决了,不然万一等他们反应过来集体发难,或是对外情况恶化,大战一起,应对起来可就难了。”

    朱祁钰挑了挑眉,而后拿起毛笔奋笔疾书,几份密信很快便通过特殊手段传递了出去。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