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天子录 > 正文 第64章 军议
    下午,乾清宫,朱祁钰到来之前,军委会的几位副职将军都已经到了。

    军委会成立也有一段时间了,没做别的,主要就是大军的改组,以及重建后的训练等一系列看似不是大事,实则事关重要的事情。

    而其他军务现在都还在兵部以及五军都督府的手里,暂时还没有多大全权。最近则是因为军事学院的开课几乎所有在京的将领包括石亨等一些反对军改的将领都被要求去学院教学。

    这不,这几位军委会的副职将领们上午还在军事学院亲自给学员讲授课识,虽然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觉,却是培养军官的绝佳方法。

    另一个方面,也是朱祁钰想要传达的一个消息,对于军事学院他很看重。

    众人不知道朱祁钰突然召见是为了身事情,便都没有率先开口,而是等着朱祁钰。

    就是商辂都不清楚朱祁钰突然召集这些将领商讨什么,他隐约间猜测可能和那一批武将的奏折有关。

    朱祁钰也没有过的的客套,微笑着冲众人道:“本来,朕是打算待新军训练有成之后在颁布实施是的,细想之后却觉得,还是跟着新君的改革一起实施方才合适。”

    说话间,兴安和商辂便将一道道表册放在了众人面前。杨洪等人相互看了看,而后带着疑惑看向手中的奏册,上面详细的描述了一些有关军队武将等级规划的一些举措和细节。

    “鉴于战时军中指挥的不便,以及火器的普及,新式指挥作战的指挥需要,朕将所有军将士卒的等级做了新的规划。根据新军的等级划分,军将士卒的等级二者相辅相成,方便指挥,军中等级一目了然,即便是数支军队汇合,都可根据各自的军衔大笑决定领导权。”朱祁钰一边说,一边翻看手中的资料:“根据我军目前的等级划分,又结合历史上其他朝代时的一些军中记录,朕决定将所有军衔从上到下分为,将官,校官,尉官,军庶官和军士官五个等级。”

    五类二十级,是朱祁钰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参考了后世,明朝以及秦朝的一些军级。其中将官分别为大将,上将c中将c少将。校官分别为:上校c中校c少校;

    尉官:上尉c中尉c少尉;军庶官为:总庶长,上庶长,中庶长,下庶长,

    新卒分别为:总军士长,军士长,上士c中士c下士,列兵共计二十个品级。其中大将军为一品,上将军为从一品,下庶长为九品武官,军士官之后不入品。

    “军衔规划是为统兵领兵责权清晰,武勋爵位等勋爵则是作为封赏,不能当做领军指挥的军事等级“朱祁钰结束了阐述

    杨洪等人看着手中的军衔划分的详情叙述,以及朱祁钰的一些描述,众人眼中有着惊艳和震撼,如此清晰的军事等级划分,可比现行的等级划分清晰明朗多了,即便是战乱士兵走散,聚在一起后,便可根据军衔的大小直接收拢指挥,避免了众人争权的弊端

    对于这个划分军衔众人没有丝毫异议,一致通过

    “那好,既然一致通过,那么在来年便举行一场军中高级将领的授衔仪式,将官进京接受授衔。到那时,新军也将整合训练完成授衔换装后便可一同开赴各自的驻地“朱祁钰微笑着说道;但是在他那笑容下,可是有着深沉的含义

    “朕决定全国只保留三十万常备军,加上数量不等的镇守军,足以保证国家安全!“下一个议题便是保留战兵的数量,这是朱祁钰经过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古时不同于后世,以往历朝历代的军队都是精锐拱卫京师,再有一部分驻守边关要塞。一点有外敌入侵,就会从京师派兵前去围剿抵抗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保证了京师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弊端也很明显,最起码每一次出战都历时长久,消费巨大,敌方造成的威胁也更大。

    朱祁钰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加上现如今的国情以及周边情况,考虑的是以少量一级战兵全国机动驻扎,二级以及三级士兵常驻各地。这个既可以保证地方上的安全,又可以不断磨炼一级战兵,让其始终处于机动中,保证了可以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同时军费花销等可以降到很低。不至于一下子养太多兵给财政带来负担。

    “会不会少了些?”毛胜有些担忧的说道:“我大明边境漫长,险要关隘众多,单凭三十万大军根本就无法防守这么多的地方!”

    王通赞同的跟着说道:“且京师乃重中之重,驻守的军队就不能少于十万,剩下的二十万分摊下来,可是捉襟见肘的很!“

    其他将领也都点头认同,,三十万大军听着不少,一旦分散全国驻守,就真的不多了

    朱祁钰也知道,三十万确实有些少了,岂不知,后世交通发达,装备精良,还有两百多万常备军,加上其他军种,可是超过五百万的

    可是要养一大批军队,每年的花销可是够吓人的,他又不准备推行卫所制,所有花费都要政府出资,以如今大明税收的情况,可养不起这么多兵

    “一百万是最少的,再少国家安全便会出现问题”杨洪见朱祁钰拿不定主意,开口道:“如今国内军队总数为三百万,分驻全国各边境和险要关隘,精兵百万可以胜任

    朱祁钰摇头,还是太多了,一百万以朱祁钰追求的精兵和精良战备来说,现在的大明还真的养不起

    “一百万,不能再少了!”杨洪认真的道;

    朱仪徐承宗等人也都纷纷开口,认为军队太少国内某一地区一旦出现动乱就将牵制大批兵力,其他地方万一再有些什么乱子,国家就会面临无兵可用的尴尬局面

    朱祁钰认真思考,一些后世的经验,联合此时的环境局面,他希望找到一个可以顾全彼此的合适选择

    很快,他眼前一亮,有了主意:“五十万可以快速机动的精锐部队分别驻守全国各地,不定期轮换驻扎。其中,骑兵联动,分时分批全国驻守巡视,一地驻守半年不等的时间。组建十个生产建设兵团,每一个兵团一万人,分别前往欠发达地区作为不同于镇守军的二级部队,农忙时开荒种田,农闲时操练军队本领,一旦国内战事紧急,身产建设兵团随时可以拉上前线作为一线部队使用。”

    “建设兵团的家属随军迁移,全部军事化管理,如同现在的卫所制,但是又有所不同,不欺压士卒,产出归公。实施军卒退役制度,凡军卒入伍为军,无论是大明常备军还是镇守军,新卒入伍五年后如表现不好,不能更上一级便会退役,其他等级包括入品的专职武将,年龄到了职位上不去一样会被退役下来。这样既保证了军队新鲜血液的补充,又能藏兵于民,一旦战事一起,或是国家陷入危机时,一声号令便可拉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可随时投入战斗的军队这样便解决了军队过多和过少的问题”

    三条建议,每一条都让人眼前一亮,堪称绝妙,三条建议说完,众人相互交头接耳,讨论这三条提议的可能性。

    朱祁钰一点都不担心,这可是后世的经验,远超本时空的军事战略,即便有些瑕疵,也是极为高明的策略。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