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天子录 > 正文 第100章 抛砖引玉
    虽然这道突然颁布的上谕自一开始就轰动全国,但是随着大明日报的出力,人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在他们眼里属于皇亲国戚的皇室宗亲们,原来他们生活的如此拮据,艰难,甚至不如普通的百姓,顿时同情心泛滥。而对上谕,对皇上的叫好声也是一天高过一天。

    称赞的声音自然是皇上的,最起码礼部尚书杨善没有感觉到。此时,他正在政事堂内被辅政大臣王直喷的满脸都是口水。但是他还不敢躲,只能站着任其口沫横飞。

    “如此重要的事情,你竟然擅自做主,为何不事先征询政事堂的意见?你眼里还有政事堂,还有规矩可言吗?”王直须发皆张,双眼瞪得老大的冲着杨善在咆哮。在他说话的同时,由于少了几颗牙,吐沫星子随着他开口说话也忍不住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怜的杨善官服前襟几乎已经湿了一片。

    而其他几位政事堂辅政大臣以及总理大臣于谦也都在,就这样看着杨善被王直用口水喷的反怒不敢言的样子,也没有人开口劝说。

    “说话呀,怎么不说话了,哑巴了你。”王直上前一把揪住杨善的衣衫,怒喝道;

    “王公,非是下官不想征询政事堂的意见。下官也提过,可是皇上说了,皇室宗亲的任何事情自然是由他说了算,即便是政事堂也无权管辖,自然不需要再找政事堂商议了!不但是现在,就是日后,有关宗亲的任何事情也无需经过政事堂同意,皇上自会处理。”

    “你!”王直一听顿时无话可说,其他几位辅政大臣闻言也都脸色微微一变。

    王直脸色变换,也不负之前的恼怒,少许后,他喝道:“我要去找皇上,我要问清楚。”

    说罢,就要往外走。这时,其他几位辅政大臣急忙上前将其拦下。

    王直脸上浮现温怒,冲几人呵斥道:“拦我作甚,我要找皇上理论理论,什么事情都绕过政事堂,还要政事堂干什么,干脆直接拔除了省事!”

    众人都被王直的话吓了一跳。

    众人急忙劝解道:“老大人可千万不要乱来!”

    “哼,老夫非要弄个明白。”王直也不以为意,嚷嚷着就要去找皇上。

    “算了,老大人何必再因为这些许小事惹得皇上不快,又让皇上对你恶了三分。”

    于谦拉住王直的手,极为认真的道:“皇上做事极有分寸,很多事情你我当时都认为不妥,但是眼下却都证明我们的眼光却是短了一些。”

    “可是!”

    王直刚想反驳,于谦摇了摇头,又道:“大明疆域广阔,种族众多,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求,试问单是如今每天所要面对的事情,单凭政事堂你我等人能够处理的完吗?如果再加上军务,再加上宗亲,我们还忙得过来吗?即便忙的过来,也不过是在重大事情上有所建树,而在一些次一等的事情上就会出现耽搁或是不足的地方。长此以往,耽搁和不足累计,问题爆发了将会更加严重。而我们如今则是各管一摊,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管理。我们也有时间更加细化的去处理问题,尽管依旧有些问题处理的不是十分完美,可是耽搁和不足的地方却是少了很多。”

    于谦认真的看着王直:“王公认为呢?”

    王直在沉默,其他辅政大臣也在沉默,以往他们还没有这样想过,总以为纵览全局才是大展他们才能的时候。却不知道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也只能顾及大事要事,至于次一级的事情,不免会耽搁或是有处理不足的地方,而那些耽搁或是处理不足的或许正是生死攸关的。

    而现在,他们只处理国家治理方面的事物,不在兼管军务,事情就少了一半,他们就有时间能够快速的处理任何事件,避免很多灾难和不幸的发生,这又何尝不是大功一件。

    “老夫老了,等迎回了太上皇,从瓦剌回来,老夫就乞骸骨,该告老还乡了。”沉默了少数,王直本就有些佝偻的身子愈发的弯曲了,他摇着头,落寞的向着自己的位置走去。

    其他人闻言心中微微一震,他们心中虽然有了些许猜测,可是当王直当面说出来后,还是极为吃惊。

    任你做多大的官,总有干不动的那一天。

    关于皇室宗亲的事件还在继续酝酿和发酵。在明发上谕后的第三天,已经有亲王的折子递到了朱祁钰的龙案上了。

    内容不用看朱祁钰都知道,除了反对,好像这些所谓的皇室宗亲也不会写点别的了。

    第四天,反对的折子像是雪花一样,堆满了乾清宫内的龙案。无一例外的都是反对声。

    这一次,除了亲王,还有大量的郡王,公主,以及镇国,辅国等次一等的宗亲。

    接着,第五天,身居后宫,几乎不再过问前朝任何事情的孙太后也派人将朱祁钰叫了过去,继而便是一番言辞激烈的责问。

    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收到奉国中尉和乡君的反对奏折,倒是让朱祁钰颇为惊奇。

    他在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此事越演越烈,几乎大明所有的皇室宗亲都送来了奏折,反对罢除奉国中尉和乡君。

    就在这种环境下,瓦剌大汗脱脱不花进奉的金银珠宝,以及送还的大明百姓和两万瓦剌精锐在政事堂收到求和折表的第八天终于进入大明境地。

    政事堂对此极为重视,这边派出以户部尚书为主的一大群官员,亲赴边关迎接。之后,他们将负责回归百姓的安置。

    至于金银珠宝以及两万瓦剌精锐则是在无崖的亲自带领下,进入北大营,财货等则是直接冲入府库。

    瓦剌求和的信息也不胫而走,加上大明日报的有力宣传,瞬间盖过宗室爵位改革,成为京师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论对象,有效的缓解了朱祁钰的压力。

    不多久,大明派往瓦剌的使团也到了出发的时间。

    朱祁钰没有送他们出城门,而是在皇宫中为他们践行。之后,以王直为正使的大明使团约一千余人在骑兵师两个团的护送下浩浩荡荡的离开皇宫。

    “红翎急报,八百里加急,闵粤浙大捷。”还没有出京师的大门,笔直光滑的官道上就传来了一阵大喝声。

    “好像是红翎急报,杨大人,你听到是喊得什么?”王直只看到远处有一道红色在快速靠近,至于声音,他年纪大了,耳朵不大好使,没听清楚。

    “是八百里加急战报,闵粤浙大捷,只是不知道是和哪里大战?”杨善有些奇怪,最近没听说朝廷在和闵粤等地用兵啊。不过,心中疑惑,他脸上的喜色却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来。捷报起码说明是场胜仗,这对出使瓦剌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拦下来问问不就知道了。”王直也很奇怪,没听说最近对闵粤用兵啊,哪来的大胜?

    一旁的杨善闻言脸色顿时一变,急忙道:“王大人,如今军政分管,军事上的事情我们还是不要插手的好。”言下之意很明显就是劝王直不要一时糊涂插手军事,不然皇上可是要找你麻烦的。

    其他随行人员也都一脸紧张的看着王直,生怕他一时头脑发热插手军务,到时候他们也跟着落不着好。

    王直一愣,他还没有从军政分管这件事上彻底的走出来。摇了摇头,也不再多言。

    身旁众人见此都暗自舒了一口气。

    身旁,一个随行的八品书记员倒是像是想起了什么道:“下官记得,闵粤地区在正统九年曾爆发过旷工造反事件,当时好像一群在福建开矿的旷工不堪官军剿捕,一个叫叶宗留的旷工等率众起义,杀死了朝廷军官造反。记得他们好像是首战告捷,在当地威声大振,闽浙一带矿工c农民纷纷参加,拥众数千,转战于闽浙赣三省边界。之后又与福建一支反叛军互为呼应。所到之处,当地官员以及世家大户全部被屠杀一空。朝廷也曾派兵围剿,可是收效甚微。”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